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跻身国际前三甲,中丽靠什么?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06-08


  本刊记者-赵媛媛

  2016年11月2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中丽制机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高品质差别化再生聚酯纤维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和“锦纶一步法分纤母丝纺丝设备及工艺技术开发”分别荣获“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然而,这只不过是北京中丽辉煌历程中的一个瞬间。

  造国之利器,书大写中国。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掌握核心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北京中丽依靠不断创新发展,凭借雄厚实力终于在化纤机械领域跻身国际前列,为推动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核心技术 国之利器

  “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的这段论述,道出了技术创新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北京中丽仅近10年来承担的省部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就达20多项,相继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化纤机械设备和技术许多达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正如北京中丽制机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仝文奇所说,北京中丽始终推进着国产化纤装备技术的持续创新,仅2016年全年共申请知识产权3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6项。据悉,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拥有134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其中实用新型97项、发明专利19项(含国际授权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

  在北京中丽的众多获奖项目中,最让人振奋同时也是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当属曾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化纤长丝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

  “上世纪80年代初,自高速纺技术进入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四家国际公司就垄断着高速全自动卷绕和热辊技术,并封锁该技术的转让。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发展的需要,国家每年在该产品上用汇约2.5亿美元。该项目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包括系列高速卷绕头和热牵伸辊,价值占化纤长丝设备的60%~70%,而重量仅占20%。掌握化纤长丝高速纺丝机核心关键技术,可全面加速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上面这段文字引自“化纤长丝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项目成果报告,量化描述了该项目研发的重大意义。

  对于这项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的成果,时任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的高勇曾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我国每年要花10亿元人民币进口国外的同类产品,这不仅使我国的化纤企业成本加大,同时也限制了国内化纤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这项技术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化纤企业获得巨大的收益,同时也使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北京中丽通过自主开发,在化纤装备领域积累了130余项科研成果,研制的项目30余次获得国家级、北京市、通州区以及行业协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工程设计奖和优秀工程咨询奖。

  厚积薄发 跻身三甲

  北京中丽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中丽敢为人先、创新奋进,其研发的一代、二代、三代纺织设备,在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几个转折点上,都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北京中丽的前身是一家专业从事化纤机械研发和制造的企业——北京化纤机械厂,人称“北化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北化机划归纺织工业部的纺科院,并先后多次更名,直至2002年6月,北京中丽制机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才正式成立。

  北京中丽注册资本1.9亿元,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厂区总建筑面积65750平方米,主要生产经营化纤长丝整套装备,生产能力4000纺位/年,高速卷绕头4000台/年。目前,北京中丽旗下拥有四家全资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喷丝板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配件有限公司、浙江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近年来,北京中丽通过科技创新,成功推出了各型细旦、超细旦纺丝卷绕装备;新型涤纶、锦纶等系列假捻变形机也相继研发成功;瓶片纺、仿氨纶、聚乳酸、绿纤、二氧化碳无水染色等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新型项目陆续收获成果;回料纺设备、三维立体编织前沿项目积极切入,使产品线得以延伸和完善。以“精品工程”为代表的系列科技研发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效果,产品倍受瞩目。

  如今,凭借自有核心技术产品,集产品设计、工程开发、制造、装配、服务于一体的北京中丽已成为全球知名的化纤长丝纺丝专业成套装备供应商,成功跻身国际前三甲,与日本TMT、德国巴玛格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主营业务方面,北京中丽从一个单机装置的机械加工厂,成长为以化纤纺丝成套设备制造为主体,为用户提供工程承包、交钥匙型的化纤工程公司。

  在产品服务上,北京中丽的产品属于专用成套装备,生产经营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产品以涤纶直纺长丝成套装备为主导,系列差异化产品为辅助,适度沿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开发。

  随着卷绕头技术不断升级,北京中丽的1800卷绕头已实现产业化。各种卷绕头的成功推出,产品品种开发趋于多样化,公司结合工程、工艺技术的开发研究,不断推出细旦丝、工业丝、中空短纤等新品种、新机型,使得各种长丝纺丝机的全国产化得以实现。提升了化纤长丝生产企业自动化水平的自动落筒项目也研制完成,并实现了产业化推广应用。

  在市场拓展上,北京中丽本着“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的精神,在确保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适时适度开发国际市场,实现了国际国内双支撑、相辅相成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北京中丽的产品远销印度、伊朗、俄罗斯、美国、叙利亚、巴基斯坦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以浙江桐昆、江苏长乐、印度BHILOSA、JBF、ALOK等为代表的样板企业在当地乃至全行业树立起了北京中丽的标杆。

  北京中丽产品服务水平不仅在国内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也颇具分量,做到了“有化纤长丝的地方就有北京中丽”。

  人尽其才 永续发展

  卓越的公司无一例外地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北京中丽在团队建设、企业管理方面自然有其独到之处。秉承“人尽其才,百事俱举”的理念,北京中丽自创建伊始便极其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培养。

  北京中丽将机制体制创新、职业方向规划、培训实践等方式相结合,倾力为员工创造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公司党政工团联动,通过举办技能竞赛、五小创新、管理提升、文体活动等活动,不断充实员工的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从细微之处时刻提升职工的道德情操和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将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兴衰紧紧联在一起。

  在人员构成方面,北京中丽做了很多优化工作,通过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提升内部运转效能。经过多年优化调整,北京中丽在岗职工人数由最初的1300余人已降至目前的80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39%,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工程师以上职称人员125人。在这个团队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人、高级工程师47人、高级经济师4人、中级职称人员63人。除了技术研发人才,北京中丽的技工团队更是实力雄厚:中级以上操作技能人员占22%,其中,技师、高级技师24人,高级工74人,中级工78人。

  多年来,北京中丽坚持以自主创新、优化布局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和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持续快速发展之路,为民族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连续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纺织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进步奖”、“中国化纤行业‘十一五’技术突破奖”、“中央企业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等国家级荣誉。

  2012年10月,在国资委针对国企的“管理提升基层行”活动中,北京中丽作为班组建设的典型,成为全国重点调研的十家单位之一以及管理提升第一家试点单位,相关成果曾在2013年3月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中重点报道过。

  作为全球化纤设备最具实力的设备制造商之一,北京中丽的发展战略自然受到了化纤界的密切关注。对于“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北京中丽早已成竹在胸——谁能在技术上把准方向,谁有实力研发高效环保的高端产品、差异化产品,谁就能获得先机。

  关注北京中丽的人不难发现,近些年,北京中丽在绿色环保、循环利用领域频频出击,成果显著。刚刚获得“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品质差别化再生纤维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就被列为“化纤行业绿色纤维制造关键技术”重点成果推广项目。

  凭借北京中丽提供的装备,主要生产高品质、差别化的再生聚酯涤纶长丝的用户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聚酯瓶片回收和加工体系,产品涵盖POY、FDY和ITY三大系列上百个品种,适用于中高档服装、装饰面料和缝纫线、地毯毛毯领域。用户企业的再生聚酯瓶片加工产能为15万吨/年,再生聚酯长丝产能为20万吨/年,并通过了GRS国际认证,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北京公交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循环综合利用工程启动”战略合作协议,40万件共计约130吨废旧公交系统职业装即将统一进行循环再生。北京中丽再次“捷足先登”,其研制生产的16-7生产工号成套纺丝生产线设备已经整装待发,成为“绿色化纤”事业的又一利器。

  “中丽已经走过了46个春秋。前辈奠定的基业,后来者必须承担起基业长青的历史责任。”仝文奇道出了全体中丽人的心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昂扬奋进,共启新篇。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