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江服30年·丹心谱 | 张小美:坚守匠心做好衣,不忘初心育好人
文章来源: 2021-09-23


  本刊记者-李亚静

  在2016年第二届“海皮城杯”全国皮革服装制版大赛的颁奖现场,来自江西服装学院的一位资深教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5年,但谦逊的她依然把这份荣耀归功于学校的栽培和学生的努力,自己仅仅是尽到了一位教师应有的本分。

  从1993年进校以来,她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她热爱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为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开拓,略创佳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这位爱岗敬业教师,就是江西服装学院服装工程学院教师张小美。

  忆往昔:

  追求理想,坚守信念

  张小美回忆道,从1993年进校,距今在江西服装学院已有28年,“这28年中,既看到了学校的成长,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入校以来,张小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见证了建校初期的一些情景:1991年租麻纺厂老旧的校舍,1994年建设青云谱包家花园福塔路老校区,2000年建设新校区,这一路的发展变化她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路走来,江服不断地扩建壮大,服饰文化博物馆、图书馆、霓裳宫、创业基地、实训基地,大大小小数十个T台以及即将落成的室内综合体育馆,可想而知学校花了多少心血。

  “如今的校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漂亮了。”张小美谈到,学校越来越规范,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从30年的发展史来看,它在努力成长着,因为努力,所以值得去珍惜,去尊重。

  多年前,她偶然看了《先生-陶行知》,心中顿生感慨,先生的大爱情怀让人深深钦佩。联想到自己的教育情结,倘若不是学校的成全,没有学校这样的平台,她或许将止步于热情,不会有育人经验,更不会获得自我价值感。

  教书育人这一职责,早已从最初的理想,逐渐变成一种信念的坚守,更成为张小美一直前行的目标。她说,“我将以教育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并将在不断攻坚克难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觅良方:

  严谨授课,悉心传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服装工艺教师,张小美认为,培养学生最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守匠心做好衣,不忘初心育好人。

  从教三十余年如一日,张小美做着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并将热爱发挥到极致,将责任进行到底。为了给学生最好的服装技术教育,她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断攻克服装制版与工艺的难题;她虚心学习积极探索,以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秉承以“工匠精神”培才,用“四好教师”情怀育人的初心,引导学生学做融合,知行合一。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张小美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她谈到,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判断、推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育英才:

  春风化雨,桃李成蹊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职业责任感。我们既要做好专业知识的引导,又要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向学生们示以美好,授以希望,让他们能够收获芬芳。”这是张小美杏坛执教多年坚持的教育理念,这样的理念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滋润着无数学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化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做学生的领路人。

  张小美谈到,“我们教师要做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如果教师仅仅是灌输知识的机器,那么就会制造出完全依赖于老师和家长的‘低能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她努力探索教学规律,钻研教材,对一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内容,采用自学教学法;对一些稍显深奥的理论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对一些同学们经过调查就可以得到的结果,采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建构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平等学习的学习理念。

  源头不断水流清。谈及多次被学校评为“年度优秀教师”、“服装设计大赛园丁奖”和“服装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时,张小美也只是谦虚地笑了笑。

  “荣誉是对过去的评价,也是对未来的鞭策。”她坚持认为,老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育人,并希望能在新的学期里与学生们共同进步,坚守与维护服装人的信仰,共同见证学校未来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