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承前启后,擦亮三张名片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1-23

  本刊记者-董笑妍 通讯员-范明娟

  回顾不平凡的2017年,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吴江出口丝绸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更打造了江苏省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苏州市平台经济特色基地。数据方面,2017年1~12月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达1173.58亿元,同比增长5.20%;物流中心托运量达281.95万吨,同比增长9.36%。

  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专业市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斐然成绩的背后,有哪些值得借鉴与推广的新举措、新实践?展望2018年,又该如何擦亮“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三张名片?

  据介绍,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将以建设“中国丝绸第一镇”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场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市场业态、创新交易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完  善经营环境、强化服务配套,通过“五位一体”,当好盛泽纺织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的推手。

  回顾2017,展现市场强大实力

  2017年,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积极推进东方纺织城建设、举办各类纺织专业展会、着力引领盛泽面料时尚化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商品贸易、扩大市场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多途径,提升市场业态

  商品流通早已不是专业市场的唯一功能,地方合作、产业交流、时尚发布、趋势策源地……多元化发展已经赋予了新时代下专业市场的新定位。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正在以这种多元化思路拓展市场业态,2017年10月9日,东方纺织城正式开业,并同期发布了荣市旺市政策。2017年与紫晶花现货面料超市成功签约,占地面积达6155平方米,现已开业;与面料产业研究院成功签约,占地面积达2387.28平方米,也已开业。此外,2017年东方纺织城共成功举办培训讲座43场、人气活动45场。

  2017年10月16~18日,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成功举办第四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盛泽丝绸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颁奖仪式。为期三天的纺博会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4.49万名纺织服装采购商寻觅商机,供采双方达成意向交易额共13.79亿元,增长22.5%。

  同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还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颁奖仪式、第十八届中国盛泽丝绸旅游文化节推介会、中国生态环保面料创意发展高峰会、全国服装电商(盛泽)面辅料采购会、苏州(盛泽)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授牌仪式、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旗袍文化研究会成立暨第二次全球会长大会、2017中国(盛泽)时尚面料主题对接会以及五场时尚秀演等系列子活动。

  为引领盛泽面料时尚化发展,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组织了众多盛泽企业参加中国流行面料评审和第二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在2017年2月公布的2018年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名单评审中,盛泽入围企业64家,共计102块面料获得优秀奖。在2017年10月公布的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获奖名单中,盛泽企业共有4块面料获大奖,35块面料获优秀奖。

  在时尚发布方面,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赤子丝情”、“绿泽绸都”、“蓝潮霓裳”、“紫气东来”和“青葱岁月”为主题的五场时尚秀演。2017年11月3日,“绸都盛泽风尚秀”在北京751D·PARK第一车间举行,盛泽纺织产业集群优秀面料企业首次集体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舞台。

  多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相比以往平面化的销售渠道,如今,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的丰富渠道成为了纺织服装行业再拓市场、再次提升的一大契机。

  2017年,东方丝绸市场全力推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融合、积极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相关活动、并推进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通过全面实行“互联网+”、“走出去”等发展战略,以多种形式助推市场内商家布局国内外市场。

  线上线下融合,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2017年,以中国绸都网、云纺城和宜布网几大平台为支撑的电商发展集群业已成型。当年,绸都网便获评互联网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中心获评苏州市平台经济示范企业;绸都网、宜布网、盛峰汇被认定为江苏省电子商务基地。

  2017年,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积极组织“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共开展“盛泽面料万里行”活动27场;“千客万商进盛泽”活动7场;面料专场对接会16场。2017年4月26~27日,举办了“中国—东盟纺织服装发展研讨会暨东盟旅游购物节”,同年8月25日,组织企业参加了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盛泽日活动。全年,共组织160多家企业参加巴黎、纽约等国外专业展会,组织1000多家企业参加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展会,参展面积超1万平方米。

  在积极推进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方面,如今,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已经完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联网信息平台的主体研发,平台硬件和软件都已安装完毕,并不定期开展外贸电商系列培训。

  多方面,完善经营环境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企业还是平台,加强管理、提质增效都是近两年来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在积极谋求对外发展的同时,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不忘对内的自审自查、环境建设,在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外,积极拓展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安全管理,是保证市场安全、有序运营的基础,2017年,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从“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宣传力度”、“强化整治力度”三方面贯彻管理要求,并被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2016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与此同时,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以文明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商务诚信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自身全国文明诚信市场的品牌形象。一方面,扎实开展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2016~2017年度星级文明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另一方面,建立市场诚信平台数据库,现已有400多家文明诚信经营户录入系统中。

  目前,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共建成公共服务平台16家,服务内容已经涵盖商品交易、信息发布、纺织科技、产品检测、外贸服务、电子商务、展会功能、面料展示、品牌培育、知识产权、物流集散等各个方面,满足了盛泽纺织企业和整体纺织发展的需求。


 

  展望2018,紧抓三个“围绕”,打造光辉未来

  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想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目光,不仅满足需求,更要做出预判。据介绍,2018年,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将紧抓围绕转型升级、围绕“科技、时尚、绿色”、围绕市场需求的三个“围绕”,落实市场的服务、管理和发展工作,努力为盛泽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更好地擦亮“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三张名片。

  围绕转型升级,提升市场业态

  展望新的一年,建设运营好东方纺织城是一项重要课题。据介绍,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将依托综合提升改造规划,逐步改变市场传统经营布局,做好现有商区的划行归市;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客户入驻;持续开展采购对接会、采购节、流行趋势发布、论坛等贸促活动,不断吸引采购商。

  据透露,申报省级工业旅游景区将成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抓手,通过积极组织筹办各类丝绸旅游采购活动,持续吸引人流量。

  此外,还要推进“智慧市场”建设,推动整个东方丝绸市场的提档升级。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市场,进一步完善中国绸都网、云纺城、宜布网等为主体的市场电子商务集群,积极培育年年丰、紫晶花等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发展,着力探索线上展示与线下交易相结合的O2O模式和跨境电商,实现传统专业市场向“互联网+”的过渡;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使更多的纺企更加主动地融入互联网潮流,促成市场交易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扩大市场网上交易份额。不断探索互联网技术融合服务实体市场的新方式,推出东方市场实景VR,推动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融合。

  同时,积极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级创建工作,2018年将加快推进试点工作进程,将各项政策尽早落地,从而使区内外贸企业得到实惠,构筑市场出口新优势。

  围绕“科技、时尚、绿色”,引领企业发展

  “科技、时尚、绿色”是新时代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新定位,这一定位赋予了行业新的发展方向与活力,也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顺应这一要求,2018年,东方丝绸市场将以更加务实的工作和新颖的理念做好第五届江苏(盛泽)纺博会以及配套活动,并将同期承办2018年中国服装大会。

  加强内外交流方面,将通过各类面料评比和活动,拓宽企业视野,提升市场国内外影响力。增强市场导向,倡导生态纺织概念,引导企业参与国家级面料评审,从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入手,向中高端的功能、环保产品发展。以国内外一流时装设计师为引导,使市场企业生产与销售无缝连接,逐步提高中高档面料占比。

  同时,以创新驱动为引导,努力打造市场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引导市场企业依据自身实力,积极采用国际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不断改进产品设计,逐渐向高、精、优靠拢,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围绕市场需求,完善服务管理

  随着中国纺织产业在世界产业链条中的新定位,开启了更多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走出去,请进来”将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2018年,东方丝绸市场将在组织好2018年展会的同时,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拓新兴国家市场与东南亚市场。

  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市场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市场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辐射,要从电子商务、纺织技术、纺织品检测、人才培训、专利和品牌建设、外贸服务、抵押担保等方面强化公共服务功能,为市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市场安全、诚信等管理,是提升市场竞争软实力的基础。东方丝绸市场将以星级文明诚信经营户、党员示范户评选,风险防控能力培训为抓手,强化打击诈骗行为的力度,优化市场经营环境。联合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构建“网络化”的安全工作新格局,会同城管、交警、环卫等部门,整治交通安全和环境秩序,塑造整洁、卫生、通畅的市场新形象。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