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紧握创新不松手 深化柯桥纺织内涵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3-19

  本刊记者-邬莹颖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无论是科研还是管理,“创新”在纺织行业发展中不断被提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曾指出:“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变为创新生态之间的竞争,协同创新已是行业必然。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纺织工业需要以产品开发与科技创新为重点,塑造中国纺织工业的新定位,推进行业协同创新与价值再造。”

  年初召开的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干部职工大会提出,要“把创新作为引领轻纺城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打造创意设计中心、智能仓储物流中心、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产品、业态、组织、商业模式等的创新”。近年来,中国轻纺城高度重视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推动高端纺织与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柯桥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所具有的开放、包容、时尚、繁华的特质,大力发展纺织时尚创意产业,每年举办春秋两季的国际纺织品博览会、柯桥时尚周等活动,引进了一大批纺织设计机构和时尚设计师,推动市场、产业、城市联动发展,柯桥纺织产业正在向国际化、时尚化、智慧化、高端化迈进。

  科技创新推动纺织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正推动纺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不断转型升级。柯桥纺织产业通过调整优化结构,创新技术,改造装备机械的加工工艺等,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突出成果,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随着与智能制造、互联网营销的融合,推动企业生产和运营方式的改造,大幅提升了行业协同创新、精准制造、精细管理的水平。柯桥纺织积极做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共同推动区内创业企业与资本、市场融合对接,推动纺织产业由传统块状集群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纺织产业集群转型。

  科技创新首先体现在智能装备上,为了积极引导和推进科技企业孵化,柯桥区大力推进国家火炬计划纺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009年,国家科技部批准柯桥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火炬计划绍兴纺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如今,基地已形成了以绍兴越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创新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纺织装备生产企业,并以这些企业为龙头,辐射纺织装备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纺织装备产业链。产品涉及剑杆织机、加弹机、倍捻机、喷气(喷水)织机、针织圆机、提花机、整经机、电脑横机、自动分色软件系统、激光制网机、印染环保机械等。

  原料创新提升产业链价值

  化纤、织造、印染,是柯桥大纺织的三大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虽然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旺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是一大批从原料开始创新的高增长、高收益纺织企业脱颖而出,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走差异化、功能化之路。

  在2017中国时尚面料设计大赛上,除了3家柯桥面料企业最终摘得金银铜奖牌,绍兴汉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面料“幻彩丝盖丝”获得“创新科技奖”。

  新科技是目前纺织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担当,“幻彩丝”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是一种可以随光线变化而变色的纤维,在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从无色变有色,也可以从一种色变成另一种色,或根据光纤强弱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并且变化可逆。

  “幻彩丝盖丝”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植物原液染色技术,节水环保,在光照下,面料颜色会呈现不同层次的变化,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董事长张杰拿出几块“幻彩丝盖丝”的样布做演示,原本手感冰凉、以黑白为主的面料在光照下呈现出红、黄、蓝等不同的颜色。张杰补充,“如果客户有需求,公司还可以在同一块面料上做体现不同颜色的定制。除了面料,我们也可以在刺绣、logo上进行变色创新。”

  “幻彩丝”系列面料的出现,为同质化严重的纺织市场吹进一缕清风。张杰介绍,公司后续还将推出“幻彩丝+薄荷纤维”、“幻彩丝+草珊瑚”、“幻彩丝+芳香丝”等新品。“‘幻彩丝’系列除了会变色这一特性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以植物纤维为研发主题。原材料取于自然,用于自然,符合现在人们健康消费的理念,更为环保。”

  截至目前,汉唐纺织已经成功将“幻彩丝”系列用于服装、纺织原料、文化创意等领域,并不断应各行业中领先型企业的应用需求,配合进行相关产业定向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协助企业进行产品换代或产业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纺织业被推向转型升级的风口浪尖,“幻彩丝”独具光变灵敏、亲肤柔软、绿色环保的特性,也体现了柯桥纺织智能化、功能化、舒适化、可持续化的趋势,是照进传统纺织业的一道强光。

  为进一步加快柯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新项目和人才,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基地积极推进科技创业中心建设。柯桥成为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为调整区内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型新兴产业创造条件,重点扶持和引进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科技孵化项目,主要是新型纺织装备、软件开发、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引入科技中介机构,成为促进技术交流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平台,最终成为促进传统纺织业提升的研发中心、测试中心、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

  同时,柯桥区作为全国纺织产业链最完整、产能市场最大的经济强区和工业大区,多年来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传统纺织印染产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特点,制约着柯桥纺织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瓶颈,就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整个产业向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自2016年以来柯桥印染产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活动,通过“停产整治一批、整改提升一批、集聚一批”,实现柯桥印染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闯关”。在此基础上,以节能减排为重点,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结合自身特点,加速先进装备、先进工艺的推广应用,从而改变产业格局,不断培育柯桥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时代柯桥纺企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纺织科技创新要从“高端化、高技术化、多元化、生态化、开拓未知领域”的目标出发,围绕纤维新材料、高科技纺织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融通创新。

  产品创新促进消费升级

  适应新常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创新。柯桥纺织业正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行绿色创新提升,告别千篇一律,走差异化之路,是柯桥纺织业方向所在。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兴企业的出现体现了柯桥纺织企业的实力和发展的潜力。

  跟着需求变化探索市场,是产品渠道创新的利器。绍兴永俊纺织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纺织、印染、贸易、物流于一体的专业里料生产公司,以“专业里料供应商”为宗旨,生产销售梭织及针织里料,致力于时尚男装、女装及童装里料的开发、研究,与不少国内外主流服装厂有合作关系,多次入围“中国流行面料”。

  总经理施建海介绍,公司成立之初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基本上什么都做。一次外国订单的客户要求公司加工一种高品质的里布,施建海从中得到了启发:何不另辟蹊径,从里布入手,从细节决定产品品质。同时,他惊喜地发现,高端里布市场在当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于是公司很快调整发展方向,配备专业设计研发人员,在里布的品质上做文章,大大提高了里料的附加值。“里料也需要提高品质和品位,我们主攻的印花面料市场反响就很好。现在服装品牌趋向面料简单、里料复杂,且具有很高的艺术设计成分。我们不仅卖布料,还卖设计。”施建海说。

  面对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柯桥纺企规避传统路线,纷纷走向改制、专业化的成长道路。作为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的重点区域,柯桥区持续加快改造提升纺织产业,涌现出类似“天圣化纤”、“迎丰印染”、“金蝉家纺”等一系列围绕“产业提升、品牌提升、绿色发展、创新提升”进行发展的高端纺织企业。

  管理创新助力企业卓尔不群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重管理、提效益,开展管理创新,已经在柯桥纺企中兴起,并涌现出一批向管理创新要效益的典范,如“雷贝斯”、“点金照明”、“欣昕纺织”等企业都曾被列入“浙江省级创新管理试点企业”。

  绍兴博亚服饰有限公司就因“精细化管理”的优势荣获2017年度“浙江省级管理创新试点企业”的荣誉称号。博亚服饰作为一家以纯外贸加工型起家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服装生产领域探索出自主创新的个性化3D高级定制,由此打开企业发展空间,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化成高科技信息化企业。

  公司目前在使用的“Datailor特裁”3D个性化智能定制系统由公司董事长李雅建主持开发,这一3D定制内含7大核心,包括3D测量系统,3D设计、试衣、下单系统,3D智能立裁技术系统等,真正实现新型服装工业生产。

  为了适应现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公司正在重推体验加盟店和网络微定制这两项服务。进行流动车3D智能系统服务开发,项目完成后,企业对客户可进行上门对接,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内容。这一模式代替了原来传统的品牌店,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模拟试衣,将企业从纯生产型向创意服务型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空间。

  博亚服饰的精细化管理是柯桥纺企创新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柯桥区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如制定工业企业精细化管理“26条”实施标准,引导企业以“专精特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邀请专业机构和知名专家赴企业驻厂指导,以“一对一”模式为企业现有制度“把脉”,促进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实现创新增效目标。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