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质量创新发展大会在湖州举行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12-12


  本刊记者-王赛

  12月9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产业用防静电纺织品研发中心、湖州蓝翔特种面料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质量创新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国家注册三体系审核员、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评审员姚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工郝新敏,湖州市吴兴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振宇等领导、专家,以及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青等中国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代表百余人出席。大会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段守江主持。

  为期一天的会议内容丰富而精彩。与会代表结合《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产业用纺织品“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探讨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战略实施路径;演讲嘉宾还围绕以产品创新和科学管理等话题,结合企业发展经验就企业科技、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等内容分享经验。

  把质量管理放首位

  先进企业受表彰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在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和消费类电子等消费品工业领域部署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十三五”时期,品质与创新成为驱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李陵申在致辞中说,随着中国制造2025、“三品”战略等政策的出台,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关于技术、质量、绿色、安全等内容的主题研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始终重视质量工作在行业经济活动中的关键作用,多年以来,联合会以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基础,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抓手,推动和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企业走上追求卓越之路。

  然而,就质量品质创新发展而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仍存在不足。比如,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与国际水平具有一定差距;全生命周期的呵护与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

  对此,李陵申表示,“从国际竞争的表现来看,中国制造业的要素成本优势在全球的竞争力越来越少,我们需要从技术和质量方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当前,质量管理已经不仅是企业物质形态的管理与提升,更多的是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全系统、全方面的提升。质量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保证,以工匠精神不断深入打造全行业的品质与创新发展,才能带动行业更好的进步。”

  质量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不仅反映一个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反映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发言中强调了质量作为企业发展根本的重要性。他表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引起关注。“中国经济要再创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以质量的提升‘对冲’速度的放缓,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产业用纺织品已成为全球纺织工业中竞相发展的重点,其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和横跨诸多领域的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应急安全、航空航天等领域。

  俞建勇认为,产业用纺织品与国民经济众多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严把质量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以科技创新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更需要从原料、设备、技术上予以保障,通过产品标准予以约束;但要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体系。

  他建议,抓好质量,首先要落实到企业。企业关键要建立一支重视质量的高技术团队;重视质量管理风险,抓住质量短板,推动质量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产品创新,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政府与协会对于质量管理的要求与推动,也将带动行业质量的升级。

4家企业被授予“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质量标杆企业”。

  会议同期还对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质量工作先进企业进行了表彰。在企业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山东立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永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4家企业陆续通过了中纺联组织的行业质量奖专家组评定。中产协授予以上4家企业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质量标杆企业”,同时授予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质量推动贡献奖”。

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获“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质量推动贡献奖”。

  此外,为了深入落实国家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在烟尘滤料行业内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中产协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分会组织东北大学过滤检测中心、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烟尘滤料产业链骨干单位做出品质承诺。

6家烟尘滤料产业链骨干单位做出品质承诺。

  布局“十三五”

  产业用纺织品关注六大方向

  回顾“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行业的盈利能力基本稳定且有所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创新的贡献,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下降。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根据规模以上企业数据统计,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0%,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252.8亿元和133.5亿元,分别增长6.83%和8.59%;行业利润率为5.95%;行业出口185.6亿美元,同比降低3.42%;进口46.2亿元,同比降低4.55%;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93.7亿元。

  郑俊林分析,“行业利润总额增速继续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并且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降低,这表明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在改善。从分行业看,非织造布的盈利情况有所降低,但纺织带和帘子布、篷帆布的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他还就即将发布的产业用纺织品“十三五”指导意见进行解读,随着二胎政策全面实施、老龄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内需市场和消费升级是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核心动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装备、技术、工艺的升级换代,以及智能化、差别化、个性化制造模式的引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业用纺织品的性能水平和对传统产品的替代比例将不断提升,并拓展出更多新的应用空间和市场份额。

  “十三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主要任务将聚焦于加强创新驱动、完善创新机制;加强产需衔接、构建新型产业供应链;培育知名品牌、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

  “未来,行业的重点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向,包括战略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环境保护产业用纺织品、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用纺织品、应急和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纺织品、军民融合相关产业用纺织品。” 郑俊林说。

  为进一步帮助企业了解质量标准的要求,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实施,姚浦深入介绍了新版ISO9001(2015)和质量奖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她从标准制定细则、企业实施改进流程、传统管理模式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关系等内容入手,为与会代表解析了设立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卓越绩效模式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优势。

  她介绍,卓越绩效模式是现代TQM的框架和测量仪,为了解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以及指导组织的策划工作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评价工具。该模式诊断式的评价能够发现组织最强和最需要的改进。

  力行“三品”战略

  实现“质”的飞跃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企业必须绷紧质量管理的这根弦,总结质量管理经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

  当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发展,未来,企业在品质发展、公平竞争的良性发展将影响产业用纺织品在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拓展和口碑。依靠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推动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会议上,郝新敏就“高品质防护服装研究与标准体系建立”主题发表演讲,并就军民融合产业纺织品发展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青介绍了企业专注防护服领域推广与应用的发展之道;山东省永信非纺织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伦全重点分享了品牌在精细管理与诚信经营方面的做法和成果;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李伟平则就“践行三品战略 实现绿色品牌效益发展”畅谈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李敏从保持企业卓越发展发表了见解。

  专家与优秀企业代表结合真实案例分享了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发展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演讲内容贴近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三品”战略出发,落脚于企业实践中的点滴事例,受到现场代表们的认同,会场学习交流气氛浓郁。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