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朋友,你听说过微商吗?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7-15


纺织服装+微商,靠谱吗?

  微商以销售化妆品、零食类起家并风靡全国,这两个行业微商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与服装行业重合度很高。很多错过了电子商务草根创业阶段的服装从业者都瞄准了微商这一新领域,而一些敢于尝试的传统服装企业也开始在微商方面发力。

    

品牌“围城”2.0版
   电子商务是围城,线上品牌想实体,传统品牌想“触电”。淘宝网兴起带红了一批互联网基因的淘品牌,它们在消费者黏性、品牌销售、页面设计、发货以及售后等方面,给传统的服装企业重重的一击。它们最初叫做“淘品牌”。而如今,微商以比当年的淘宝更快的速度崛起,是不是会再次抢占先机,带动一批“微品牌”?微商的兴起速度,连马云都望而生畏,表示:“怕了”,而马化腾对于微商却三缄其口,沉默地观望着。微商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品牌“围城”?传统品牌心有余悸。

   于是,服装行业中关于微商的探讨,又绕回到“品牌化还是去品牌化?”“传统品牌进驻还是微品牌崛起?”的争论之中。   

   可以确定的是,发展到今天,微商的“微”绝不是微信、微小的意思。微商的特征首先是去平台化,其次是去流量化,最后是去品牌化。去平台化就是商家不再依赖淘宝、天猫等大平台生存;去流量化就是可以将所有社会化媒体聚合起来,一键发布商品;去品牌化就是随着“小而美”的产品越来越多,入口和场景变得越来越重要,消费者不再专注于某一种品牌,购物就成了一种随时随地的喜好和兴趣。如顶着微商第一企业的思埠集团,一年卖出面膜20亿,短短一年便成为国内知名的化妆品品牌商。   
   而服装品牌方面也开始着手微商淘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信已成为继各大电商平台之后,鞋服企业销库存的又一个重要渠道。一方面,富贵鸟、奥康等传统品牌积极开拓微信分销渠道。譬如,富贵鸟的微分销平台以微信平台为主,主要通过公司现有的线下员工资源,利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能力,迅速拓展开店和营销信息传播。其财务总监陈伟盛日前透露,该平台2014年8月开通至今每月会员增长逾50%。 另一方面,广东、福建等地很多有渠道、有关系的卖家,开始从代工厂拿货,帮后者在微信上销售产品、解决产能过剩的难题。譬如,红斗车做的是童装尾货微商,团队只有2到3个人,精准微信粉丝有1000多人,采取朋友圈货品刷屏的方法营销,客户下单,直接发货,走批发模式,自己不压货。

  

品牌案例
传统企业发展微商子品牌

代表企业:梦娜集团

   在面对电子商务渠道的岔路口时,传统企业就曾出现过分歧。一部分企业选择了把旗下主要品牌的优势产品直接搬上电商平台,把电商看作销售渠道的一种。另一部分企业则为了避免线上线下的冲突,发展了专供互联网销售的子品牌。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而微商又再次重演了电商时期的这一分歧。   
   五月底,义乌梦娜集团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全国移动端微商项目—“梦娜品彩”,并面向全国招募分销商、省级代理、县级代理及产品合伙人。梦娜袜业品牌总监王美丽说,在传统的销售渠道及互联网渠道逐步饱和的状态下,移动互联网的运用为针织品行业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梦娜品彩”微商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像“梦娜品彩”这样由传统龙头产业重点打造的“微”品牌,今后会越来越多。

  

电商子品牌移植微商   
代表企业:罗莱家纺   
   罗莱家纺在微商领域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同时在微商运营罗莱家纺和LOVO两个品牌。前者是线下优势品牌,后者是完全的互联网品牌。罗莱家纺没有为微商单独开辟一个子品牌,却把自身的电子商务品牌移植微商领域。微商和电商会不会产生新的冲突?有了电商的存在微商是否会沦为鸡肋?罗莱家纺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罗莱家纺于4月30日发布“微商招募令”,宣称用户可通过分销的方式销售罗莱产品,获取佣金。只要通过手机号简单注册后就可以成为代理,不需要进行短信验证和身份认证,注册成功后可选择继续完善个人信息。罗莱微商的代理可在商品库内挑选自己想要代理的产品,销售出去的产品都由罗莱总仓发货,并由官方负责售后服务。   
   6月3日消息,在罗莱家纺发布微商招募令之后一个月,罗莱旗下网络品牌LOVO也正式拉开微商帷幕,近期也展开了微商代理招募,并发布了具体的代理分成策略。   
   罗莱与LOVO之所以分前后进行微商招募,主要是因为两个项目由不同团队操盘,在具体运营模式上也会有略微差异。罗莱家纺近期的微商举措不少,而且分了罗莱、LOVO两条线并行。不过,罗莱对于微商的发展方向也并非有成熟的想法。罗莱家纺副总裁王梁说,之所以要通过两个团队分别操作微商,就是目前对微商的方向还把握不准确,只能通过试错来观望。

  

实体与微商纳入统一体系

代表企业:男人帮

   男人帮是一个来自江苏南通的家纺品牌,目前有260多家实体门店。

   2014年9月,男人帮通过第三方服务商微盟的SDP系统(社会化分销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开通商城的销售功能,同时对整个分销系统进行改造,为每个门店和每位导购员开通了二维码。导购员推荐到店的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关注品牌线上商城,今后这名消费者不论在实体店购买还是在网上进行二次消费,导购员都会有相应的提成。

   “也就是说导购员在线上线下都要经营好自己的‘粉丝’,代表品牌主动沟通和维护自己的会员,更可以动员会员成为‘微客’,在自己的朋友圈销售男人帮的产品。”江苏男人帮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瑜表示,SDP最大的作用是在O2O线上线下相互导入流量的背景下,合理分配线上商城和线下分销商的利益,甚至直接决定如何分配每一位销售人员的利益。而门店也通过分销系统把线下销售纳入自己的整体销售体系,从而提升总体销售额。对品牌商来说,不论在哪个渠道销售,都可以提升整体销售业绩。

   微盟创始人兼CEO孙涛勇认为,男人帮的案例表面上看是在品牌商、加盟店和导购员三者间建立了清晰的利益分配机制,但实质上是发挥了微商通过社交工具实现“人人电商”的特性,通过建立起人与人的连接,基于彼此信任的前提下,基于好友的推荐和分享,将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更好地完成商业决策。“可以说,微商的实质就是直销模式+信任经济+分享经济,是移动时代去中心化的具体表现。”孙涛勇认为。


依托庞大消费者基础发展“粉丝”

代表企业:探路者

   自媒体是粉丝经济的胜利,探路者对此深信不疑。探路者微商负责人方丽巍说:“首先我们有非常清楚的定位,其次会员从哪里来?我没有用第三方平台而是用自己的资源来做,探路者员工差不多有一万人,我是包含了整个店铺的,包括加盟商可能有一万个人左右,我们有一百万个会员,我们公司售后都是有户外经验的人,他们都成为我们活跃的会员。”

   探路者目前将其引入的国际品牌Discovery Expedition(以下简称DX)作为微商主力,“DX和越野有一些联系,正好越野跟我们有合作,他们把80万的会员导给我们,这些都是在我们自有的云聚平台里面做的。我们的微商其实才上线两个月,但会员数字每天都在增加,上周已经达到3万人,我们没有一些虚假的数据,这三万人全部是我提到的那部分人提取出来的,活跃的人已经达到5000。”

   “DX商品上线一到两周时,我们所有单品销售超过天猫旗舰店,这个是真实的数据,大家都说我选择的商品确实是极致单品,也有越野的专业领队、专业用户,我们把这些用户当成用户并且当成传播人。整个天猫上DX旗舰店商品在售应该有150到200款,但我们微商助手上一共才18款商品,我们每个月销售已经超过了京东、唯品会,最开始我们没有看好微商平台,觉得是传销,但是我觉得有的成绩特别意外。所以我才呼吁很多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会全渠道拓展微商。”   


记者手记

狂热 冷却 前行
   就像十年前看好电商一样,2015年我看好微商。

   从目前情况来看,“微商”这个行业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但提到朋友圈里的小买卖,任何人都能聊上几句。微商作为一个短时间内迅速爆炸的新型模式,难免被诟病,然而一切野蛮增长之后都将迎来理性发展的阶段,这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微商也如此。

   我的很多朋友也开始做微商,成为了“二级代理”。他们是一群错过了淘宝草根创业时代的年轻人,微商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契机。他们身处其中并不享受混乱的微商环境所带来的暴利,相反的,他们担心的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结局。作为“虾米”阶层,他们甚至比消费者更期待一个透明、合法的经营环境。

   从央视调转风向“点名批评”开始,社会对于微商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各有关部门也开始着手调研,像微盟这类的微商服务商也开始在技术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最火热的时候被泼了一盆冷水的微商,快速冷静下来,思考微商秩序、假货次品、欺诈传销等一系列弊端,并开始研究解决微商分销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盆冷水泼得正是时候,微商行业的反应速度也比想象中更快。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