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践行新定位,培育新动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迎战后疫情时代(下)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2-24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供稿

  编者按

  近年来,受新技术、新产业、新消费和新城市等多方面挑战,特别是去年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专业市场当下及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地专业市场面临种种困难,亟需积极适应新要求,完善新定位、拓展新功能,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智慧和作用。

  为进一步促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优化升级创新发展,中纺联流通分会联合《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开辟“创新发展市场行”专栏,旨在总结提炼各地集群市场的探索实践、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推动专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为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和建设纺织强国贡献力量。

  创新发展市场行之二:

  践行新定位,培育新动能,

  创新发展,不负韶华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迎战后疫情时代(下)

  专业市场+新平台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构建“专业市场+新平台”生态体系。各地专业市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发展平台经济为旗帜,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互联网融合为支撑,以市场壮大、商户培育、功能升级、产业协作、渠道拓展为重点方向,加快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主体平台化、场景智慧化、模式融合化和业务数据化进程,构建现代企业运营体系和商品流通体系;要加快从单一交易平台向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转变,从单纯物业管理者向综合服务提供者转变;要加快专业市场基础设施信息化,推动智慧商城建设;要加快电子商务功能专区、创意设计功能专区、品牌孵化功能专区、展贸发布功能专区的建设,推动专业市场功能和作用的优化升级;要加快集协会商会、质量检测、指数发布、展示展贸、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推动龙头市场探索发展连锁市场、开展市场并购、参与商圈改造、建设服装产业园等,推动管理输出、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延伸。要支持面辅料商户与服装家纺企业开展上下游协作,促进面辅料定制化生产和一体化服务,鼓励服装家纺专业市场跨界融合。

  广州富力•环贸港以“数据智能”为核心技术优势,开发应用环贸快版、环贸映像、富运通、富贸通、RFSHOWROOM 六大线上应用程序,搭建了亿订电商、亿订滴滴买手、网红直播等专业化平台,在设计打版、柔性生产、大货生产、产品包装、摄录视频、商品上架、云仓物流、进出口贸易等环节,为品牌商户和集群企业提供线上一站式产业服务工具。针对各个业务线,富力环贸港收集和整合流量数据、订单数据、商品数据、消费者数据、物流数据等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中台,开发运营分析报表、数据可视化直播系统等大数据应用,实现数据化运营和数据智能,“专业市场+新平台”取得初步成果。

  专业市场+新零售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要加大线上渠道渗透,深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构建“专业市场+新零售”生态体系。专业市场要群策群力、多方筹划、因场施策、各显其能,以线上线下融合、批发零售融合为核心理念和升级方向,推动市场商户零售化转型;要积极引导市场商户发展社群营销、短视频营销等新营销模式,支持商户发展老板娘直播和店员直播模式,邀请专业网红进行专场销售,积极推动网红品牌孵化;要重点支持优质商户企业抱团搭建网红直播服务平台,开展网红销售培训,引入第三方机构为商户提供线上线下数据打通、网红直播数据监测等服务,在商品价格、退换货等方面完善运营管理机制;要引导商户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和品牌运营能力,积极纳入网红品牌加工厂和网红机构供应链体系,不断拓宽和延伸专业市场渠道辐射范围;要引导有条件的专业市场集聚优质商户资源和品牌资源,积极开展标准化、智慧化的零售终端门店建设,建立大数据基础的精准营销体系和时尚快反体系。

  近年来,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分别在湖南、湖北、河北、四川等地开设“BM原创集合馆”,旨在整合国内外优秀原创服饰品牌资源,发挥专业市场一手货源的价格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涵盖服装、鞋帽、箱包、饰品等丰富品类,高性价比又独具风格的时尚产品,打造集原创设计、潮流风尚、前沿艺术、社区理念、城市生活方式等于一体的多元时尚空间。2019年,白马市场进一步提出“线下市场+社交渠道+直播电商”三位一体、一站式的商业模式,联合广东奇化、二更视频等机构共同组建“星典(华南)直播与内容电商基地”发展电商直播业务,联合淘宝直播平台举办了原创广州服饰直播节,得到了商户的大力支持,“专业市场+新零售”得到积极响应。

  专业市场+新外贸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要重点加强海外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拓展,提升国际渠道布局和辐射能力,构建“专业市场+新外贸”生态体系。要积极响应国家商务部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号召,鼓励有条件的市场申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围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相适应的报关、报检、结汇和退税管理新机制,优化专业市场涉外服务环境。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市场走出去,开设海外分市场,建设海外仓;要推动经营商户抱团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实现跨境销售网络全覆盖;要重点鼓励商户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高产品外贸出口便利化程度;要积极寻求政府部门支持,组织商户企业参观参展广交会以及各类国际化展会,进一步提升参展参会的规模、增加贸易交流的频次、扩大对外拓展的版图,探索专业市场国际化的新通道。

  近年来,浙江义乌小商品城,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常熟服装城,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等市场相继成为国家商务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有力推动了专业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市场贸易出口额取得显著增长。辽宁海城西柳市场以市场采购贸易政策试点为核心牵引,不断扩大外贸版图,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西柳市场积极参与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和中国-中东欧“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举办中国西柳市场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第二届中国西柳国际棉服采购节;重点拓展俄罗斯市场和东南亚市场,成功搭建莫斯科、圣彼得堡等82家销售网点,与俄罗斯赤塔贝锁娜公司签定建设西柳服装海外仓的长期供货协议,俄罗斯赤塔和印度孟买海外仓投入运营,西柳市场柬埔寨展示中心投入使用,目前俄罗斯145家海外营销网络运营势态良好;海城西柳市场集群还组织企业出访匈牙利、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泰国、柬埔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大力拓展中东欧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市场,“专业市场+新外贸”生态体系取得突破。

  专业市场+新生活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要进一步深化城市服务意识,在发展定位、经营业态、营销方式、经济贡献等方面充分考量对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的积极作用,构建“专业市场+新生活”生态体系。要推动专业市场特别是中心城市核心城区专业市场美化经营环境,促进时尚商品集聚,引进设计师品牌店、小众个性店、终端体验店、优品集合馆、生活集合馆等体验业态与专业市场传统业态融合;要注重营造时尚氛围,引入时尚餐饮、咖啡、书店及艺术馆、时尚剧场、创意工作室等时尚文旅业态,丰富市场商圈的时尚配套,打造城市时尚休闲消费圈。要积极筹划和举办有影响力的行业会议和时尚创意活动,扩大商圈的时尚影响力和城市凝聚力。

  为适应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天雅女装大厦更名为五方天雅互联网+女装体验中心,提出“零售+电子商务”新运营理念。为此,北京天雅市场对场内硬件设备设施进行了全方位改造,从公共区域独具匠心的装潢,直至店铺内部的多元化设计理念,处处注重诠释对品质与时尚的理解,以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展示以及不同风格的集合店、生活馆,开创了全新的零售模式。线上方面,北京天雅市场实现WIFI全覆盖,建立微商城吸引线上、线下客流;通过微信端的楼层导航、投诉建议、品牌搜索、诚信等级公示等板块,加强购物体验,并推动商户自发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成功实现就地转型升级,“专业市场+新生活”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新生活逐渐成为专业市场不可或缺的服务功能。

  综合而言,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要通过“专业市场+新集群”体系的建立,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增强专业市场优质商品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提升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集群流通效率;要通过“专业市场+新商户”体系的进化,增强商户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夯实专业市场创新发展的根基;要通过“专业市场+新设计”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加快优质资源的集聚和时尚资源的整合,提升专业市场研发设计能力和自主原创水平,进一步完善专业市场商品品质内涵和发展基因;要通过“专业市场+新平台”体系的打造,进一步贯彻应用平台经济理念、思维和模式,带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融合创新,提升产业供应链效率;要通过“专业市场+新零售”体系的构建,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和批发零售融合进程,实现专业市场全渠道、全链路、全流程、全方位的触达,进一步发挥专业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要通过“专业市场+新外贸”体系的强化,全面拓宽专业市场商品渠道辐射范围,进一步促进市场商户现代化建设和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提升专业市场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要通过“专业市场+新生活”体系的协同,加快商产城融合,不断深化专业市场增值服务,激发中心城市活力,提升专业市场时尚化发展水平和城市生态圈的专业化水平。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的谋篇之年。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冠肺炎疫情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专业市场必须将自身融入到一个更大的经济体系和生态圈层中去,统筹构建专业市场与产业、城市、消费、商业的关系,在共生共赢中谋划新的篇章,这是专业市场破解自身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的需要,是适应后疫情时代新形势新挑战的需要,是引领商品交易市场改革创新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担当更大社会责任、实现基业长青、在历史潮流中持续前行的需要!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