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战疫会客厅|疫情“禁锢”了消费,疫情后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4-15


   本刊记者-徐长杰 

  疫情之下,纺织服装行业生产复工进度如何,制造转型走势如何?当下及未来的外贸影响如何?又该如何把脉未来消费趋势?

  《纺织服装周刊》作为行业的记录者和瞭望者,开辟“战疫会客厅”互动访谈栏目,对新冠肺炎疫情下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和发生的变化,特邀请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坐镇,以出口、消费、生产等篇章,与行业读者共同把握当前形势,探寻发展之道。

  本期访谈嘉宾:

  德州恒丰集团

  理事长  孙传芳

  吴江盛泽丝绸有限公司

  董事长  吴建华

  北江智联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顾翔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程伟雄

  主持人:

  《纺织服装周刊》

  副主编  徐长杰

  TA Weekly:   

  当下行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比上一月回升16.3个百分点,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显示出市场供需有所改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等。目前企业的产销是否也进入了恢复期?

  孙传芳:

  开工一个多月来,恒丰订单和生产两旺,但受国际疫情影响,未来两个月形势不容乐观,下半年形势将随国际疫情得到控制而好转。为实现平稳发展,恒丰集团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做好产融互动,通过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集团二次创业目标。

  顾翔:

  对于纺织服装业,很多客户都在海外,因此海外疫情的蔓延最大的影响就是在需求停滞,确实会有一些客户取消或者暂停订单。那作为企业我们能做的有两点,第一,和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尽量争取对双方有利的解决方案;第二,本身我们的市场和客户基础就比较多元化,内外销都一直有做,所以也在积极调配订单去减轻影响。

  吴建华:

  我们现在已经接到了比如进口博览会等几个大型活动的礼品订单,包括有一些博物馆等合作单位的文创产品订单。现在生产减缓但我们更专心在设计上,包括设计团队的管理,重点把设计方面进行深化,然后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就可以快速投入生产。

  生产可以加班加点,但设计却不能临时抱佛脚,相信经过这半年的精心准备,会让我们的产品在疫情结束后更有竞争力。

  TA Weekly:   

  其实说到消费变化,很显著的就是疫情进一步催生了纺织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您怎样看?未来在产品定位和布局方面有哪些举措?

  孙传芳:

  从消费升级角度看,随着国内人均GDP的上升,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和生态环保,纺织大健康产业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疫情的发生使这种趋势增速,这种趋势的增速无论对人们生活习惯、健康还是对产业发展都是有利的。恒丰一直以来就非常注重纺织大健康领域的产品研发,比如我们研发生产的铜纤维纱线系列可以有效抗菌抑菌,负离子纱线系列有很好的保健性,竹纤维纱线可以抑菌,植物染纱线舒适环保,还有很多。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恒丰的产品定位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与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合作,推出更多大健康的产品。

  TA Weekly:   

  本次疫情正在催化5G和产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您对此有何期待?这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孙传芳:

  短期看,“新基建”能在当下快速扩大有效投资,进而促进消费,有利于积极扩大有效需求。长远看,“新基建”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目前恒丰集团已经与精准感知方面的公司有合作的探讨,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非常期待新基建在纺织产业领域有更多的应用,对纺织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

  TA Weekly:   

  经济就是生产消费之间的循环,如今,复工的行业和企业越来越多,不同程度的补偿性消费也已显现。有预测认为下半年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但也有分析认为需求会持续低迷,但可以肯定的是会进入一个恢复期。对此,大家有怎样的看法?

  孙传芳:

  我认为会有一个消费高潮出现。目前国内疫情已经有效控制,国家大力倡导复工复产,各地也在通过发放消费券、政府部门领导带头下馆子等方式引导消费。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有投资、消费和出口,当前出口受国际疫情影响严重,消费和投资必将有大的作为,从这方面来看,消费会有高潮出现。

  顾翔:

  如果国外的疫情在接下来3个月缓和的话,那么可以预见下半年一定会有所反弹的,衣服还是必需的消费品。企业那就要提早做好规划,如果逐渐看到客户的询盘和调样在增加,那么要及时进行生产的规划。

  吴建华:

  其实有一些必要的活动都压缩到下半年或疫情结束后,比如说人际交往,比如说结婚,都放到下半年了,他们消费需求依旧存在,疫情结束后活动的爆发也会带动消费的爆发。

  TA Weekly:   

  年初,在国内疫情肆虐期间,不少纺织企业上马了口罩业务,但如今国内疫情平缓后,我们也听到了许多转产口罩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目前消费端的情况,生产端要如何平衡供给?

  顾翔:

  我认为,在供给端的话,要好好梳理自身的产品结构,做好生产规划,要避免在疫情影响下积压库存;其次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在需求侧,动员所有力量,积极与客户联系沟通,决策要更快更高效,密切跟踪根据疫情的变化去拿订单。

  比如,在外销受阻的情况下,企业一定要往别的市场走,只不过如果是很多企业原本没有做内销的客户基础或者产品方向的,短时间内转也是难度很大的。例如对于很多纺织面料产品来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会有所不同,需要开发调整。

  程伟雄:

  近期,疫情下的各类宝典纷纷出笼,从传说的国家新基建投入到很多服饰品牌上至老板下至导购,一夜之间冒出来很多微商,很多购物链接小程序满天飞,每个微商使出浑身解数彰显自家东西如何好、价格如何实惠。

  眼下,复工了,但人流还无法正常,虽然坊间传言报复性消费多么美好,但这真的有那么美好吗?只有商家清晰自身入不敷出的现实,冬装在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旺季戛然而止,指望在春节挣钱的商家只能望货而叹息;开春之后的春季产品全面积压已成现实,看到有部分做加盟业务的品牌商要求加盟商100%退货,但做直营业务的品牌只好默默在做微商,等春装回笼资金支付工厂看来又成问题了,工厂复工生产出来就是库存也是无可奈何。

  一年之计在于春,庚子年开春的方式非常特别,对于当下本土纺织服装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下口罩是刚需,转型口罩生产各行各业一窝蜂上马,但在口罩原辅料、生产设备上并不如人意,许多坑踩进去实际上一地鸡毛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任何重大危机都蕴含着重大的机会,黎明前的黑暗,至暗时期,机会是均等的,但耐力不均等,有耐力等到黎明的开始,没有耐力的等不到黎明的刹那;在当下经济环境下,淘汰赛其实已经开始,没有疫情发生之前,已经有一批企业要死不活的,这是生存法则决定的;疫情加速淘汰赛,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上游、中游、下游的快速融合,加快全产业价值各个环节和用户需求端的对接,真正迎合用户需求导向,而不是当下产业价值链的计划导向和需求导向的矛盾。

  TA Weekly:   

  全面提振消费,成为接下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很多地区也都开始以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来促进。其实对于消费来说,实际上消费者更需要的是信心,来源于对未来收入可预期的信心,而眼下,更多的人认为理性消费和未雨绸缪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可以预见,伴随着国内疫情的进一步好转,线下消费也会逐渐回暖,但由于消费者对疫情较为警惕,恢复速度也会较为缓慢,可见,消费能力与信心的同步恢复才是关键。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