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德州恒丰走出一条特色扶贫之路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7-13


  本刊记者-郭春花 赵国玲

  开栏语: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纺织工业是“母亲行业”,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产业发展更直接惠及“三农”,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当前,行业积蓄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履行责任、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的企业,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贡献。还锻造了一支能吃苦能打胜仗的行业和学校技术能手队伍,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后的技能提升问题。 

  为此,《纺织服装周刊》特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专栏,围绕“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聚焦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讲述小康故事、纺织故事。 

  村企联建、以企带村、以村促企 

  德州恒丰走出一条特色扶贫之路 

  在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后,德州恒丰集团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踊跃投身精准扶贫活动,将发展纺织产业、促进精准扶贫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突破口,通过“村企联建、以企带村、以村促企”的扶贫模式,实现了贫困户就近安置、就地脱贫。通过把扶贫工厂建到贫困村家门口的形式,帮助村民就地就业,就地脱贫。

  6月8-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先后来到吴忠、银川等地,深入农村、社区、防洪工程、农业产业园区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进行调研。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刘治海和海小荣的家,习近平了解到,夫妻二人均在附近纺织厂打工,家里的耕地流转了,还养了3头肉牛,2017年全家脱贫,生活越来越好。

  刘治海和海小荣所在的纺织厂,就是山东德州恒丰集团响应吴忠市政府的产业扶贫号召,在弘德村旁投资的产业脱贫项目——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刘治海和海小荣是公司的第一批员工,刘治海干细纱落纱工,海小荣当起了细纱挡车工,他们爱岗敬业,勤勉上进,很喜爱自己的工作。

  在吴忠市,与刘治海和海小荣一样通过在恒丰产业扶贫项目就业而脱贫的人还有很多,而恒丰的产业扶贫项目也不止这一个。

  01 

  村企联建 

  “厨娘”变“织娘” 

  “庄稼汉”成“纺织能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而恒丰集团的扶贫故事却要追溯到七年前。

  恒丰集团理事长孙传芳告诉记者,自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市场就一直备受企业关注,而宁夏作为西部省份,地理位置优越,各种资源丰富,但是相较周边省份和城市工业发展较为滞后,这也给外地企业创造了优良的投资条件。恒丰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13年经过考察后决定在宁夏投资建厂,并于当年12月投入生产,项目建设仅用120天,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出“恒丰速度、利通精神、吴忠奇迹”。

  宁夏恒丰纺织公司建成后,填补了当地棉纺产业的空白,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为当地工业结构的完善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全部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当地就业3500人,其中为失地农民及贫困移民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

  特别是在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后,德州恒丰集团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踊跃投身精准扶贫活动,将发展纺织产业、促进精准扶贫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突破口,通过把扶贫工厂建到贫困村家门口的形式,帮助村民就地就业,就地脱贫。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同利村为生态移民安置村,主要搬迁安置同心县四个乡镇1085户4779人,当时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为帮助村民尽快脱贫,2016年,宁夏恒丰集团积极响应吴忠市精准扶贫的要求,采用政府投资建厂、企业投资设备联合建企合作模式,在利通区扁担沟镇同利村成立了宁夏恒丰同利巾被有限公司,通过“村企联建、以企带村、以村促企”的扶贫模式,就近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实现贫困户就近安置、就地脱贫。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3.5万纱锭、98台喷气织机的规模,可达到年产3500吨棉纱、300万米坯布的生产规模,同时,可安置闲置劳动力400人,使400个家庭脱贫,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的。

  随着企业的投产运营,目前,宁夏恒丰同利巾被已经招工180人,解决同利村建档立卡户65户,村民人均收入提高到2500元以上,独立性、幸福感、家庭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同利村群众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让生态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厨娘”向“织娘”,“庄稼汉”向“纺织能手”的转变,促进贫困群众“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同时也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对提升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恒丰集团在宁夏投资的第二个产业扶贫工业园,项目2017年9月开始奠基,2018年8月投产,一期项目10万纱锭已全部达产,年产各类纱线共计7000余吨,产值1.7亿元,已安置当地劳动力56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72人,平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有力地解决了红寺堡区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愿望。二期10万纱锭赛紧纺的建设将于2020年下半年开启,三期项目规划为1000台织机,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再增加就业岗位1600个。

  近年来,恒丰集团始终不忘初心,以发展纺织产业、促进精准扶贫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先后还在宁夏石嘴山市、四川宜宾屏山、云南保山、新疆克拉玛依、广西陆川等地建立工厂,解决当地人口就业。

  02 

  以企带村,实现真正脱贫 

  扶贫要扶智,也要扶技,恒丰集团深刻认识到,要通过技能培训等方式引导贫困户逐步建立自身的致富能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针对宁夏地区纺织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匮乏的情况,恒丰集团制定了针对性的工人技师通道、内训师通道、管理人才通道、商学班复合型培养、技术人才通道、学历教育六大人才培养通道,快速培养当地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建厂初期,先后安排三批宁夏当地员工到山东德州恒丰集团本部各公司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让这些没有纺织基础和管理经验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拥有一技之长的纺织能手。如今这些外出学习人员已经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和基层管理骨干,成为公司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的中坚力量。

  此外,公司每年派两批大中专后备人才到兄弟单位挂职学习,有针对性地定向培养,为当地后备人才快速走向中层管理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宁夏恒丰中层管理人员队伍中已有超过60%是当地后备人才。为了让后备人才和当地管理人员能够在管理方面快速提升,掌握更为专业、系统的管理知识,2017年,恒丰集团与和君咨询公司合作,成立恒丰商学院,系统性的教授专业管理知识和商学理念,目前宁夏恒丰已有三届商学班学员、两届精英班学员、三届总裁班学员顺利毕业。

  同利巾被公司的周兰说,厂里有不少女工只有小学文化,有的还不识字,理解和接受能力可想而知,但公司领导没有嫌弃任何人,而是开展了各层次的培训和教育。让政府领导和恒丰领导欣慰的是工人们很好学,能吃苦,渐渐地稳定下来了。到目前,1#车间56台织机已经全部投入生产,生产的坯布品种有100多个,品种支数从40支到精棉100支,纬密从76到200,花型有平纺、缎纹、魔方格、缎条等,产品入库一等品达到99.8%,满足市场客户的要求,2#和3#车间纺纱也正式从纯棉40支开始投产,逐渐稳步发展。

  现在,同利村和周兰一样的年轻人都纷纷报名在巾被公司上班,整个村子呈现出了一派鲜活的生命力。她作为工人代表在全纺产业精准扶贫推进会上交流心得时由衷表示:“对社会来说,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给脱贫群众,让人们靠自己的劳动脱贫,这是企业最大的慈善,这种慈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让我们每个人有了生活的希望,有了一种高品质生活的喜悦,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们美好生活的真正含义吧。”

  由于宁夏恒丰属于劳动密集型,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但宁夏当地人口基数较少,劳动力不充足,这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用工荒。为此,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人员招聘办法,主动到周边县市以及甘肃、四川、陕西等地进行招工,在吴忠市就业局的帮助下,在各乡镇、县区、移明村设立招工点。同时公司出台各类招工奖励措施,实行“以工招工”,鼓励员工自主招工,按照招工人数和留用时间进行奖励。目前,宁夏恒丰从管理层、技术人员到员工队伍,人员相对稳定,能够满足目前的生产经营需求和今后发展的人员储备。

  03 

  以村促企,企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互促共赢 

  恒丰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实现企业自身的进步,又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二者如何兼顾呢?

  孙传芳告诉记者,恒丰集团立足自身技术、管理、人才等各方面优势,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互促共赢”的新路子,既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又实现企业自身快速发展。

  据了解,在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初期恒丰集团就高度重视,成立了扶贫项目建设小组,认真分析项目的可实施性,根据当地需要和集团区域性发展需要,利用集团的管理、技术、人才、商誉等优势,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在保证投入和项目建设精准度的同时,恒丰坚持将项目建在当地最需要产业发展的地区,让资金流向最需要的最贫困的弱势群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扶贫的方式和效果更精准。

  与此同时,面对新建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效益回报慢的情况,宁夏恒丰主动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借鉴陵县恒丰精益管理模式,并结合当地特点,开展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同时依托宁夏恒丰纺织与吴忠恒和织造开发客户,打通销路,保证扶贫项目既惠及当地同时企业也获益的“双赢”局面。

  孙传芳介绍,宁夏恒丰一直秉持着"脱真贫"、"真脱贫"的脱贫工作核心,投入最真挚的情感,建设最合适的项目,提供最优质稳固的就业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贫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真正给当地百姓带来实惠,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

  为了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恒丰集团在宁夏区域相继成立了宁夏恒丰纺织、吴忠德悦纺织、石嘴山恒达纺织等9家理事单位,产业布局遍及三市四区,形成了具有恒丰特色的全产业链体系。宁夏恒丰建厂至今已经七年,恒丰集团在宁夏地区的深耕细作也结出了累累硕果,生产和营销体系不断得到扩大和完善。从单一的纺纱项目到如今形成的全产业链,自身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恒丰集团在宁夏区域的企业已经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地经济调整的重要拉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增添了活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省份,发展潜力巨大,宁夏恒丰抓紧时机,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和面料,销往中亚、西亚等国家,形成了具有宁夏恒丰特色的产品特点,掌握了特殊市场话语权。

  2019年,经济形势下滑,纺织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又给低迷的市场行情雪上加霜,面对困境,集团及事业部领导未雨绸缪,与前海升华建立合作,保证了原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有效降低了成本。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面对未来,孙传芳说,宁夏恒丰将以集团战略发展规划为方针,以做强企业为主导方向,在集团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创新创造、共赢发展的工作主题下,砥砺奋进,进一步推进产业链整合,发挥宁夏恒丰区域企业整体优势,争做宁夏区域纺织行业领头羊。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