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我和周刊的故事|邵蔚:在周刊一年打出一本红楼梦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8-06


   邵蔚/文

纺织服装周刊原记者邵蔚(左一)和周刊同事参加拓展活动

  还记得2011年10月的一天,当时还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究生的我,在一个同门师姐的推荐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位于东四环的周刊,参加工作面试。

  时间已经过去9年了,但是当时的情景在脑海中还是很清晰。在会议室里,我第一次见到徐总,一番交谈后,他抛给我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是学新闻的,你可能要想想,纺织行业你有兴趣吗?你能待的住吗?

  回到学校,脑海中一直想着这个问题。纺织行业,很陌生,我不是学这个的。纺织行业,我有兴趣吗?没接触过,不太知道。但是纺织行业的稿子我能不能写?我觉得是可以的,学新闻的人,可以啃下这个看起来有点硬有点难的“骨头”。

  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就来了:去!到周刊干起来!而且没想到,这一待就到了2016年。

  在周刊的近5年时间里,已经记不清写了多少篇稿子,在电脑上敲了多少字。电脑上的好几个常用按键上的字母,都被我的手指磨到消失。

  2013年初,在做2012年全年总结时,想看看自己一年写了多少字的时候,办公室统计数据的电脑上的输入法,显示出“你打出了一本红楼梦”。我惊叹,竟然不知不觉打了这么多字。

  在周刊的近5年时间里,也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是跟着领导在外出差、跑采访,坐了多少次的飞机和高铁。广东、云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天津、河北……都留下过自己匆匆来又匆匆离开的身影。

  参加各种国际、国家级的行业会议,跑各种展会,最忙的2013年7月,自己甚至有半个月的时间都在外面。印象最深的一次,当天夜里从青岛出差回到北京,匆匆回到住处,换了行李箱里的脏衣服,睡了一觉,第二天上午10点的飞机,又飞往深圳。

  在周刊的近5年时间里,得到过很多领导们的关爱,也很感激同事们的支持,大家真的相处的特别好。一起去上海出差,空下来的时候,徐总带着我们一群小年轻打过台球;展会忙完之后,也和贸促会的一群同事K过歌。在绍兴出差,和同事们忙完一天之后,还会一起去大排档吃个饭、喝两瓶啤酒。

  总之,全是美好的回忆。

  周刊是我从高校,走上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我职场的起跳板。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纺织行业,选择了周刊,有幸见识到纺织行业在那几年的巨变,也有幸和纺织行业的同事一起前行。在周刊的那几年,我写出了一些不错的稿子,也拿到过一些很高的行业荣誉,也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和肯定。

  虽然现在已经离开周刊几年,虽然也已经不在纺织行业,但是周刊、面料展、化纤协会的公众号一直还在关注,各种订阅的短信也一直在接收。知道面对疫情,整个纺织行业都在行动,知道中纺联搬了家,周刊搬了家,也知道周刊在做新转型。

  周刊承载着我的青春,那段美好的日子,和大家愉快的相处,我一生都会铭记。同时,也祝周刊和纺织行业越来越好。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