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观众数字发布 再创商贸新高度
文章来源: 2018-03-22


  3月14-16日,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共吸引了来自104个国家及地区的82314名专业买家到场参观,比去年增长15.2% 。   

  数字太抽象?一起来看看展商和观众如何评说?

  创新 解锁商贸新领域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是获得最新市场信息与反馈的首选之地。”浙江巴贝纺织有限公司开发设计部副经理竺云海表示,过去公司的经营方向主要集中在家纺面料生产方面,与FRETTE、罗莱、富安娜、梦洁、罗卡夫都有合作。但竺云海坦言,如今企业在市场里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通过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我们洞悉了行业的风向,于是在去年下半年,我们推出了服装面料系列,寻找到了品牌新的突破点。”

  竺云海表示,公司十分重视服装面料业务板块,从创意到后期设计都聘请了强大的设计师阵容,设计开发能力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上,很多服装企业负责人和设计师们都对我们新推出的系列十分感兴趣,我们有信心把这个新领域做得更加完善。”

  无独有偶,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的自主品牌——悦麻也出现在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当中,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该公司服装面料部经理成国庆表示,在往届展会中公司发现有不少采购商对这样的服装面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顺势而为,推出了新的产品系列,特别聘请了意大利的设计师,得到了国际国内多个一线品牌的关注与好评,今年展会现场,我们展位的到访人数与有合作意向人数均超过往年。”成国庆介绍。

  环保 迈进商贸新门槛 

  “虽然过去大家都认为环保很重要,但现在消费者们越来越觉得环保是排在美观、功能之前的首位。”独立设计师品牌三潮元老的负责人何子萌坦言,她本次从北京来到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寻找合作企业的宗旨之一就是要绿色环保,而下游的这一选择也为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的展商带来不少商机。

  “环保性已经成为面料行业的消费主流,这一趋势也将在2018年延续。”佛山市名杰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梁景培表示,“如今,低小散企业越来越少,低端产品的利润越来越低,虽然每次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我们的收获都不小,但是在本届展会上,我们展位的人气、获得的订单数都比往届更加喜人。”他认为这与企业针对环保“门槛”下功夫有关。

  “近年来,‘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冉冉升起的全新共识。选择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注重环保、节能与可持续,舒适健康成为选购第一要素。”新申集团亚麻部经理周萍萍表示,新申亚麻已经在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走过了许多年头。

  “从2011年时在展会现场倡导绿色低碳的亚麻面料,到2015年文化、生活方式与新旧的‘共融’,再到2018年绿色‘+’主题,在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的舞台上,我们收获了很多新的合作伙伴,结识了很多新的采购商,正是因为我们展示的不光是产品的逐年进步,更是绿色理念的不断升级。”她总结。

  跨境 走出商贸新未来 

  “经过初步统计,我区企业共接待国内外客商3000余人次,实际和意向成交额达2000万美元以上,同比增长11.5%。其中,‘一带一路’中东、非洲客商大幅增加,接待人次同比增长30%以上,意向成交额达900万美元。”绍兴市越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参展不仅打响了该区外贸企业品牌,也提升了纺织品等该区主导产品的新形象,为越城区外贸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群体日益扩大,成为中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中国外贸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在本届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到展人数也在迅猛增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公司会把目标聚焦到更多沿线国家的市场。”黄氏集团副总经理白景全介绍,他们已在孟加拉设立办事处,以便更好地对东南亚和全球市场的整合利用。他坦言,“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金融支持,近几年帮助了整个纺织行业能够更加快速地进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过去‘单打独斗’不一样,现在,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非常注重与中国合作。” 白景全说。

  作为一年一度的国际纺织行业盛会,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承载的不只是企业品牌展示,新品推介的作用,更是始终将商贸对接作为第一要义的沟通平台。毋庸置疑的是,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不仅是开拓国内市场最重要的贸易平台,也是企业与国际买家共创商机、把产品卖到全球的最佳国际贸易平台。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