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聊聊面料开发那些事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12-11


  覃晓/文

  5月7~9日,“2015年第一期纺织产品开发经理人训练营”在上海松江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举行。此活动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办,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给予了大力支持,参营学员40余人,分别是来自近30家纺织企业和2所专业院校的董事长、总经理、研发总监、市场总监、面料设计师及院校专家等。

  纺织产品开发经理人训练营是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举办的长期性纺织专业培训活动,以高端小班授课为主要形式,旨在提升纺织产品开发人员的综合创意设计能力。本期训练营特邀美特斯邦威前董事、研发副总裁徐卫东、某著名男装品牌商品企划总监刘勇担任主讲嘉宾,主要从研究终端品牌需求入手,探索品牌与面料设计的共性,对终端品牌进行抽丝剥茧,分析面料开发的本质、品牌的潮流趋势、流行色及面料风格需求等。

  徐卫东:直面中国式面料开发之痛

  作为美邦设计力量的第一代创始人之一,徐卫东在设计管理、品牌营销、商品企划、供应链管理、消费市场趋势等领域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极深的造诣。此次讲座“服装设计师与你面对面——聊聊面料开发那些事”,主要围绕“国际面料开发的那些传奇”、“面料开发本质”、“面料开发的盈利模型”、“面料开发成功率倍增法则”、“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面料开发团队”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面料”等方面展开。

  谈及现阶段中国面料开发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窘境,徐卫东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式面料开发的基因,抄仿、来样制造、投入大、产出少、回报低、技术人才为主、面料设计师与服装设计师倒挂等为中国式面料开发之痛。由此他结合了“ZARA”、优衣库等品牌案例,从客户定位、客户优选、优势产品等各个方面阐述了面料开发成功率倍增的方法及技巧、面料开发的盈利模式。

  徐卫东认为中国的面料开发与国外的主要差距主要在于产品的创意设计与服务增值等方面,提出了目前企业针对产品开发存在的误区。此外,徐卫东认为要打造一个全球视野的面料开发团队,要满足三个条件:能创造消费者的需求,为品牌获得可持续的高效盈利能力;能创造独有的品牌美学和价值观,并能提供独特的本国历史人文DNA的全球化产品和品牌体验;能沉淀自己的产品的独特价值,保持风格的连贯并树立顾客的信任,徐卫东还分析了未来品牌和当下主流电商的发展趋势。

  最后的Workshop实战环节,徐卫东围绕“新开发面料的有效营销方式及企业如何产品定位聚焦优势品类”两个问题进行了实战演习,每组在展示讨论的最终成果时,现场唇枪舌战、氛围激烈,无论是老师的最终解题还是课程的互动分享,学员们一方面获得了颇丰的收获,一方面拓展了思维方向。

  刘勇:详解服装品牌企划要领

  某著名男装品牌商品企划总监、2014年度最佳男装设计师、2014 APEC会议官方认定领导人服设计师之一、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有着众多耀眼光环的刘勇从事服装及设计工作已近25年,在商品企划上有近14年的实战工作经历,可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他带来“面料设计师如何精准把握服装品牌的企划要领”分享,主要围绕“服装商品企划的流程及要点、流行趋势的分析与面料设计运用、面料设计与服装设计、面料规划与服装终端VMD的需求”等四块内容展开。

  讲座中,刘勇分享了服装商品企划的要领、四大模块、工作内容等,让面料企业对服装商品企划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了商品企划中针对流行趋势的审视与把握,可按廓型、面料、色彩、细节特征、风格形象及服饰配件等5大流行要素,并对要素分项剖析。

  为了让学员深入掌握面料设计与企划中服装流行趋势形成有效结合,刘勇分别以男装和女装为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流行预测基本轴实现面料设计与服装流行趋势有机的结合,如何分析品牌IP、PP、VP系列,并从中提取关键要素开发出符合品牌风格面料的技巧。此外,在色彩搭配的方法上,他给予了5大参考原理以便参训学员较快的掌握服装色彩搭配方法。

  最后的Workshop实战环节中,刘勇结合讲解的内容,让五组学员根据他给出的五种品牌风格进行面料企划设计。每组学员根据所学,从风格分析,主色和点缀色,以及IP、 PP、VP系列方面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面料企划,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纺织产品开发经理人训练营是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举办的培养纺织人才的专业活动,旨在通过体验式授课全面提升我国纺织面料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管理、产品设计策划、新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打造一匹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创意性产品理念,卓越市场拓展水平的纺织面料设计高端人才。

  为期三天的培训,学员们深感意犹未尽、收获颇丰,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轻松愉悦的教学互动中,掌握了面料开发技巧和要领,希望以后能多借助此平台的分享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增强开发的互动性。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