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家纺,沭阳纺织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12-06

专访沭阳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敬峰

  本刊记者-徐长杰

  近年来,苏北沭阳通过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令其纺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在原有包覆纱、智能针织产业布局基础上,沭阳又提出进军家纺领域。这个百亿集群怀揣着千亿量级的梦想,蓝图将如何实现?为此,《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访了沭阳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敬峰,深入了解沭阳纺织产业下一步的布局与规划。

  TAweekly:目前,沭阳纺织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石敬峰: 沭阳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工业的强力支撑。纺织产业既是沭阳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更是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县按照“园区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思路,全力推动纺织产业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式发展转型升级。

  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20多家,主要涉及包覆纱、家纺、智能针织三大板块,形成了涵盖“机械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2017年全县纺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总量位居苏北前列,预计今年可达140亿元,成为沭阳的又一百亿级产业。“全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奖、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全国纺织人才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中国智能针织产业创新奖、国家遮光提花面料开发基地、国家室内空气净化面料开发基地、江苏省包覆纱产业基地、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推动先进单位”等荣誉花落沭阳,“沭阳纺织”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品牌。

  TAweekly: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沭阳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如何体现的?

  石敬峰: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实现沭阳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增量高端是发展方向,存量提升是基础,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如在新量上,我们树牢绿色招商理念,强化组织调度,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按图索骥”,突出龙头企业、重大项目、重点人才招商,把增量增在高端产业、大体量项目、产业链发展缺失环节上,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提升。如今年以来,我们新签约亿元以上纺织类企业就有30多个,其中有投资30亿元的恒能家纺、投资10亿元的布拉芙纺织、投资5.5亿元的富思纺织科技、投资5亿元的恒为纺织、投资3亿元的华艺时装集团等一批质态优、前景好的项目。

  在存量上,我们突出生态化、智能化、效益化“三化”导向,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股改上市、规模发展、成果转化等措施,推进现有企业优化升级。如江苏红磨坊纺织品有限公司今年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智能化车间,引进高速智能经编机300余台套,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50%。同时,沭阳经开区还与国内纺织知名高校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分别成立东华大学沭阳技术转移中心、武汉纺织大学沭阳智能制造研究院,在新产品开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目前区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纺织类企业9家,省名牌产品5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个,在科技、时尚、绿色等方面优势“渐入佳境”。

  在集聚上,我们深入践行“两山”思想,坚定坚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并于2015年9月,创造性规划建设了全国首个智能针织园区——“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产业园以“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为发展定位,以“设计智能、设备智能、产品智能、物流智能、管理智能”的“五个智能”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智能化园区建设。目前,智能针织产业园一、二期24.5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配套用房全部投入使用,吸引中纺一统、西南智能纺织、达丽纺织、衣道科技等9家企业入驻,先后获得“全国针织行业示范园区”、“江苏省级科技产业园”等称号。今年10月17日浙江省湖州市举办的首届丝路论坛上,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入选“2018丝路经纬行业影响力产业园区榜”。

  TAweekly:近年来,沭阳纺织产业围绕包覆纱产业,完善了上下游产业链条,取得了良好成效。据了解,目前沭阳又向家纺领域进军,这样的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石敬峰:沭阳纺织产业三大板块中,包覆纱、智能针织两个板块已呈现“井喷”态势,家纺这个板块,更是推动沭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新引擎”。我们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以特色家纺产业为依托打造千亿级规模纺织产业,来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能级。作出这样的打算,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沭阳有产业基础。目前,沭阳纺织产业链条相对完整,拥有新东旭纺织、腾盛纺工集团、红柳纺织、陈氏伟业、陆亿纺织、欧曼纺织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企业。其中,江苏腾盛纺工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提花窗帘及无缝墙布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提花遮光窗帘生产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公司先后与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土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等,拥有国家专利900多项。其中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开发的光触媒窗帘和负氧离子墙布新产品,能对甲醛、苯、氨等室内有毒有害气体达到超过80%的净化率,且能够24小时持续循环净化,让居住空间拥有森林般清新干净的空气。同时,近两年,我们新引进的恒能家纺、布拉芙纺织、恒为纺织、如佑纺织等30多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产,沭阳家纺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裂变式”发展周期。

  另一方面,沭阳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如区位优势方面,沭阳经开区是苏北五市中唯一一家落户县级城市的国家级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发展要素优势明显,可以助推纺织企业“开疆拓土”。沭阳高墟港坐落在宿连航道高墟段北岸(宿连航道项目已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调整规划,全线将按四级标准建设三级标准预留,建成后可通行千吨级船舶),该港距连云港徐圩港区仅40公里,是一座可通江达海的内河港口,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非常适合熔体纺丝项目落户。人力资源方面,全县拥有城乡富余劳动力30余万人,在外务工急待回流熟练工28万余人;拥有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35所,年培训能力达8万人,可提供充足的“技术蓝领”。土地方面,近几年,沭阳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都在3000亩以上,土地指标相对宽裕,而且6.4万元/亩的工业用地挂牌底价,比起上海、浙江、深圳等地来说,还是便宜许多的。环保容量方面,区内4个污水处理厂先后投入运行,国家级排污通道——北偏泓,为全县工业发展积蓄了一定的环保潜力。此外,水、电、气、热等可以保证企业不间断供给。政策扶持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沭发〔2018〕1号),条条“真金白银”,可以说是“沭阳黄金37条”。如对新落户的企业,设备奖励最高10%、贷款年贴息最高300万元,还可提供厂房配套和股权投资,如是外资项目,除享受以上扶持政策外,还可按年度实际到帐外资额最高给予10‰的奖励;对已落户的企业,有技术改造、提档升级、技术创新、融资渠道、绿色发展、要素配置等专项扶持,补助最高1000万元。此外,属于重特大项目的还可以“一事一议”。可以说,沭阳发展家纺产业正处于最好的历史机遇期。

宿迁市市委书记张爱军(左三),市长王昊(左二)在沭阳县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卞建军(右一),县长彭伟(左一)的陪同下调研沭阳经开区纺织企业。

  TAweekly:当下,中美贸易摩擦对出口型纺织企业带来了一定影响,您认为企业与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来抵御危机?

  石敬峰:中美贸易摩擦对沭阳纺织产业影响相对较小,这可以从相关数据得到验证。今年1~10月份,沭阳纺织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6%,可以说是沭阳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年。

  为抵御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从企业角度来讲,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还是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而且须有全球化的视野,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契机,统筹做好国外国内两个市场。此外,还须充分吸收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各种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从政府角度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许多企业经营有压力有烦恼、有困难有诉求,诸如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和转型的火山“三山”问题,用工荒、用钱荒、用地荒,成本高、税费高、利润低的“三荒两高一低”问题以及政府服务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这些企业迫切希望得到方方面面的温暖和关心。作为政府,在服务企业时务必情感上要贴近、工作上要务实、力度上要精准,把客商当好朋友、好搭档,不管份内、份外事,都当作是自己的事,政策之内全力帮,实行“保姆式”与“月嫂式”服务相结合,保姆式服务的就是普惠,月嫂式服务的就是点对点,多为企业送“快餐”、开“小灶”、献“偏方”,以“绣花功夫”实现招招“点穴”,让企业少走“弯路”、少添烦恼、少增压力,坚定企业对市场的信心,充分激活他们的发展新动能。

沭阳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敬峰(左三)向宿迁市领导介绍沭阳纺织产业情况。

  TAweekly:您认为目前沭阳纺织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哪些瓶颈?

  石敬峰:由于受国家政策影响和自身发展原因,现在也遇到一些发展瓶颈,如环境容量、土地指标、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问题。目前,这些问题也有了初步解决方案,但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力求实现路径最短。

  TAweekly:未来,沭阳对纺织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哪些设想与规划?

  石敬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实现千亿级纺织产业梦想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目前,我们已委托武汉纺织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园区工作办公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包覆纱分会联合为沭阳做了特色家纺产业规划,目前规划文本第一次评审已经完成。产业园将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发展思路,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智能窗帘、布艺家纺、功能家纺、主题家纺等,附以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管理,推动全县纺织产业向高附加值的家纺特色时尚产业方向转型。根据规划,沭阳纺织产业2020年总产值将达300亿元左右,到2025年达到800~1000亿元规模。当然,打造千亿级产业,除了我们经开区长期坚守外,还需要业界龙头、翘楚倾情加盟和热情参与,乘风破浪,携手共赢!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