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虎门:双料名镇的能量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2-03


  对话

虎门镇经信局局长谭志强

勇立转型潮头

  TAweekly:您如何评价“十二五”期间虎门服装服饰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谭志强:近几年,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路”重大经济战略的布局,国家纺织产业战略格局的调整,以及虎门服装服饰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在虎门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大力兴办服装和面料市场、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虎门不仅造就了蓬勃浩大的服装产业,还实现了上下游供应链、价值链的完整对接,市场也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轨道。

  TAweekly:中国作为世界知名的服装制造大国,虎门镇凭借哪些优势从众多产业集群中脱颖而出?

  谭志强:论城市的知名度,虎门无法与大城市相提并论,但虎门的最大优势在于服装企业多、竞争激烈,而激烈的竞争在客观上迫使企业不断推陈出新。虎门是珠三角的中心点,珠三角交通的交汇点都在这里,这也是很多外资企业首先选择虎门的原因。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也是压力的来源。虎门离广州、深圳那么近,若想要从大城市中突围而出,我们就要花更多的心思和心血。此外,虎门集中发力服装产业较早,有先发优势,是羊群效应将众多极具实力的企业吸引到了虎门。

  TAweekly:虎门服装服饰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呈现出了哪些特点?他们的哪些智慧令您印象深刻?

  谭志强: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完全从市场经济环境成长起来的虎门企业家已经不再一味地追求量的扩张,而是开始研究分析在市场细分趋势下,如何与目标消费者更好地沟通,建立更顺畅的营销路径,做到个性突出,错位经营。

  虎门服装企业家多从经销商转行,他们熟悉商业规则,对消费者需求高度敏感,服装设计个性特色鲜明,并顺应市场潮流,抓住了女装、休闲装、童装等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品类主线。因此,在内销市场的残酷竞争中,虎门服装品牌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后发优势。

  TAweekly:在您看来,服装产业之于虎门的意义是什么?

  谭志强:如果没有服装产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外界对于虎门的认知或许还停留在“虎门销烟”上。我们通过服装产业打开了让世界认识虎门的窗口,我们借助引人注目的时尚产业宣传了自己,吸引了世人的关注。

  虎门服交会历经20年的风雨历程,已成为虎门服装服饰业展示自主品牌、引领时尚潮流和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而对于以谭志强为代表的虎门服装人而言,“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一直是他们乘风前行的动力。


  展望“十三五”

  开局之年 创新启航

  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虎门服装人开启了服装产业集群转型的新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当行业迈向“十三五”元年,虎门一边梳理困惑,一边做出抉择;一边面临大考,一边创新发展。

  如果说“十二五”是面临收获与转型的跨越阶段,那么,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虎门服装服饰业借助国家战略的契机,依托自身稳固的基础性优势,将紧抓下一个“新常态”下的发展机遇。

  然而,基于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力减弱,市场疲软,企业生存艰难;人工成本急剧增加,企业压力成本加大;电商冲击实体经济,加之电商内部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渠道战日益激烈;电商、营销等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稀缺,制约企业发展等症结的存在,虎门服装服饰业在满载成绩的同时,也将在“十三五”迎接挑战,加码升级。

  《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虎门将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突出一个产业(服装服饰),抓好两个龙头(富民、以纯),完善三个商圈(服装服饰批零商圈、面辅料商圈、服装创新商圈),打造五大板块(休闲装、女装、童装、男装、针织内衣),培育十个以上新兴名牌(省级以上),扶持百亿企业,争创千亿集群。

  另一方面,虎门还将着力打造包括服装城、布料城、商务城在内的10平方公里中心商贸区,力争实现虎门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年销售额超800亿元;着重建设“虎门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围绕服装产业打造一系列平台,为服装服饰业升级发展增强动力与活力;借力“互联网+”的东风顺势而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服装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商圈”、“互联网+海外市场”及“互联网+旅游”的跨越发展。

  具体而言,2016年,虎门将以四大举措布局“十三五”开局之年:

  一是建设虎门会展中心。从2015年12月开始建设虎门会展中心,预计从2016年开始一年一度的虎门服交会将启用专用场馆。据悉,该中心分主馆和表演厅两部分,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总造价约3000万元。展馆外立面将采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外观简洁明快,个性鲜明,与运动广场商业类建筑风格形成整体建筑格局。

  二是设立虎门服装城管委会。为巩固与提升虎门服装服饰专业市场的聚集力与辐射力,虎门拟成立“虎门服装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运用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加强市场集群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管委会设规划统筹组、综合协管组、联合执法组和信息化推进组4个工作组。主要职能包括对虎门服装市场进行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加强各市场间的交流互动,完善硬件配套,加强宣传造势;联合办公,为服装城市场区域内的商户“就近”提供证照年审、缴税等一站式公共服务;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服装城日常的经营秩序,打造安全、和谐的市场环境;推进“智慧商圈”的建设。对虎门服装城进行全景信息化管理,完善服装城商圈的网络服务,通过数据分析调整商圈功能,优化业态布局。

  三是创新发展服装电商。以“互联网+”思维为依托,实施虎门“五个100”电商品牌培育工程,即培育100个跨境电商品牌,扶持100个销售额超5000万的电商标杆企业,树立100个传统服装品牌融合电子商务的示范榜样,做强100个淘工厂企业,打造100个离岸产业园区,力争培育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商品牌,全力打造具有虎门特色的电商品牌集群。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同时,还要建立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研究机构、纺织服装产业的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器、在线及其他区域线下虎门服装分销中心等。

  四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虎门将继续推进东莞市重大项目“以纯集团总部大厦”的建设。据悉,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集生产总部、后勤服务总部、营销总部、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产品全检中心、仓储中心、物流中心、电子商务部等功能于一体。同时,发挥以纯的标杆示范作用,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在虎门建设企业总部。

  此外,虎门镇还将继续办好第21届服交会暨2016虎门时装周,推进虎门原创动漫片《神秘的海岛》的制作与上映,强化宣传,继续举办第十七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第四届中国(虎门)国际童装网上设计大赛等创意赛事等,以多维度呈现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的时尚新面貌。


  编后语

  拥抱“栋梁精神”

  所谓寒冬里的温暖,无非是最亲密的人在一起;所谓一个行业的希望,无非是一群最坚定、最有力的个体在一起,并且一直在努力。

  报道的策划案里是这样写的:让我们锁定最能代表行业“十二五”发展历程的企业,找寻他们最值得在行业内普遍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因此,记录这份努力带来的温暖与生机是策划此次系列报道的初衷。

  “强国之栋”——中国纺织工业领先典范系列报道从去年8月开始,每周以万字规模记录一家企业/集群。在预想中,是个不小的挑战,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出乎意料的是,一经启动,策划就得到了几乎所有受访企业的支持和响应,恒天、互太、鲁泰、魏桥、华孚、波司登、例外、歌力思、康平纳、天虹及常熟、柯桥等16个企业与4个产业集群一一出现在每周杂志的固定位置。高德康、陈丽芬、夏国新、张蕴蓝、毛继鸿、洪天祝、崔占明等平日里极其低调的优秀企业家一一亮相。

  为了完成这份心愿,16位记者走向一线,亲身走进每一家受访企业,做最接地气的报道;与每一位企业的灵魂人物对话,展现每一段有价值的故事和历程。

  这一次用心的记录与书写,再一次把周刊送进了年度新闻奖的荣誉殿堂,我们获得了“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集体作品一等奖;有的报道更被相关企业作为公司年度发展大事而广为传播;更有企业在了解报道初衷后,表示这将是对行业“十二五”发展最一手、最鲜活的记载。

  新的一年已经开启,“十二五”也已从进行时成为过去时,网络上对“今年将是最困难一年”的调侃也已刷屏,比起倍感压力和迷茫探路,更多的人开始以更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再大的风,也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持续地飞”,这一真理在喧嚣后终归显现。“十三五”来了,纺织服装这一既扎根传统又孕育新兴因子的产业,因实业精神与创新活力兼具而让人心怀期待,因敢于直面挑战与压力让人充满信心。而那些堪当栋梁的个体,未来的话语权也终究会属于他们。

  下一个五年,更让人期待。(李晓慧)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