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破局,柯桥印染的高质量转型之路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11-24

  本刊记者-邬莹颖

  龙头企业牵引、优势企业依托、政企联动整合资源……柯桥印染围绕创新链和价值链布局产业链,正在以破局之力,在高质量转型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作为国家绿色印染生产研发基地,柯桥的印染产能约占全国1/3、全省1/2,创造研发了数码印花、真丝印花、蜡染等国内外领先技术,成功创建浙江先进印染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孕育出了一批行业“头部”企业:“迎丰科技”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成为全市印染企业中首家上市公司;“宝纺印染”、“红绿蓝”、“迎丰科技”成功跻身全国印染行业30强……

  柯桥印染坚持以“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升级,逐步应用自动化配料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机器人、无水印染等一大批高端装备、工艺和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近5年,柯桥区淘汰落后印染产能38.16亿米,环保设备投资超15亿元,国际先进设备应用比重由30%升至60%,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8.1%,每米印染布附加值提高15%以上,真正实现了提质增效。

  竞争中重新定位

  危机犹如镜子,照出产业的长短板:产业链完备,并不意味着产业基础高级。柯桥印染多年积累形成了产业基础,而当市场需求因疫情受到冲击时,差异化竞争成为新选择。

  “从国际贸易摩擦冲击开始,产能过剩的压力就在整条产业链传导。”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双利说,尽管拥有全中国甚至全球最完备的原料配套、工序配套、市场配套,但柯桥仍未完全摆脱代加工模式,“产能在扩张,利润在变薄”。

  瞄准运动型、环保型纺织面料,投入5000万元建研发、测试中心,投入12亿元造印染智慧工厂……这些大手笔正为迎丰科技创造价值。这两年,从罗马布到刺毛布,再到抗菌吸汗面料,迎丰科技的产品正引领服装消费流行趋势。作为绍兴市印染行业标杆示范企业、全国印染行业30强企业,迎丰科技乘势而上,于9月份成功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

  变局中,技术、品牌成为印染企业迈向中高端的大招。升级设备、改造工艺,在产业链上谋求更优位置,这两年来,迎丰科技努力探索如何运用科技创新来解决传统印染行业中的痛点问题,用科技力量赋能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实施的年产1.31亿米高档面料智能化绿色印染项目,将成为智能化提升赋能纺织产业集群的典范。该项目结合迎丰科技现有经验,在设备选型、布局和智能化平台对接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积极打破传统印染模式,引进国际先进智能设备比重高达80%,如德国中控系统、智能排产管理系统,韩国自动称量输送、集成式仓储物流系统等国际一流印染智能装备都将汇集在此,全力打造绿色智慧印染工厂。

  迈向中高端,也意味着要在产业链上重新定位,智能化建设在其中大有可为。去年,柯桥区专门出台全域印染企业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要求紧盯节材节料、试样定样、节能管理、生产管理、绿色生产、智能集成等六个关键环节实施智能化改造。根据要求,柯桥印染企业到今年底前将全部完成染料助剂自动称量配料输送系统建设。为更好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柯桥还在推进行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根据不同企业基础实施分类引导。引导龙头企业实施全厂智能化改造,骨干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成套设备车间改造,传统生产模式企业开展单条生产线技术改造,让柯桥纺织行业智能化改造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创新中重构生态圈

  如今的柯桥印染产业,已打破了人们对传统产业的印象,正在成为新兴产业培育的沃土,使产业链形态从线性的链条式向立体的网络式转变,这也正是纺织产业逐步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今年5月,柯桥滨海工业园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转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这也是全省今年首个转报国家验收的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项目,标志着柯桥印染成功探索出一条集群发展、协同共生、绿色循环、共建共享的高质量循环化发展道路。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是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国家级示范区域。

  对于柯桥印染产业链的重新构建,各家印染企业乐见其成,还通过空间布局重塑,构建现代纺织产业的生态圈。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宝纺印染有限公司秉持着“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理念,早在2012年就开始绿色工厂改造,不仅淘汰了公司经营了10多年才积累起的5条真蜡染生产线,还耗资1.2亿元引进了绿色高端生产线。

  浙江宝纺印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瑞宗回忆,宝纺印染只做蜡染布,靠着10多年的薄利多销,才积累起了这5条真蜡染生产线。但2012年,随着绿色工厂改造计划的启动,这些大量用蜡的生产线成了最大的“拦路虎”。绿色工厂改造初期,公司将赖以生存的真蜡染生产线全部转型成对环境污染较少的仿蜡染生产线,这也迎来了转型带来的“阵痛”,真蜡染是行业主流技术,当时公司花近千万元引进了两条真蜡染生产线,如今沦为废品实在可惜。

  这样“壮士断腕式”的提升虽然让宝纺印染经历了3年的“阵痛”,但取得的成效也是明显的。通过改造,企业的能耗降低了50%,效益提升了30%,现有产能已经比2012年翻了一番。为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分享得了企业的绿色发展,在生产线更新换代的同时,公司也投入数千万元对所有车间和生活区进行了“花园式”升级改造。

  在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身处现代纺织产业链上的企业,创新早已成共识。产业现代化的窗口期已来,他们必须站上制高点,在变局中开新局。

  变局中稳定产业链

  未来产业的竞争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而后者正是由各个供应链组成的。近日,绍兴市印染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鸿大印染组团项目开工仪式在柯桥区举行。鸿大印染组团项目由14家印染企业整合而成,总投资20亿元,既是本次印染组团集聚提升的收官之作,也是迄今为止全市规模最大的印染产业项目。项目将在集聚迁建之际,在染色、印花、后整理等生产过程中对每一道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流程再造,真正做到做大、做强、绿色、环保,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印染行业航母,全力助推印染产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柯桥将以此次项目开工为契机,持续打好招商选资“组合拳”,进一步加大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快现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为长远发展打基础增后劲;持续下好产业集群“先手棋”,以“绿色高端、世界领先”为目标,努力打造全国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聚焦大纺织产业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

  在市场竞争中,产业链的安全也正成为效率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砝码,在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从全球化采购逐步演变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当下,人才的稳定性是柯桥印染稳步发展的优势之一。

  今年9月,绍兴柯桥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落地,目前,中心注册入库工程师已有289名,涵盖染整技术、机械装备、材料化工、绿色环保等专业领域。中心以“成熟型技术应用与推广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推广中心、培训提升中心、研发攻关中心为功能定位,整合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致力打造专业化的工程师队伍和类淘宝式的撮合交易服务平台,打通服务链、金融链、供应链等链条,构建纺织印染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印染废水零排放项目启动、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落地、印染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柯桥气候行动宣言发布……后疫情时代,柯桥印染正在“双循环”格局下提升发展韧性,从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走向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