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镇:积极引导做强产业

许村,从一块布到一个产业集群,进而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中国布艺名镇,在这一过程中,许村家纺不仅扮靓了千万个家庭,更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不久,由许村镇大力支持承办的“海宁家纺杯”设计大赛刚刚结束,这场比赛所取得的参赛数量、作品程度比以往都呈现出了更高水品,赢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认可,也更加扩大了海宁许村家纺的影响力。
事实上,一直以来,许村镇党委政府积极强化产业集群的影响力。比如2010年,以许村家纺为主导的海宁家纺产业成功的荣获“海宁家纺”省级区域名牌这块牌子;2011年许村镇促成了海宁家纺制定了家纺行业联盟标准;十三年来许村镇坚持举办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并于2012年开始冠名“海宁家纺杯”,促使赛事成为家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赛事,借此在全国院校、研发机构间,树立了“海宁家纺”品牌影响力;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许村镇企业外出参加各类展会,均以区域品牌统一亮相抱团参展,既形成声势,更打响了品牌。
在纺织产业深入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许村镇党委政府不遗余力地从多个方面引导支持产业发展。
首先,支持做强制造业、做强实体经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坚持不懈推动“机器换人”,引导家纺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推动传统家纺企业开展“二次创业”,打破“小富即安”的心态,做精做强。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加大对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鼓励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建设量创园区,加快家庭工业集聚。
其次,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扶持,提升家纺软实力。主动牵线实施校企合作、积极引入国内外优秀设计研发机构提高家纺企业研发水平,把家居装修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对象,通过建立更紧密的产品购销关系来带动家纺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继续办好“海宁家纺杯”中国国际家纺创意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
全力打造海宁家纺区域品牌,实施“三名”工程,着力推动名家、名品、名企建设,重点支持企业注重品牌、创新市场渠道、营销模式,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等新思路,激活传统产业市场活力。
许村镇党委政府表示,政府扶持产业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政府不能包揽也无力包揽,好多工作需要协会等中介组织承担,尤其是许村这样一个创业主体近万的集群,发挥好协会的作用,团结企业、维护权利、当好政府参谋的意义更加重大。为此,许村镇在上级支持下,改革许村商会和海宁家纺协会的体制机制,改制以来,在曹咬强会长的带领下,工作取得新进展,政府与企业的整体良性互动明显增强,发展共识进一步强化,发展线路进一步明晰。
记者从许村镇政府了解到,今后许村家纺还将不断进行资源整合,本着一站式采购的理念,一起打造工业设备基地、设计研发基地、布艺生产基地、原料基地、辅料基地、窗帘布内外贸易基地、沙发布内外贸易基地、工程布内外贸易基地、成品窗帘销售基地、电商销售基地、成品加工基地、物流基地的集群力量,力争把许村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健全的综合性“海宁家纺产业基地”。

大麻镇:发挥集聚效应
在大麻镇,几乎家家都有织机,家纺是大麻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富民产业。据悉,去年大麻镇家纺布艺产值达到110亿元。近年来,大麻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家纺企业集聚发展,做了很多工作,成立了大麻家纺协会,设立工业园区、创建科创园等,促使产业集聚,达到资源与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中国家纺布艺名镇”以及“中国沙发布生产基地”两块“金字”招牌影响力。大麻家纺协会在创建区域品牌方面也做了诸多努力,去年年底,“大麻家纺布艺”完成了嘉兴市区域名牌的创建工作,今年“大麻家纺布艺”正在申请嘉兴市著名商标。
7月30日,大麻镇政府与杭州湾轻纺城合作的“大麻家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大麻镇家纺协会副秘书长陈跃飞表示,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众多家纺企业转型之法,低利润成为大麻家纺实体销售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寻求新的销售方式和利润突破点对大麻家纺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该中心成立的目的就是给大麻镇所有想要做电子商务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一个培训、咨询以及销售的平台。
就电子商务而言,由于大麻镇家纺企业多从事布料产品研发销售,部分企业认为公司生产产品属于半成品,与电商关联不大,并未引起对电商的关注,也导致了企业对发展电商所需的技术、人才等方面比较缺乏,制约了企业后期电商发展之路。为此,大麻镇专门召开了家纺电子商务培训,邀请桐乡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专业人员授课。接下来,电商服务中心还将在大麻成立产业分中心,提供培训技术类服务、信息咨询类服务,帮助打造线上平台,进行线下对接。
而杭州湾轻纺城的建立为企业集聚发展以及电商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据悉,杭州湾轻纺城占地5万平方米,其中有2万平方米是电商企业发展平台。目前,凡是入驻轻纺城的电商或O2O企业都可以享受1~2年内免交租金,免费简装修的优惠政策。而且,杭州湾轻纺城为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多配套服务,如快递企业、物流公司入驻,饭店、咖啡厅、KTV、超市、银行、宾馆等都比较齐全。目前杭州湾轻纺城电商集聚区线上交易额超1亿元,占线上线下总交易额的30%左右。
陈跃飞说,目前很多企业都由实体转电商,大麻镇家纺行业电商呈现稳步成长态势,销售区域不再只局限于国内,据统计2014年大麻家纺出口创汇达9370万美元,今年有望突破1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大麻镇中小型的家纺企业,特别是小作坊比较多。为解决土地要素供给难题和中小家纺企业发展空间受限等难题,大麻启动建设了家纺科技创业园建设项目,推动全镇的中小家纺企业集中规模化发展,大麻家纺科技创业园占地130亩,标准厂房均已被预订。
如今,大麻家纺科技创业园已成为大麻家纺企业的孵化器,助推大麻中小家纺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未来大麻镇还将在科创园内建设综合大楼,引进2到3家实力较强的设计公司,为入驻的中小家纺企业提供设计支撑,助推大麻家纺布艺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
而在大麻家纺科技创业园的东南角,大麻镇还投资3600万元规划建设大麻家纺物流中心。通过物流中心,大麻镇要引导全镇数十家物流企业集中入驻家纺物流中心,将来大麻的家纺布艺产品将通过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同时,便捷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也将增强大麻家纺科技创业园内家纺企业的竞争力。

叠石桥:紧贴市场促转型
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公开发布,明确“将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列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海门市委书记姜龙表示,将以试点落地为契机,努力打造世界级家纺制造贸易中心,构建“南有义乌、北有叠石桥”的外贸发展新格局。
一直以来,叠石桥所在地方政府与市场管理机构,未雨绸缪积极作为,持续引导和帮助集群加速转型升级,多措并举、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增加效益、提振信心,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积极打造“世界级家纺生产贸易中心”,围绕“外贸改革”、“渠道创新”、“景区创建”、“品牌建设”与“公共服务”等市场创新重点,坚持提升速度和提高质量并重,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举,鼓励企业做优做强,不断拉长产业链,实施产业链招商,完善产业结构,创新渠道,既帮助企业做好生产的研发、设计、品牌管理,又积极促进终端产品内外销市场的拓展,以及后道的售后、物流运输等服务。
据悉,随着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获批落地实施,包括家纺在内的外贸发展将得到长足发展,海门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抢抓机遇、未雨绸缪、果敢决策,积极鼓励和支持中铁物流集团在即将建成投运的叠石桥海关监管场所附近利用嘉意美闲置厂区筹建中铁叠石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全面开启家纺电商时代。
与此同时,在家纺产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境之中,叠石桥抢抓机遇、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顺利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批落地、先行先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叠石桥地区像美罗家纺等越来越多的家纺企业正在全方位实施转型跨越,率先引进各种智能化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部分企业则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服务,加强供应链控制管理,加强研发设计与市场营销,持续提升自身企业与产品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积极开拓内销网络、尝试发展购物旅游,先行先试市场采购,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培育产品品牌、塑造区域品牌,并积极主动将“互联网+”思想融入如行业,大力发展基于PC端口与手机端家纺电子商务和微商营销,在叠石桥形成家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特色与亮点。
转型升级是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与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方向,叠石桥所在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行业职能部门将更加注重发挥职能优势与行业组织作用,推动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广泛应用,将各项行业激励政策、创新改革试点落到实处,为广大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开辟、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