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9-02


  本刊记者-黄玮琪

  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将于10月21~25日在全新的展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近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梁鹏程、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等展会主办方领导就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的详细情况召开了媒体见面会。

  见面会上, 王树田表示,今年经济处于下行状态,纺织行业仍趋稳向好,展会一直保持上升状态。展会特色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而现阶段纺织产业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时期, 自动化水平、单位生产力、生产效率提高等因素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而目前产品还有另一个重要推广要素——节能。在转型升级阶段,纺织产业受环境制约影响较大,特别是印染行业,以及化纤、织造等环节,都对装备有了一定的要求,本次展会将会更多围绕市场需求提供设备。他还谈到,过去国内产业都是要素驱动模式,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在技术上缺乏关注,而目前整个行业面临着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本次展会从招展开始就格外关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因素。

  精心打造为行业创新机

  本次展会选择于10月21~25日在全新的展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在时间和地点上都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在现今市场环境下,展会需要给予下游企业更完善的服务,梁鹏程表示, 本次展会相较于往年在展览面积和参展商数量上都有所提高,展会对如何规划展馆布局,如何解决各种展出的能源需求问题,如何导引观众有效观展等问题都非常重视,旨在提升买家的良好体验度,吸引更多买家观众。主办方从展会选址、时间、展馆布局到通道设计,再到现场导引等均进行了细致规划,在馆与馆之间增设入口,提高展馆开放性;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实现观众展馆快速导航。

  展会将启用会展中心的6个馆,分别是H1~ H3三个单层馆; H4.1~ H6.1三个双层馆的一层展馆。以往都按国家划分展会区域,但本次展会区域按产品工艺划分, H1、H2馆为纺织机械、化纤机械与非织造机械展区; H3馆为织造机械展区; H4. 1为针织机械展区;H5.1为纺织仪器、服装机械与印花机械等展区; H6.1为印染机械展区。分区较之以往更加明确、细致。

  随着新兴纺织产业地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引导下东欧等相关国家纺织产业的发展,本届展会对国际观众的吸引力依旧强大,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等周边国家都对本次展会寄予期待。据悉,在展会专业观众组织方面,该展会已在行业众多同类展会中显现出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历届联合展会,海外观众的比重很高,约占观众总量的20%~25%。这不仅为中国的纺织工业,也为全球纺织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同台竞技”推动创新发展

  王树田表示,本次展会区别以往,实行按工艺划分展览区域,真正做到了“同台竞技”,包括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甚至是最基本的展台布置,这对于参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而对于展会上的产品,主办方表示在展会开幕前,获准参加本届展览会的海内外全体展商均与主办方签署《知识产权保护承诺书》,积极配合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处理程序。展会将会专门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现场监督并处理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王树田表示,展会严格遵循知识产权审查保护,这对于参展商全面素质的提高和规则认识,乃至展会与行业的提升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协会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战略合作紧贴“智能制造”主题,在化纤领域的展品上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如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自动落丝、输送系统,除了从落丝到加弹环节未连接外,实现了化纤生产各工序的自动连接和与智能物流系统的融合。近年来,行业有不少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落成,如江苏大生的数字化生产车间以及山东华兴集团的智能纺纱生产线, 展会将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展品在创新技术、环保、节能等方面将会突出展现。

  顾平表示,近两年在纺织大环境的影响下,技术进步提升一步步走来,在专件器材、连续化、存量设备改造等亮点细节上,中国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本次展品看点颇多,届时观众将会看到“数码+平网+圆网”的印花设备;织机不仅在可靠性和速度上都有所提高,在适用性上也将有拔高体现;另外,对于环保问题,一些小浴比染色、无水染色装备技术也会和观众见面。而在场馆区域划分上,技术工艺分区细化,力求让展商观众实现更好的需求对接。

  “十三五”开局之年,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展会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大家都渴望从中找到答案。四届成功举办的宝贵经验,造就了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的超高品质。 展会将不断攀上新高度,继续秉承为全球纺织机械制造厂商和纺织行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强强联手,为全球纺织机械制造企业与纺织业界专业人士打造一个相互交流、共同进取的平台。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