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新年伊始,江苏纺织服装三大市场走进义乌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01-11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 龚慧娟 周燕

  1月4-5日,为了更好地学习商务部内外贸结合试点工作的经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组织常熟服装城、东方丝绸市场和叠石桥市场等江苏三大市场赴义乌参观考察交流。 

纺织头条|新年伊始,江苏纺织服装三大市场走进义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夏令敏,中纺联副秘书长叶志民,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韩平、名誉会长谢明,江苏省服装协会会长郁冰,以及江苏纺织服装三大市场代表共同参观考察。

纺织头条|新年伊始,江苏纺织服装三大市场走进义乌

  5日上午,考察组参观了篁园服装市场国际商贸城一区五区进口商品城。服装和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给考察组最深的印象就是干净整洁,摆放井井有条,义乌同227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真正是“买全球,卖全球”。进口商品城外车水马龙,走进中国进口商品城,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德国馆、白俄罗斯馆、韩国馆等星罗棋布,这里是国外日用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据义乌集团副总经理胡衍虎介绍,这里进口商品市场的货品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10万方进口物品的经营面积,化妆品、厨卫、各种吃的,喝的和用的。长期住的老外有15,000多人,每天来市场的外商有1500-2500人。胡衍虎表示:进口市场已经做了十年,每天都在变。以义乌为起点的中欧班列“义新欧”开通了至马德里、伦敦、布拉格等9条运输线路,辐射35个国家,为"一带一路"国家商品进入中国开辟了便捷、快速的铁路物流大通道。

纺织头条|新年伊始,江苏纺织服装三大市场走进义乌

纺织头条|新年伊始,江苏纺织服装三大市场走进义乌

  5日下午,考察组在皇冠假日酒店19楼行政酒廊举行座谈会。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有感而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强调纺织服装流通领域将以全面创新为动力,推动高质量供给,满足高质量需求,实现高质量配置和高质量投入产出,创建具有纺织服装流通领域特色的“高品质、多品种、创品牌、快反应”的机制。如今,新形势下消费领域发生了变化,如何让专业市场流通领域稳步向前走,江苏三大市场在国内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面对新形势需要近距离的交流,特别是亲身感受义乌的经验。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韩平表示,现在网络发展很快,今天主要想听听义乌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思路。义乌集团胡衍虎副总经理接着介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专业市场之一。30多年来,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现拥有营业面积550余万平方米,商位7.5万个,义乌年销售达4000亿-5000亿元,每天出口货柜有2500-3500标柜,一年的出口量有100万标柜。义乌的外贸出口占年销售的65%。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江苏纺织服装三大市场通过此次考察也收获颇多。常熟服装城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夏明宝介绍,义乌以商兴市,这几年常熟在打造主题市场,改造内部环境,提升设计,为了让采购更方便,每年都会带商户走出去。此外,常熟物流要4元,义乌物流2元,希望双方未来可以开展更多合作。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陆子平则认为义乌的执着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值得学习,东方是一般贸易,中间产品,如何和义乌融合,能否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设点,加速对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外贸的推动。

  叠石桥市场管委会副主任曹维昌更是直接表示,首先义乌的人气这么旺是怎么做到的?其次,义乌如何从五亿元的外贸体量做到了10个亿?这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江苏省服装协会会长郁冰也认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大而好,一是因为他们坚持做博览会,影响力大;二是市场开放,内容很丰富;三是市场和消费者比较匹配。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谢明在最后强调,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义乌确实是江苏三大市场的对标企业。义乌的发展被习近平主席评价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江苏要向浙江学习,做开放的市场。江苏是先有产业再有市场,产业培育了市场,市场又促进了产业。义乌是消费型市场,以商兴市。她同时指出,江苏第一要学的就是买全国,可以使市场商品丰富;第二要学卖全球;第三学义乌要带着商户一起去目标市场。虽然我们也在走出去,但力度还不够。今后,江苏三大市场要有具体措施,可以在义乌联合设立江苏市场的窗口。

  新年伊始,江苏纺织服装三大市场走进义乌,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在市场销售渠道的建设和创新,出口贸易等方面达成共识。江苏三大市场负责人均表示:此行收获很大,在新的一年里要取长补短,加快发展,争取更上一层楼。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