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化纤: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绿色发展愈加自信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1-19


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

  本刊记者-郭春花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正式颁布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年,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一年,行业高科技新品层出不穷,让我们见证了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这一年,行业品牌建设更上一层楼,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了自己的品牌秀;这一年,行业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坚实道路,为行业树立了典范……

  2017年,整个化纤行业经济运行保持了向好态势,成为纺织子行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2018年,行业发展是否有所侧重?方向在哪里?岁末年初之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总结行业收获的同时,也对行业未来发展着力点发表了见解。

  行业供给侧改革成效初显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2017年我国化纤行业运行实现稳中向好、质效领跑。化纤行业在以恒逸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下,加快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在不增加总量的情况下,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整体开工率较2015年、2016年进一步提升,库存保持低位运行,产品价格在原料成本支撑下震荡上行,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效益大幅增长。

  2017年1~10月,化纤产量4309万吨,同比增长5.73%;进口量75万吨,同比增长13.91%;出口量338万吨,同比增长2.82%;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2亿元,同比增长15.54%;主营业务收入7194亿元,同比增长15.44%;实现利润总额3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61%;主营业务利润率达5.07%,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

  “这显示出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控制总量取得了一定效果。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纺织化纤行业运行实现稳中向好、质效领跑的关键因素。”端小平分析认为。

  近年来,化纤行业加快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过去的两年里,化纤行业有将近400万吨的产能并购重组,这个趋势未来还会持续,化纤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而这些留下来的企业竞争力也会更高。目前已有四五家化纤企业进入炼化行业,这意味着化纤行业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未来成本会更低,产品质量也会更好。”端小平同时指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化纤企业有效数量就会进一步减少,这对协会工作是个挑战。下一步,协会将重点扩大服务、深化服务和细化服务,发展原辅料、产业链相关企业与化纤企业一道并肩作战。

  化纤行业投资增速自2011年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17年化纤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反弹,据了解,2017、2018年涤纶长丝装备的新增订单达到了历史高位,粘胶短纤也有大量新增项目。为此,端小平指出,控制产能合理释放,仍将是行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同时要加大并购重组力度,优化存量结构,推进行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提质增效。

  此外,2017年,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有两项团体标准——《仿棉聚酯纤维》(T/CCFA 01006.1~6-2013)和《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涤纶)行业绿色采购规范》(T/CCFA 00006-2016)入选了工信部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自2011年开展团体标准工作以来,扎扎实实推进制度完善、标准制修订、标准应用推广等各项工作,截至2017年12月,共组织制定发布协会标准50项,满足了化纤行业对标准的急需。在 50项已发布的协会标准中,转化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5项,列入行业标准计划4项,很好地促进了化纤领域中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主导制定的标准间协调配套、协同发展。

  高科技新品层出不穷

  近年来,我国化纤行业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比如高新技术纤维(含生物基化学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最广,高性能纤维产能、潜在消费量世界第一,部分高新技术纤维的生产及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满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的需要,常规纤维的多功能化、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处于领先国家序列。

  2017年,行业中涌现出多项涵盖高新技术、多功能化、高性能化和低成本的技术和产品。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东华大学、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完成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浙江理工大学完成的“管外降膜式液相增黏反应器创制及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新技术”、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华大学完成的“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两项化纤成果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废旧聚酯维高效高值化再生及产业化”、福建中锦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湖南师范大学完成的“大容量锦纶6聚合、柔性添加及全量回用工程关键技术”、常熟市翔鹰特纤有限公司和东华大学等单位完成的“聚丙烯腈长丝及导电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等三项化纤成果获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更可喜可贺的是碳纤维生产企业光威复材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高性能高技术纤维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正式获得资本市场认可,具有里程碑意义。

  面对未来,端小平指出,我国纤维新材料产业需通过“3+1”重大技术(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高性能纤维高端生产与应用和锦纶熔体直纺技术)突破、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品牌质量与提升等路径,向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与品质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和系列化等方向发展。

  绿色发展,积极践行“三品”战略

  连续6年发布的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引领着中国纤维产业在绿色发展、时尚跨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同时也使得纤维与时尚、工业与艺术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日益展示出纤维改变生活、创造时尚的无限可能。

  在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7/2018年发布会”紧扣“纤维改变生活”这一主旨思想,推出“本源与生机”这一核心概念,分“纤恋·舒馨亲和”和“纤动·绿色先锋”两大篇章,发布了20种纤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作为绿色纤维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一直以来都在以实际行动推进着绿色纤维的普及。继2016年首次发布“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开启纤维行业进入“绿色时代”的大门之后,2017年又推选出9家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企业。重磅奖项的颁发,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合作共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此外,在春秋两季的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上,先后有绿宇环保、唐山三友、恒天纤维等14家化纤品牌企业发布新品,成为纱线展大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不仅开创了原料端趋势研究的先河,更因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思路,成为新时期“三品”战略中引导行业品牌建设及新品开发与推广的重要内容。端小平透露,未来,纤维流行趋势将重点关注纤维新材料重点工程、绿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品牌培育工程。

  “绿色发展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倒逼机制下的创新,纤维作为纺织产业链发展的源头,其绿色发展进程对推动纺织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端小平提出,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是未来要重点发展的三大绿色纤维。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大程度减少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及全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经唐山三友、赛得利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倡议,联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山东雅美、宜宾丝丽雅、阜宁澳洋、浙江富丽达、恒天海龙、吉林化纤、新乡化纤、山东银鹰等团体及行业龙头企业,达成了成立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的共识。

  “联盟的目标是用三年的时间,通过联盟所有成员的努力,建立一个可以评判行业内企业是否尽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通用评价标准,从而推动行业绿色发展联盟所代表的中国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的节能环保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端小平特别强调节能环保指标要达到领先,而不是先进,联盟企业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为行业挖掘更多人才,吸纳更多资本

  对复合人才的培养也一直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重头工作。过去的一年,中国化纤工业协会联手企业开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绿色化纤金钥匙奖”评选、“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设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开展“杰出工程师奖”、“杰出技术工人奖”评选等工作,表彰和奖励在前沿科技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为行业挖掘了众多人才。

  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自开展以来,行业人士踊跃参加。高训班特邀国内知名院校的资深教授及行业专家进行授课,结合企业实地参观,以打造纺织“黄埔军校”、创立产业链科技交流俱乐部为目的,普及纺织基础知识、解读行业最新工艺及发展趋势,全面提升纺织从业人员的综合实力。举办3期以来,高训班得到了众多来自纺织产业链学员的青睐,截至2017年,已为行业培养了113名学员。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高训班还组织学员赴日本开展了“三学两看”短期培训,先后到访东丽公司、帝人公司、东京大学、信州大学、旭化成公司等,学习日本先进的化纤生产和管理技术,让学员受益匪浅。

  2017年,化纤行业在资本市场有所斩获。4月,“新凤鸣”正式登陆A股市场,为“新凤鸣”构筑“化纤王国”奠定基础;9月,“光威复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A股“碳纤维第一股”。截至目前,化纤行业已有几十家上市企业。

  对企业是否需要上市,端小平一直持肯定、鼓励态度,他认为公开募股(IPO)是国家经济工作和脱虚向实、未来3~5年必将重视的事情,企业IPO也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优秀的企业应抓住时机,做好上市准备。目前,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汇同中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确定了“2017~2018年度化纤行业10户重点培育预备上市企业”,这对行业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拓展行业发展空间意义深远。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