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在不知道新水桶能否装水之前,不要扔掉旧水桶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12-28


  赵林中/文

赵林中

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

  “前不久,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无条件审核通过,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进入互联网大数据领域,未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将并驾齐驱。另一方面,有句俗语说:‘在不知道新水桶能否装水之前,不要扔掉旧水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传统产业,因为这是我们的本,是我们的根。”

  近日,2016国际创新设计高峰论坛暨首届“西子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颁奖盛典在诸暨隆重召开。论坛讲述关于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新科技相融合、共发展的故事,我应邀参会并发言。说实话,我自认为对工业设计是外行,在专业人士面前发言,简直是班门弄斧,有些诚惶诚恐。但“横看成岭侧成峰”,外行人不说内行话。

  尽管从业三十余年,但真正接触工业设计的概念还是前年。在经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富润大厦建立了工业设计基地,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博乐设计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等共同组建了飞乐工业设计公司,从而使我对工业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

  对工业设计的认识

  之前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产品包装等比较浅薄的层面,在博乐设计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等的影响下,才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魅力。工业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统一,也是科技与经济、文化的统一。“三分制造,七分创造”,工业设计是在创造需求、引领消费,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不谋而合。所以我认为工业设计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最出色的能力,就是产品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典型一是像国人抢购的马桶盖,美国人爱逛的无印良品;二是如小米的成功,小米从定位、模式、产品、文化、口碑、生态链六个方面找到精确的切入口,在品牌林立的小家电产业中异军突起。由此令我深深地感受到,设计也是生产力,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最具有创造力的生产力。

  工业设计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

  富润从事的基本上是传统产业,近年来一直在谋求转型升级。富润印染公司面对史上最严格的印染行业提升标准,致力实现绿色高端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确保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发数码印花技术,缩短工艺流程。近年来,根据市场预测和用户调查,开发的雕印、烂绒、镂花、丝光棉等产品受到广泛认可,成为全国印染行业竞争力1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富润纺织公司在研发和营销两个制高点上下工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做别人不能做、不愿做的产品,做高、精、尖的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一直认为,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传统里面有黄金。对传统产业,不能简单地放弃,而是要突破传统思维,在创造价值链的高端上做文章。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设计能力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工业设计就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产品中,把人文情怀注入到产品中,抓住客户需求,找到客户痛点,制定精准的产品策略和有效的商业流程,使产品更具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更具市场竞争力。

  顺应工业设计的潮流

  在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指出,产业因工业设计而更具活力,世界因工业设计而更加美好,工业设计要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时代在发展,工业设计在成长, 21世纪的文化将是设计的文化,工业设计将无处不在。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在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发展实体经济已成为普遍共识,发展实体经济已重新成为世界潮流。美国的“再工业化”,英国的“重新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都促使我们要以深重的忧患意识,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为此需要重塑工业精神和制造文明。这其中,工业设计将是一个为我们国家、为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黄金水道。

  谈工业设计,必谈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有否定自我的勇气,不能“躺”在过去的成功上。“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前不久,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无条件审核通过,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进入互联网大数据领域,未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将并驾齐驱。另一方面,有句俗语说:“在不知道新水桶能否装水之前,不要扔掉旧水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传统产业,因为这是我们的本,是我们的根。

  面对工业设计的潮流,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顺势而为,应势而谋,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积极寻求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从传统增长向新的增长转变,打造和谐本分长久的企业!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