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2018年全国纺织行业“晋江·龙湖杯”长丝织造织布工(喷水织机)和穿经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举办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11-20


  陶红/文  宋卿 / 摄  

   11月14-16日,2018年全国纺织行业“晋江·龙湖杯”长丝织造织布工(喷水织机)和穿经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在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举办。

   两项赛事,两天时间,紧张而又激烈。经竞赛组委会综合评定,吴江化纤织造厂有限公司胡秀琴荣获织布工(喷水织机)第1名、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蒋成利荣获穿经工第1名,分别获得10000元奖金。 

   吴江化纤织造厂有限公司胡秀琴、江苏德华纺织有限公司戚雪梅、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姚国英织布工(喷水织机)第1-3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 

   吴江化纤织造厂有限公司方云燕、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洪善莲、淄博乾昌织造有限公司石玲玲织布工(喷水织机)第4-6名荣获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 

   淄博岜山织造有限公司李玉娟等织布工(喷水织机)第7-18名荣获全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能手;江苏斯尔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优等织布工(喷水织机)第19-30名荣获全国长丝织造行业织布操作能手。(后附获奖名单)

   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蒋成利等穿经工第1-6名荣获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孙政梅等穿经工7-18名荣获穿经工全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能手;华懋(厦门)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胡小红等穿经工第19-30名荣获全国长丝织造行业穿经操作能手。(后附获奖名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部主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孙晓音宣读了全国纺织竞赛组委会表彰决定。

   从获奖名单可以看出,此次织布工(喷水织机)获奖前30名选手中,江苏地区有15名、山东地区有6名、福建地区有6名;此次穿经工获奖前30名选手中江苏地区有16名、福建地区有12名;从前30名可以看出在此次比赛中,江苏地区的选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多方协力,织造梦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委员会副主任王久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杨冬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徐文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部主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孙晓音,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纺织企业技术进步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加毅,福建省晋江市副市长庄天怀,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党委书记陈希轩,龙湖镇镇长张志雄,福建省晋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曾勇军等领导出席了竞赛的开闭幕式。

   本次竞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办,中国长丝织造协会承办,得到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晋江市人民政府、龙湖镇人民政府、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向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晋江市三福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此次竞赛支持单位之一,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也是本次大赛奖金的提供单位。 

   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委员会副主任王久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竞赛积极响应了国家人才发展、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号召,为战斗在长丝织造企业第一线的广大职工展示自身操作技能、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参加这次决赛的选手都是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优秀代表,是全国各地推选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分别代表着当地操作技术的最高水平。这次竞赛更是全国各地优秀选手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操作技能的一次盛会,必将对长丝织造行业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晋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庄天怀为与会嘉宾介绍了晋江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状况。纺织服装产业是晋江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晋江市不断加快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以提升龙头带动作用、培育高成长型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加快晋江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晋江市三福纺织实业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经理叶伟标为与会嘉宾介绍了三福(中国)集团基本情况。集团现拥有多条锦纶生产线,产品范围覆盖锦纶6FDY、HOY、POY、DTY等全系列产品;拥有日本、法国、意大利全套高端喷水织机3800台;拥有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新型环保染色后整理设备近20条生产线,在职员工约2500人;主要从事化纤高档服饰面料、特殊功能性工业用布之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

   随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部主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孙晓音宣读聘请裁判员的决定。竞赛组委会聘请廖梦虎为全国决赛总裁判长,王国和、段亚峰为副总裁判长,潘伟刚等26人为裁判员,王荣根、李家永为特邀专家,并为他们颁发聘书。

   浙江捷凯实业有限公司栾世一作为裁判员代表、晋江市佳福化纤实业有限公司洪清清作为参赛选手代表进行宣誓。

   厉兵秣马,再战“织”场

   本次竞赛共设立两项赛事,一是织布工大赛,二是穿经工大赛。根据竞赛组委会纺赛组字[2018]5号全国决赛选手产生办法及名额分配办法的要求,经各地及有关企业的选拔和推荐以及竞赛组委会的审核,最终确定参加本次决赛的选手共有94名,其中织布工58名、穿经工36名。

   这些参赛选手分别来自长丝织造主产区的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河南等地。可以说,参加本次决赛的选手都是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优秀代表,是全国各地推选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分别代表着当地操作技术的最高水平。

   无论是14日下午的机下打结比赛还是15日全天的操作竞赛,94位优秀参赛代表都以良好的心态,娴熟的技术,积极应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表现出精湛的技术,也展示出青春、汗水、努力与拼搏的力量。

   其实早在比赛前,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作为承办单位,多次组织院校及企业专家,制定理论复习大纲及题库,统一操作法、修订比赛规则,制定赛事组织程序,为公平竞争和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作为此次竞赛的支持单位,向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化纤面料的研发与生产,经过近二十年的坚持与积淀,现已成为一家集纺织科研、织造、印染、后整理、销售全产业链的集团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总裁黄再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非常重视员工技能竞赛,希望通过参加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能为操作工人提供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不断挑战自我、打破纪录、争做各岗位的技能排头兵;共同营造行业良好氛围,发扬工匠精神,选拔高技能人才,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带动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促进长丝织造产业发展。据介绍,该公司有3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大赛。

   激烈角逐,脱颖而出

   闭幕式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指出,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全行业全口径就业人数达到2000万人。毫无疑问,2000万大军一定卧虎藏龙,集结了一批行业优秀技术工人、劳模和大国工匠。纺织行业也是一个集合了时尚设计、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等诸多特点的行业,我们的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技能水平,更需要创新和奉献的精神。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智能制造的大力推进,我们的纺织工人也面临更多的挑战。纺织人从手工纺纱织布的第一天起,就踏上了一条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的创新之路。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代表竞赛组委会进行竞赛总结,作题为《全面提升操作技术水平,为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的总结发言,王加毅指出,此次竞赛意义重大、亮点突出、成果丰硕,竞赛的成功举办也让我们认识到,我国要实现纺织强国的奋斗目标今后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职工培训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二是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和各级行业组织应视职业培训为己任;三是组织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从业者资格培训和认定工作,为加快全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步伐,推动各工种操作规范的统一化、标准化建立长效机制;四是继续开展本行业各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将技能培训工作进行到底。

   龙湖镇商会会长、三远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远场为与会嘉宾介绍了龙湖镇纺织服装产业的基本情况。吴远场表示,龙湖镇是“中国织造名镇”,纺织服装业是龙湖镇经济的“传家宝”。龙湖镇立足纺织服装产业特色,紧紧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松,同时推进传统织造模式逐步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变。经过数十年的集约发展,龙湖镇逐步形成了织造、拉链、制衣的完整产业链,与周边石狮市场互补配套,产业集群效应更加凸显。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总裁判长廖梦虎对大赛进行技术点评,总结了大赛进行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他指出,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让一批全国优秀操作技术能手脱颖而出,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榜样;同时也促进全行业进一步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地抓好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长丝织造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水平一流的产业技工队伍。

   随后,获奖选手吴江化纤织造厂有限公司胡秀琴宣读倡议书。

   本次竞赛已然落幕,但推动全行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织布工(喷水织机)前30名获奖名单:

  穿经工前30名获奖名单:

  最佳裁判员名单:

  优秀教练员名单: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