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洞悉未来,用智能唤醒纺织活力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6-27

  实习记者-张颖 文/摄

  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已于4月份在柯桥落下帷幕,但该活动传递出的“助推工业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等智能转型思路仍在持续发酵。

  柯桥,作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区,是面料的“世界工厂”。纺织产业占柯桥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60%,具有从PTA、化纤到织造、印染,再到服装家纺、纺机装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中国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界顶尖人才与项目共聚纺织之都,无疑掀起了一股强有力的智能化发展浪潮,为柯桥工业特别是传统纺织工业带来转型升级新思路,为高端纺织、装备制造注入智能“基因”。

  《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视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之一,目前,柯桥正积极发展包括机器人产业在内的智能制造产业,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倍增计划,培育智慧工厂、无人车间,以互联网+、机器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以滨海工业区浙江天圣化纤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纺织印染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车间的建成,智能制造将日渐成为纺织企业的一种标配,和柯桥纺织行业新一轮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市场倒逼企业智能化发展

  随着工业4.0的到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内外市场变化以及消费需求的升级,都在促使柯桥纺织步入升级换代的新通道。绍兴市柯桥区美楠绣品有限公司就已经应声而动。

  记者了解到,美楠绣品主要从事电脑绣花加工,今年,公司在原有的12台绣花机基础上,又引进了4台先进的高速机,机器长度由原来的9米增加到17米,机头由原来的34个增加到92个,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新机器具备多项智能“基因”,“高速机采用数字化控制面板,能够实现自动化加油、剪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更省心省力。”该公司总经理汪美娟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美楠绣品专长于金片绣、立体绣,在中国轻纺城市场拥有良好的口碑,近年来更是拥有众多国外“粉丝”,尤其是新型高速机加入后,订单量直线上升。现如今,终端消费市场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客户要求更加多元,这就要求企业的反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每一次转型升级都是迫于市场需求、消费需求,每一次转型升级都在离智能化更近一点。”有着15年从业经验的汪美娟对当前市场的变幻感慨万千,“机器不更新,产能落后,很难生存发展,是市场倒逼着企业转型升级,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须要转,这是唯一的出路。”

  记者了解到,美楠绣品自成立以来,设备共经历了4次更新换代,机头增加5倍,机身增长4倍,每台日产量从4~5万针增加到40~50万针,实现了部分制造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更新后,断线率大大降低、绣制精度更高,产品自然在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

  随着柯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智能制造已离我们不再遥远。像美楠绣品这样迫于市场、竞争需求,主动开始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在柯桥已然不在少数。智能正以无可估量之势推动纺织行业,迈向更高层次。

  大数据助力企业升级

  如今,带上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走遍天涯海角,不知不觉中,智能化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在刚刚结束的柯桥春季纺博会上,一款“掌上趋势”人工智能体验系统深受采购商好评,实现了在移动端“看趋势,找面料”的可能。这一系列智能化的背后,则是有一套强大的数据系统在支撑。

  “对生产数据进行智能采集,管理者根据可视化的大数据,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了解每个环节,最终进行生产决策。”浙江格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子,道出了大数据智能系统的精髓。据介绍,格心科技专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大数据智能系统及服务,专注“智能数据采集”。

  记者在格心科技就体验了一次智能数据采集的整个过程:通过微信扫码关注“人体数据库”,生成一个量体二维码,量体师用量体APP扫记者手机上刚生成的二维码进行量体,只需一按智能电子尺,数据便可自动读取由颈围、腰围、臀围等11个精细参数构成的数据,且精准测量到左右肩斜角度,而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高效便捷。

  令记者惊讶的是,才刚刚量体完的数据,在格心科技“智能工厂数据分析展示平台”中即已呈现。“云平台还与工厂无缝对接,智能系统根据接收到的量体数据,经过智能分析判断,将流行的面料、款式推送给客户,选择好后,2~3小时工厂就能制作好衣服。”董子向记者介绍道。

  此外,对于有个性化、柔性定制需求的客户,量体完的数据用于3D立体的虚拟试衣软件,选择不同的款式、面料进行虚拟试穿,360度动态呈现。如想衣领大点,点一点鼠标,衣服版型数据随即更改,调整到最佳后,可马上进行打版生产。“智能系统让服装定制变得平民化,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设计师。”格心科技在董子的带领下,正在朝这个目标不断创新。

  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能力,正在助力纺织服装企业的智能化生产,这不仅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精细化的数据有效降低了错误率和返单率。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愈发渗透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柯桥具有得天独厚的面料优势,服装工厂店遍地开花,在生产流程、管理、零售等一系列过程中,依托像格心科技这样的企业提供智能系统与服务,在柯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智能转型已成未来必然趋势

  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加,让纺织企业对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专注轻纺原料行业20余年的浙江兴发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就将打造标准化智能型工厂定为集团未来3~5年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

  “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实现生产方式上的智能化,还是管理运营上的智能化,它以一整套大数据智能系统为支撑”。浙江兴发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牟铭对于智能制造有着自己的理解。“智能制造从表面上看能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降低劳动强度,实质是为生产运营、销售管理等一系列决策提供参考,这将是今后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牟铭给记者举了几个生动的例子。比如,大数据智能系统能根据工艺单上的历史数据,输入原料、型号等关键信息,自动优化配比工艺单。同样新产品也能根据系统推算,提供最优建议方案,供生产者选择。再比如,以往统计产量、库存、客户应收款等问题一般要等到第二天人工统计,运用智能系统后,各类数据实时更新,便于管理者参考借鉴。

  智能制造在生产过程中,还能及时精准判断,实时分析产生的问题。如19号机器出现毛丝,系统将自动反馈出错的具体点位,让导致质量问题的源头有据可查,及时修正,提高生产质量。“如果将传统制造比作中医,需要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症,比较耗时且容易存在一定偏差,那么智能制造如X光透视般精准高效。”牟铭的比喻形象生动。

  化纤行业工况环境相对较差,企业要利于长远稳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做到工作量、工作环境的优化改善。目前,兴发集团花费20余万引进打包机器人,将这一枯燥乏味的体力重活交由机器,并实现精准化打包。这不仅有效减轻工人工作量,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人为的纸箱破损,提升包装质量,利于品牌良好口碑的建立。

  牟铭表示,不久的将来,企业的“络筒”环节也将用机器人取代,彻底告别原来15公斤丝需要人工从生产机器上搬下来的艰辛。兴发化纤正在从设备智能制造方面入手,逐步实现企业智能化改造。虽然这个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不可否认,智能制造已成为一种趋势和不可逆转的潮流。

  目前,纺织行业的简单机器换人并非智能制造,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是“人+机器+数据”三位一体的有效联动。在柯桥化纤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浙江兴发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在智能制造的路上不断摸索前行,相信不久后智能型工厂的建成,能引领柯桥更多的传统纺织企业加入到智能转型的大潮中。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