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如何把万众瞩目的民族元素用到极致?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5-20


本刊记者—赖松

  民族元素,或者说东方元素、中国元素在近年来的服装设计中被广泛使用。根据每个创作者对民族文化元素的理解程度,其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态也可谓千差万别。正因为如此,每一场发布会上的民族元素都很容易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在今年的新银基·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期间,也有不少院校毕业生的创作钟情于民族元素,但在19 日的发布中,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作品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大毕业生对民族传统元素的运用方式丰富多样,而他们的这种经过合理取舍做“极致减法”的设计理念恰恰是最难做到的。在这些件件精细的作品中,有厚重的毛呢面料,也有轻薄飘逸的绡纱面料,有淳朴的棉麻面料,也有高贵的丝绸面料,体现出设计者们对不同材质的把握。

  虽然数量不多,但学生们所设计的作品风格却各不相同,每套作品都体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艺术解读。如以莲纹元素为灵感,以水墨画的形式把莲的形态展现在服装中,并在平面的基础上加以立体的肌理处理;或用墨染的兰花元素来比喻淡然的生活态度,以简单的黑与白来表现对生命与自然精神的感悟;再如

  以中国文字(福字、双喜字)为灵感的设计,通过对文字的创新变形以及拼贴于服装上的处理方法,形成一种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此外,在对民族传统工艺创新使用上,学生们用了一些现代的解构手法:如抽取没有烦恼、没有压力,只有单纯和快乐的童年印象,将其转化成抽象的几何图形,以苗族堆绣元素和丰富、对撞的色彩相结合,做成装饰性的色块,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

  还有一些学生则从色彩的角度入手,如以朝霞为设计元素的作品,其作者对朝霞的丰富而变幻莫测入迷,于是尝试用扎绒的方式来演绎这一抹朝霞;或用纯手工的方式将色彩丰富明快的名画(梵高的星空)以扎绒的工艺进行表现,原画的油彩质感与扎绒略带粗糙的肌理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民族元素的合理运用实际上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融合这一大的美学命题。事实上,除了中央民族大学外,从各个院校的发布主题也可以看到,本届时装周期间有很多院校都在尝试对这一命题进行解析。相对而言,笔者认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的这次时装发布达到了较高的和谐与统一,设计作品的时尚化、系列化和对流行趋势的把握都相对完整,这种融合让古典与现代得到了交融与升华,并兼顾了时装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