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07-10


  本刊记者-李江敏

人靠衣装,家靠软装

软装,就是空间里的时装

今日在海宁

一场属于空间美学的软装评比

正在以自己独特的形式

点亮空间之美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7月7日下午,“海宁家纺杯”•2017年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整体软装设计组”评审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大赛“整体软装设计组”的主题为“色·艺·空间”。在软装设计大赛主题的设定上,主办方进行了深入的考量。相关负责人表示,人们对空间的功能性一旦得以满足,便会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即对“色”“艺”的追求。空间陈设的意义在于根据不同的需求,把各类室内用品放在一个整体环境中进行组合、配搭,不断创新出更深层次的“色”与“艺”的内涵。家纺作为空间陈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见证着生活的变化,也历久弥新地不断创造着它在空间美学里的重要意义。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本次大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总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王易为评审委员会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为本次大赛的新闻发言人。整体软装组评审委员会委员包括(按姓氏笔画排序): FCD·浮尘设计创办人万浮尘;深圳市微塔空间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向菲; 中装美艺软装机构总裁严建中;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禹;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六汀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仲民

  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仲民在大赛评比前发言中提到,在“海宁家纺杯”坚持了十几年的创意设计大赛后,随着市场在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对设计产品之后怎样进入消费者的家中进行思考,这就需要二次设计,也就是软装设计。经过设计师的画龙点睛成为爆款,再运用到消费者的家庭中,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软装的需求。从2016年刚开始举行的软装设计大赛,今年是第二届,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但是希望能能够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通过和当地产业的结合,来为产业发展、企业和消费者多方谋利。

  同时姜仲民对本次大赛的新变化作出了解读,一方面是在大赛中增加了命题作文,希望参赛者利用现有的面料作为素材,来进行软装设计。另一方面是希望大赛能通过接下里的三到五年,把软装设计大赛和整个市场、产业结合在一起,让设计出来的作品成为消费者能够接受的爆款,打造一个能让设计师、生产企业、市场平台和消费者四者共处的一个平台,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效应。在随后《纺织服装周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姜仲民提到,通过大赛的影响力,能让更多设计专业的学生知道、了解、投入到这个行业,对企业的人才引入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已经走过15年的“海宁家纺杯”大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家纺企业参赛,本次“整体软装设计组”的参赛作品共计647幅,包含18家院校的160幅作品,14个公司以及81位个人设计师,相比去年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评比现场,来自企业和院校的5位评委组成了专业评审团,将围绕大赛主题,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对所有的参赛作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深度评选。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FCD·浮尘设计创办人万浮尘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深圳市微塔空间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向菲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中装美艺软装机构总裁严建中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禹  

一睹为快|点亮空间之美,2017“海宁家纺杯”软装组今日开评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六汀

  据了解,“整体软装组”的比赛结果将在浙江省海宁市公证处监督下下,最终角逐出金奖1名 、银奖3名 、铜奖5名 、优秀奖19名、入围奖若干。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优秀奖以上作品会由组委会制作成实物产品,在2017年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暨辅料(秋冬)博览会2017年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秋季)博览会期间展示销售。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