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百年梦·党旗红 | 党史回眸,百年瞬间(第十一期5.30-6.5)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6-01


  来源:中国纺联党委办公室 

 

 

  1925年5月30日 
  五卅惨案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及其他群众代表举行反帝游行、讲演,租界巡捕开枪镇压,酿成“五卅惨案”,死13人,伤数十人。当晚中共中央再一次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织行动委员会,建立各阶级的统一战线,发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抗议帝国主义者屠杀中国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由上海席卷全国,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运动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给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一次前所未有的打击,大革命运动的高潮由此到来。中国共产党也通过这次斗争初步积累了领导反帝斗争的经验。

  1936年5月31日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
  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该会制定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并发表宣言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呼吁全国各党各派立即停止军事冲突,立即派遣正式代表进行谈判,以便制定共同抗敌纲领,建立一个统一的抗敌政权。
  1936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 罪在上海下令逮捕了救国会负责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女)和王造时共七人。这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史称“七君子事件”。“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迫于社会压力释放七人。1945年冬,救国联合会改名为中国人民救国会。1949年12月18日,救国会在北京宣告结束。

  1936年6月1日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创立
  1936年6月1日,为培养补充抗日军政干部,提高红军自身的战略技术水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创立。同日,第一期学员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
  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5年8月,随着抗战胜利,抗大完成了历史使命。10月,原抗大总校一部分教职学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向东北进军,1946年2月底到达吉林通化,筹办东北军政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防大学。
  
  1949年6月2日 
  青岛解放
  青岛自从清朝末年被德国强租为军港后,曾先后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强占。1914年青岛被日本所占。日本投降后即为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基地,青岛解放前夕,美军被迫撤离青岛。
  1949年春,山东全境大部解放,只剩青岛、即墨及海上的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所盘踞。5月3日,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发起青即战役。19日,青即外围战结束。26日,解放军发起全面攻击,逼近青岛市区。6月2日拂晓,敌军从沧口败退乘船难逃。12时许,青岛完全解放,青岛人民迎来新生。

  1956年6月3日 
  周恩来强调保护高君宇、石评梅夫妇之墓
  1956年6月3日,周恩来在听取北京城市建设规划汇报时,对把高君宇、石评梅墓碑移出陶然亭一事提出了意见。周恩来动情地说:“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意义”。
  高君宇,五四运动主要骨干,1920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为全国最早的58名党员之一,曾受党的委托,担任孙中山的政治秘书。1925年突患急性阑尾炎在北京病逝。1928年9月,因革命伴侣突然离世,悲伤过度,“五四”时期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年仅26岁的才女石评梅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人们尊其遗愿,把她葬于陶然亭内的高君宇墓旁,“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1925年6月4日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创刊
  1925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创刊,由瞿秋白主编。这份通俗的政治性小型报纸,每天出版8开4版一张。《热血日报》在密切配合政治斗争,及时宣传报道上海和全国各地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战斗性的同时,还注重文章的通俗性、群众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让一般的工人和市民群众都能看懂。《热血日报》只出了24期,6月29日就被租界巡捕房查封而停刊。它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4年6月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
  1943年到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国敌后战场上,根据地军民也对日军进行了局部的进攻性作战,抗战胜利已露出了曙光。
  1944年6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党的组织必须把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作为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一俟时机成熟,就可使二者结合,里应外合地进攻日本侵略者,夺取大城市与交通要道。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城市工作部门的指示》,要求地委以上各级党部必须建立城市工作部。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