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刘元风:中国服饰的当代设计,根在传承重在创新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03-27


  本刊记者-刘萍

  2017年3月10日,一个对中国服装设计专业领域而言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首批服装设计博士”诞生,中国首批以服装创新设计模式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北京服装学院首届博士研究生李迎军、楚艳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并举办了设计作品发布会。

  这两位博士生为北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创新研究方向,他们从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社会学、物质文化史等角度出发,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探索传统服饰文化如何与当代时尚设计相结合、与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由此赋予传统服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作为导师之一的刘元风教授、作为该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刘元风院长,心中的欣慰无可比拟。从2012年立项至今,首批博士生终于毕业了,刘元风称之为“小跨界高端人才”的培养项目,为中国服装高等教育界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启迪。

  缘起:

  举全校之力,服务国家特殊需求

  作为北京服装学院院长,长久以来,刘元风的专业学养与责任心为他赢得了业界内外的尊敬和爱戴。对中国服装教育事业,刘元风可谓“一生惟一事,可鉴此丹心”。

  在他心中,这个博士项目对于中国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意义重大!回忆起5年前的立项之初,刘元风历历在目:北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的决定部署开展的,即安排少数确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但尚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硕士学位授权高等院校,在一定时期(5年)和限定的学科范围内招收培养博士生,并按项目主要支撑学科授予学位。

  2012年10月,北服举全校之力,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办学特色,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以文化部为依托单位,经过三轮学术评审,从全国100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申报成功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项目,以服务国家、行业、区域经济、文化重大战略为目标,填补了国内以服装传承与创新设计为研究方向、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实践应用的博士授予权的空白。

  要达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科建设、学术培养须是严谨而务实的。自该项目获批以来,北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文件的要求,以项目制的方式,在博士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标准及机制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其培养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指导思想,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为出发点、立足点和工作目标,以建立部门、行业共同参与管理、指导为准则,组建了项目实施指导委员会,并开展了导师遴选、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录取、学术研究与创作平台搭建等一系列具体工作,逐步落实了项目论证部门、地方政府和项目高校对项目建设的投入与支持的协同培养机制。

  课程体系的创新,校内外、国内外导师齐助阵,不同层次的学科交叉……为的都是博士生知识结构的全面立体化。

  5年来,北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构建了中华服饰从文化传承、技艺复原到创新设计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的研究方法,对领军型高端人才培养、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文化形象传播做了有益探索。

  特别是在APCE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奥运会服装设计、神十一服装设计等国家重大项目中取得了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京津冀在时尚领域的协同创新,以及北京时尚之都建设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并且为服装服饰产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创新导向,增强了民族服饰文化自信,提高了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绽放: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且相得益彰

  据刘元风介绍,北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分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研究、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创新研究三个研究方向,努力培养具有坚实的服饰文化理论基础和宽阔的学术视野,能够从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传播和设计创新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提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撑。

  其独特之处,还在于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其答辩除常规的博士论文外,还要对其基于博士论文的设计作品进行评判。

  李迎军的论文题目为《20世纪20、30年代旗袍造型的现代化嬗变》,其毕业设计作品以“朝花夕拾”为主题,以20世纪20、30年代旗袍兴盛期的造型结构、工艺手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为核心,回归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思考序列,探讨被“遗忘”许久的传统“十字型结构”在当代“再生”的可能性。其创新点在于运用现代设计元素,以“国际化”的服装语言,将中国服饰传统纳入国际设计平台上,思考中国传统对于世界服饰未来发展的作用与价值。

  而楚艳的论文题目为《唐代服饰红色的复原探索与设计创新》,其毕业设计作品以“千年之约”为主题,以敦煌洞窟唐代壁画供养人为原型,仿制6套传统式样的敦煌唐代女性服饰,尽可能忠实于壁画人物形象原貌,恢复使用了传统染、织、绣等手工技艺,再现盛唐时代中国传统服饰华丽绚烂的风貌。延伸设计创新作品24套以敦煌唐代艺术元素为主题,整体色彩借鉴楚艳近年来整理出的唐代传统红色体系,提炼唐代艺术元素,研究探索敦煌唐代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刘元风点评说,中国传统服饰“十字型结构”的解析,对于当代中国服饰的“再生”极有启迪意义,而唐代服饰红色的挖掘更有助于提升目前设计界对服饰色彩的运用水平和表现力。这个项目,在人才培养层面、抢救传承层面、设计创新层面都达到了一定效果。

  “艺工融合”是北服的特色,理论高度与应用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目标,而李迎军、楚艳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暨设计作品发布会基本实现了当初设定的三个对接:高端人才培养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研究对接,与服装产业自主设计创新的发展需求对接,与推广及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强国需求对接。

  流长:

  中华服饰,与世界美美与共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元素。将传统服饰与当代时尚设计、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一直是作为服装教育家的刘元风关注的重点。

  不只是上述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北服近年来还开办了“非遗学员班”、天工传习馆,建设民族服饰博物馆,举办“新中装主题服装展演”,以及设计研发北京市中小学校服、两代学位服,特别是牵头组织了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饰的研发工作(李迎军、楚艳在其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北服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效。

  “项目成果要与学科专业结合、与培养人才结合”,这是刘元风一以贯之的思想。在潜心培养博士研究生之时,刘元风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应用工作的紧迫性,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因此,在他的倡导与支持下,北服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于 2015 年开设了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专业方向,并招收了第一批学生,简称“传承专业”、“传承班”。“传承班”拥有综合学术性强大的专业教师团队,其中6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0%以上教师是教授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45%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该专业方向立足于当代生活与审美,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为基础,以传承文化与创新设计为主旨,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通过服装服饰,把文化融入到当代的大众生活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今年2月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列为9大专栏之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以人的培养为核心,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发展。主要包括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力、振兴传统工艺、加强宣传展示与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

  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传播和设计创新等相关工作专门人才为目的,近年来北服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推动。刘元风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也在积极建言发声。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的未来发展,刘元风认为,当下,国家政策的导引,文化自信的建立,都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当代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特别强调,“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

  对此,刘元风认为在立项方面,可由高校来牵头,整合全社会资源,组织设计师设计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乃至日常工作家居服装服饰系列等;在推广方面,可首先倡导在重大节庆活动中穿着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并且通过社会名流、公众人物等作为载体来予以宣传,有序推广,带动民众在工作或家居时也穿着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系列服装服饰。

  当然,刘元风认为这并不能一蹴而就,而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他相信,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认识的深化、随着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深入,中国优秀设计师推出的贴近当代生活的创新传统服饰,必将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乃至成为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新形象的重要依托。

  让中华服饰,与世界美美与共!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