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崛起之路|汉服与AI的奇妙邂逅: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
文章来源: 2025-01-23


  谢立仁/文
  在小寒节气的前一天,我收到了一份来自厦门的特别邀请。窝赚AI的老总张熠代表晓鹿水汉服公司,向我发出了年会的邀约。
  回忆起三年前,在骏利德纺织科技公司的办公室,总经理陈作忠为我介绍了两个人。其中之一便是张熠,这位正值而立之年的闽南人,有着东北人般高大的身材。彼时,他满怀激情地向我阐述着将AI引入纺织服装领域的想法。那时候,AI刚刚起步,他口中那些高深的理论,对我来说犹如雾里看花,我不禁心生疑虑:这真的能行得通吗?与张熠一同的,还有余孙靖,这位从福建永安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毕业于福州大学。曾在政府业务企业任高管,而后毅然辞职创业。
  次年,我在鹭岛再次见到他们。这次,他们兴奋地带着我参观公司。我惊讶地发现,从初创时的两人,如今已发展到好几张办公桌的规模。到了2024年冬天,我再到厦门,张熠正忙于搬家,原来的场地已无法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不仅如此,在全国纺织传媒大会上,他还就《服装与AI》发表讲座,引得与会代表们好奇与期待的目光。然而,对于AI这一新生事物在服装行业的前景,我依旧心存担忧。
  而与此同时,晓鹿水汉服公司的年轻人正以敢想敢做的姿态,创造着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主办的中国汉服文化节取得了巨大成功,博大精深的汉服文化在活动中大放异彩,给年轻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晓鹿水的两位创始人,均是双料“985”毕业生。女孩从对汉服的喜爱,到收藏百套各式汉服,再到在互联网上分享,吸引了众多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进而潜心研究设计汉服。当汉服与AI相遇,一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浪潮就此掀起。
  窝赚团队精心打造的为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工业服务的AI平台,让我有幸见证了AI技术如何一步步推动服装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他们推出的新汉服品牌“鹿灵幻”,承载着年轻人让传统成为时尚、让世界穿上汉服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宵达旦工作、全月无休投入,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创新从地域文化起步,闽南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为汉服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除了农耕文化、海商文化,闽南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成为设计的宝藏。比如,李雅婷,这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生,从泉州玄妙宫的雀替中获取灵感,借助先进的AI设计技术,创作出精美绝伦的新中式汉服。AI还将穿越风浪、连接东西古老文化的船舶元素融入面料,打造出别具特色的服饰。同时,闽南特色的“山墙”与“山花”,经过AI的巧妙重构,以独特的花纹呈现在衣服上,既保留传统神韵,又兼具现代时尚感。而闽南特色的花砖,在AI的作用下,被重构绘制生成别具一格的领口,让汉服充满闽南韵味。
  这一切的创新成果,让我深刻感受到,当汉服与AI邂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汉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AI纺织技术为传统纺织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两者的结合,不仅让古老的汉服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更多人通过AI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晓鹿水汉服公司和窝赚AI的年轻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负遇见、不负芳华的青春誓言,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道路上,踏出了一条充满希望与无限可能的康庄大道,让我们对未来的服装行业发展充满了期待 。相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汉服文化必将借助AI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地,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又让我想起晓鹿水的那句有力量的口号“觉醒你的东方美”!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