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持续创新 不断探索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05-26

  

  本刊记者-邬莹颖

  日前,全球纺织网与柯桥职教中心正式签署全面校企合作协议,合力培养电商技能型人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也与浙江瓦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签署培训基地合作协议,之江学院将开辟“之江·瓦栏”花型设计培训基地。柯桥校企合作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是立足于柯桥产业基础的落地合作。

  自2015年6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战略决策正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便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双创”政策之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业能力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类人才培养,则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实现了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在创业、择业和就业中与社会需求友好对接。

  分散至每个地区,校企合作的进行和深入都会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开展。从“恨布不成衣”到创意面料设计,从纺纱织布到原料化工,柯桥纺织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大的产业空间。纺织产业校企合作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柯桥依托自身优势,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创造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纺织产业特色的校企工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对话柯桥高校、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以及纺织企业负责人,了解校企双方如何合力培养“对口”纺织人才。

  之江学院“筑巢引凤”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作为柯桥区引进的第一所高校,整体搬迁到柯桥后,高校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之江学校在融入柯桥的过程中,主动担当起人才“红娘”,为服务本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做着自身的努力。通过牵线搭桥,学校组织了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印染博士调研团,举办了“诗画江南,时尚柯桥”创意手绘服装服饰大赛,组织承办了“文化·旅游·古城”学术峰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柯桥科技行、20位海外大数据专家之江行等活动。

  校企合作是之江学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之一。作为试点之一,之江学院的转型探索也折射出国内部分高校的转型之路。针对柯桥区以纺织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借助于高校师资、科研优势,之江学院与纺织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接轨,提出了为柯桥区“绿色印染、绿色纺织、高端机械、时尚产业”等战略服务的目标。

  之江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孙捷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之江学院在今年2月成立了对外合作办公室,把企业门店搬进校园,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得到社会锻炼,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开放锻炼。“学校在先前的校企合作实训中发现一个问题,当学生需要进入公司或工厂实训时,交通总是存在一定问题。而学校办学空间大,场地相对充足,在校内设立实验室,就能让学生不出校门便可充实专业知识。”孙捷说。

  学校引入纺企营销实训店,以校园实验室的方式进行了改造,纺企负责提供所需面料及服装。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学科研究、设计研发、产业对接、人才培养、品牌营销于一体的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是校企深度合作及优势资源互补的又一次尝试。

  据悉,学校已建立起8个较完善的校内实训中心,拥有80余个实验室、近万台(件)教科仪器设备,在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建立10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与中国轻纺城创意园、中国轻纺城柯北贸易中心、浙江瓦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绍兴通用提花机械有限公司、绍兴蒲公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均有“联盟”。

  学校的转型发展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015年上半年,柯桥区专门出台了《支持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创建特色应用技术本科院校试点工作若干意见》,针对产教融合、培养基地、经费保障等予以政策支持,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

  职教发展“柯桥道路”

  近年来,柯桥区职业教育围绕区域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要求,加大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力度,助推纺织企业、纺织商户科技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共享就是渠道之一。柯桥区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对“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育人模式等几大方面进行大力度扶持,对新创建省、市级示范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建设经费。建成市级纺织、园林、财贸3个职教集团,充分发挥40余家行业协会、高职院校和龙头企业作用,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进企业技术升级。

  走进柯桥区职教中心教学楼,“纺织3+2”、“数控技术应用”等办公室铭牌充分显示出该校顺应现代技术发展、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正积极为地方培养行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彰显出该校“中高职融通”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升学的直通车。

  柯桥区职教中心花样设计专业负责人周李钧告诉记者:“校企合作有助于教学方向的确定、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制定。参与校企合作的学生就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今年已经有超过20家纺织企业在我校进行人才招聘。”通过企业派技术人员授课,学校开发针对性课程的双向互动,开展“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订单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无需奔波,一毕业就可顺利进入订单培养企业工作。

  “职校学生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更强,更具灵活度。我们根据柯桥产业优势、学生特点制定校企合作模式,走出了匹配柯桥纺织发展的道路。”周李钧表示。

  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

  互联网浪潮是如今每个领域的热门话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电子商务已成为柯桥纺织企业共同的发展选择。而校企合作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之一。据了解,之江学院、职教中心等柯桥本地学校与电商企业都有合作。

  2015年,之江学院就积极“触电”柯北贸易中心,打造柯北电子商务中心,计划通过3年时间,整合大学人才优势和市场资源优势,提升商户电子商务运营能力。通过现代学徒制,将技术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融合,包括线上网站开发完善与维护、信息资讯编辑、网上展示、数据统计、网上交流,以及线下电商体验、运营辅导、技术职称、美工设计等。

  绍兴品缇纺织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如今公司网上业务已经开展得风生水起。品缇纺织原本主要通过线下参展接单,现在线上线下业务平分秋色。“高校学生的参与,为公司充实了客户服务、美工摄影、运营等岗位。”企业负责人俞建军说。

  之江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孙捷补充说:“现在,学校参与的校企合作项目有不少都是以电商为主题。一方面柯桥从事电商的纺织企业越来越多,有这个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此涉及更宽泛的专业领域,国贸、摄影、广告等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扩大校企合作平台搭建。”


  面对面

  校企合作拓新路 深度融合注生机

  出镜人:绍兴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导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专业导师 孟小荣

  作为绍兴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导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专业导师,孟小荣结合柯桥区纺织现状提出了自己对于“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创新创业意识”的看法。“纺织产业是柯桥的行业支撑点,该方向的校企合作可以借助高校的专业筛选,精准人才和行业的定位。在对比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本科学生属于学习型人才,而职校学生在交际方面更有优势。把本科学生的沉淀与职校学生的灵活相结合,实现企业分级化管理,企业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孟小荣同时还担任绍兴智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与约200家柯桥纺企均有合作。自去年开始,公司与之江学院合作成立“之江学院校外实训基地”,从财务到管理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为纺企输送专业人才。“就如我先前所说,因人而异,量才而用。在一家纺织公司内实训,有的学生适合做财务工作,有的学生适合做面料设计,也有的学生适合做门市销售。”

  深度融合,是柯桥纺织行业对校企合作的期待。如何深度融合?实际上,制度设计、政策引导、体制机制,一直是校企合作突破困局的基本诉求和出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将其转化、细化、具化、深化为校企双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依靠,正是其最深、最渴望的诉求。”孟小荣说。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