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服交会or时装周 除了名称还有哪些不同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4-12-04


  本刊记者——黄斯扬

 

  “所有的地方性服装博览会( 交易会),归根结底都是以交易产品、展示产品为出发点来举办的,只是在当今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变革下,最传统的服交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产业的需求,时装周的概念由此诞生。”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国强 

  

  

交易与展示是根本

  服交会,即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

    

  长期以来,服装产业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如何建设地方服装服饰产业集聚区、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易交流、带动商贸的繁荣、推动服装服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问题,也随之成为了全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加强品牌推介,营造出更浓厚的商贸氛围,地方性的服装服饰交易会应运而生。

    

  1996年,虎门镇决定以一镇之力举办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当时虎门人连服装交易会是什么样都没见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没想到的是,这19年,每一届虎门服交会都成为众多服装企业展示品牌、拓展市场、成就梦想的理想舞台。值得一提的是,从服装外贸大本营到“中国女装名镇”、“中国童装名镇”,再到当下的线上线下融合新机遇,虎门始终走在“跨界流行”的最前列。

   

  1998年,为了推动西部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由重庆市政府主办的“中国重庆国际服装节”正式开办。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重庆服装节已逐步成为西部地区的服装行业盛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日益提升。在1.5万平方米的展厅中,共吸引国内外百余家企业参展,同时组织了来自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芬兰、巴西以及国内多个省市的采购商来渝贸易洽谈,2010年现场签约金额达13亿元。  

  

  同样作为服装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江苏国际服装节暨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16届,在推动产业升级、自主品牌建设、时尚创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江苏服装博览会带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江苏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幅高于行业工业总产值,而每年一度的国际服装节,都能成为引领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放眼全国,江苏、宁波、武汉、重庆,由地方举办的服装交易会与服装节不胜枚举。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国强坦言:“眼看着每年创新高的交易额和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来到这个平台进行展示加盟,我想这就是服交会的魅力。不管形势怎么变,服交会要成为促进交流合作的商贸平台、服装时尚文化展示平台的根本宗旨永远不变。”

  

 

  加码“艺术范儿” 

  

  近年,时装周在各地落地开花,除了扬名海内外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等“大咖”外,各大服装产业集群和时尚都市都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时装周,“时装周”概念提出的背后,则是政府、企业和行业对原创设计能力提升的决心和动力。  

  

  回顾地方服装产业的发展史,“批发”、“做量”、“贴牌”等标签始终伴随着地方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而随着行业转型升级大潮的来临,国内地方服装产业集群面临着创新设计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产业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而从商业资源来说,也远没达到合理利用的程度。  

  

  对此,虎门镇镇委副书记、镇长曲洪淇总结了四点思考,分别是对服装区域品牌的打造;通过大赛和独立设计师品牌展示等途径鼓励设计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留住优秀的设计人才。而虎门时装周的启动,正是在对服装产业的现状和变化思考下所产生的结果。

    

  可以说,首次引入“时装周”的概念,意味着虎门“服交会”已经成长为以服装设计师以及时尚品牌最新产品发布会为核心的动态展示活动,同时,也是时尚文化的聚合展示。一年一度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的功能定位,将由单一的“展示交易”功能逐步向兼具“时尚发布、资讯交流”功能转变。  

  

  同样,在今年首推时装周的宁波,市经信委副主任周学明对当地产业的发展思路做出了如下表述:“提升品质,拓展渠道,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加速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已成为当前我市传统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  

  

  而在宁波国际服装节的新闻发布会上,周学明又表示:“我们要通过打造专业展会,凸显产业链特色,吸引专业买家,引领时尚潮流,提升服务质量,最终做大做强我市服装产业。”  

  

  深圳市副市长陈彪在今年的第14 届中国(深圳)国际服装服饰交易会中宣布了深圳将举办时装周的消息。作为国内原创品牌最集中、产业配套最完善、集群规模效应最显著的时装产业基地之一,深圳的行业经济总量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同时深圳时装产业已成为推动中国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时尚文化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国际时尚舞台上也逐渐崭露头角。举办深圳国际时装周将助力深圳大幅提升在国际城市中的时装设计话语权。  

  

  与此同时,深圳市设计联合会会长、深圳政协委员任克雷表示,近些年来考察过很多国外的设计中心,包括韩国、丹麦、英国等,发现在这些国家,“设计”已提升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服装节也好,服交会也好,加点儿时装周的创意含量和艺术范儿是趋势所推,也是明智之选。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