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7-26


  本刊记者-郭春花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近两年,业内人士都能明显感受到,有关碳纤维的会议、活动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从十年前的“技术壁垒极高”、“国际垄断”等字眼,到现在T300、T700、T800、T1000级碳纤维全部产业化,M40、M40J、M55J高强高模碳纤维具备小批量制备能力,M60J、T1100等高性能碳纤维初步突破关键技术……国产碳纤维在各方的努力下,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就,让这个高性能纤维不再“高不可攀”。

  当前,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业界人士都很关注产业发展有哪些新政策、新模式、新思路?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军民融合之路如何走?7月25日,2018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会议以“协同上下游 共赢新时代”为主题,旨在通过上下游的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碳纤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处长李平、原材料司副处长罗其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王玉萍,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义,吉林省发改委巡视员张志勇,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卢大明,吉林省科技厅处长辛德久,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德武等领导嘉宾应邀出席会议。全国碳纤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投资、媒体等各界代表近280人参加会议。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吉林市人民政府主办,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碳纤维分会、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承办。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主持。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为大会致辞。他说,多年来,发改委高度重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材料产业工作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适时研判形势,综合协调解决问题,大力推动碳纤维产业发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碳纤维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生产规模、技术装备、研发体系、市场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质量不稳定,产业链上下游联系不紧密、缺乏联动合作机制,关键装备依赖进口,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下游应用尚未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碳纤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王东提出,下一步发改委将在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大联合攻关力度,组织碳纤维上下游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围绕碳纤维核心生产技术、关键装备国产化、专业助剂研发等问题开展联合重点攻关,突破制约瓶颈,进一步提升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协调性。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利用现有资金渠道,重点扶持创新能力强、产品结构合理、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品体系,力争在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有质的突破。三是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引导产业内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不断完善现有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进研发、生产、应用一体化发展,以下游应用带动上游生产,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义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碳纤维在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碳纤维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吉林、山东和江苏等地为主的碳纤维产业聚集地,培育了吉林碳谷、吉林精功、威海拓展、中复神鹰、江苏恒神等碳纤维生产骨干企业和一批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企业。

  2010年吉林市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基地内碳纤维产业相关企业已达25家,碳纤维原丝产能已达到15000吨、碳丝产能3500吨,现已规模化生产的碳纤维制品有4个系列10余种终端产品,使基地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碳纤维产业今后的发展规划,谢义谈到,要以国家重大项目工程需求为导向,分阶段全力推进吉林碳谷公司年产50000吨原丝扩能项目和吉林精功公司8000吨碳化线项目,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无人机结构件、覆盖件生产线,开展轨道客车车体研发,开展大型关键设备制造、辅助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国家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加强吉林省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等。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会上,首届“吉林化纤杯”碳纤维科技创新创意大赛启动。此次大赛以“协同创新、联动开发、推动应用”为主题,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联合吉林市政府主办,多家单位及研究院所承办协办,面向国内外高校与科研单位的学生及科研人员,共同打造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举办的行业赛事,旨在促进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理解认识、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研究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推动吉林省乃至全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吉林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宋家升简要介绍了大赛主体情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吉林市政府副市长谢义,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为大赛启动剪彩。

  专题报告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介绍,经过近3个五年技术的“技术推动+应用牵引”式研究,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的国产化工作成效显著,进展有序。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呈现出“三多三少”的尴尬状况,即企业多龙头少,产能多产量少,用量多国产少,同时也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形势,前有日美的高端禁运和低端挤压,后有韩国、土耳其、印度等后发国家的快速追赶。

  对如何布局国内碳纤维产业,徐樑华建议应从市场发展规划和生产企业布局两方面考量,在市场发展规划中,一段时期内要突出需求牵引的发展模式;在生产企业布局中,要关注技术链与产业链、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产品多元化设计等几个要素,从基于合理产业链、支撑与配套能力的体系化建设、对应用市场的服务与快速响应能力等多方面来重点扶植建设国产碳纤维的龙头企业。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2017年,中国碳纤维需求共23487吨,其中体育用品占25%,风电用品占12%,航空航天占4%,从数据来看,碳纤维的主要市场是民用领域,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总工程师魏化震认为,虽然碳纤维在军用领域虽然市场容量有限,但却非常关键。他分析,未来武器装备要向着更轻、更快、更远、更猛、更坚、更灵以及更可靠、长寿命、低成本化方向发展,碳纤维凭借其优良特性将是我国国防领域最为关键的基础原材料,将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其用量将会显著增加。特别是国内无人机产业,预计2025年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人民币,这将是碳纤维的重要市场。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复杂性,对于碳纤维在军民领域的应用,魏化震建议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组建国家队,具体来说,国家政策机制方面,要分工布局、竞争有序、联合发展;企业发展战略方面,要明确定位、协同创新、良性发展;技术产品发展方面,要完善体系、强化基础、创新发展。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国家级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冷伟介绍了吉林经济开发区碳纤维产业基地建设情况。吉林经开区发展碳纤维产业具有产业、原料、集群、科研四大优势,始终把打造“中国碳谷”作为发展目标,目前碳纤维原丝产能达到15000吨/年,碳丝产能达到2860吨/年,产品规格涵盖1K至48K各种规格,产品性能稳定达到日本东丽公司T400水平,并突破了T700级技术指标。吉林碳谷、吉林精功等多个企业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吉林经开区也因此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和国内唯一的低成本、大丝束、工业级碳纤维生产基地。

  为打造中国碳谷,吉林经开区采取打造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厂房、出台扶持政策三大举措,促进相关资源向基地集聚。未来几年,吉林经开区将打造“原丝-碳纤维-复合材料-终端制品-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力争到2030年末,碳纤维原丝产能达到20万吨,碳丝产能达到10万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年消耗碳纤维8万吨,整体碳纤维产业实现千亿产值、百亿税收、万人就业。推动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升级,建成“中国碳谷”。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我国已经实现了T700/T800级碳纤维的自动化连续生产,但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碳纤维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原料损耗率以及生产能耗等亟需实现产业跃升,通过智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围绕碳纤维生产控制智能化、物流智能化,集成利用工业条形码、视觉传感器、微机电系统、立体仓库等实现碳纤维在制品及成品的物流智能化、企业管理智能化等方面介绍了碳纤维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材料与轻量化所副部长李菁华分析了轻量化背景下汽车行业对碳纤维的需求,介绍了宝马、奥迪等汽车使用碳纤维的探索实践,并结合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动向,对碳纤维在汽车上的应用提出了展望和见解。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碳纤维产业在未来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必将受到资本的关注和影响,资本也将对碳纤维产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和至关重要的作用。会上,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颖超讲解了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有利功能,避免或弱化其对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庄海林从应用需求,降低成本等方面介绍了开发大丝束碳纤维的必要性。从2015年全球市场排名看,风电叶片第一次超越航空航天的用量,成为最大的分市场。很多碳纤维厂家的24K及更大丝束的生产线被风电巨头包销,这也预示这近几年的迅猛增长。同时,碳纤维原丝K数愈大,价格愈低。以国产小丝束PAN原丝为例,1K、3K、6K原丝比12K原丝的价格分别高316%、100%和38%左右。未来,大丝束、低成本化将是碳纤维产业需着力发展的方向。

  主题对话 

  下午,会议从政策支持、轻量化领域、航天航空领域、先进技术研究等四大方面,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对话。  

 

  “政策支持”对话环节,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石化处副处长罗其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参加。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作为主持人,端小平提出,碳纤维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近几年来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促进碳纤维产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未来应在哪些方面如何继续支持?碳纤维行业在各方努力下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国际相比配套体系还不完善,行业未来应如何发展?

  蒋士成:近年来,国家对碳纤维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好的支持,这也促进了产业在主要品种方面取得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成就,但在品质、稳定性等方面与国际相比仍有差距,需要全体企业一起努力才能赶上,这就需要国家继续给予政策支持。首先,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因为要想把品质提上去,一定离不开基础研究。第二,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第三,继续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建议国家对一些重点应用领域加以引导使用碳纤维。第四,建议国家对碳纤维及制品产业链参与企业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俞建勇:国家近年来推出了不少举措推动碳纤维发展,有力推动了碳纤维的发展,效果非常明显。顺应碳纤维产业的未来发展,国家还应继续给予支持。一是多推出一些有利于碳纤维技术进步的项目,包括装备技术;第二,制定碳纤维应用计划;第三,加快建设碳纤维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包括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等;第四,推进碳纤维及其制品的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生产多种碳纤维产品。

  罗其明:碳纤维产业当前有三个“不变”,一是在新材料领域的地位不变,二是国家层面对碳纤维的重视程度不变,三是政府对碳纤维的支持力度不变。近两年,国家对碳纤维产业出台了各种支持政策,特别是今年把碳纤维作为六大重点材料来推进。

  对于下游应用,工信部下一步将积极引导需求,目前设立了生产示范应用平台、检测评价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引导国产产品在下游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对碳纤维及制品的引导。

  贺燕丽:近年来,我国碳纤维产业在国家政策、资金、产学研用等各方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国家战略新型材料,国家未来还应继续给予积极的支持。一是在精准对接方面国家能给予政策支持,比如进一步对碳纤维应用领域做细化调研,了解下游需求。二是加大跨界发展,碳纤维行业要和复合材料及制品行业一起探讨,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轻量化领域”对话环节,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主持,山东大学教授朱波、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德武、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昆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主任刘韶庆、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刘玉参加。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未来趋势,市场规模有多大?军民融合为碳纤维产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碳纤维产业应如何对待这一机遇?

  朱波:碳纤维复合材料目前在汽车和军用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轻量化的特性给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未来应继续加大对碳纤维及制品的应用研究。

  宋德武:轻量化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相关,目前用于轻量化需求的材料主要是塑料、玻璃钢、碳纤维,其中对碳纤维的应用讨论声音较多。但是碳纤维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相比涤纶、锦纶来说,它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性能。吉林化纤专注纤维产业近60年,未来也将在纤维行业做专做精,特别是要在碳纤维行业继续下大力气做到更好。

  谈昆伦:轻量化材料对重量和成本同时提出要求,要满足这个需求,最关键的在于生产工艺,只有通过进一步研究工艺,才能降低成本、减重。希望在国内龙头企业的牵头下,全体行业能一起努力开发出更好的轻量化材料。

  刘韶庆:高铁、汽车等产业既对轻量化提出要求,又对刚度提出要求,而这两个要求又是相互矛盾的,这就需要新型材料来满足。目前虽然有铝合金等材料满足了一定的要求,但随着高铁提速等进一步发展,既有的金属材质可能不能满足需求。我们正在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包括成本高,评价标准、检测体系空白等一些挑战需要继续面对。

  刘玉:轻量化工程包括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三个方面,但工艺方面开发空间有限,新材料的应用,特别是碳纤维的应用为轨道行业研发带来更大的空间。目前,我们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研究,但脚步不是很快。

  “航天航空领域”对话环节,由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敏、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廖子龙、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领域总师黎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芳、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国明参加。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刘芳:无论是航空航天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在选择碳纤维材料时都要考量成本等经济因素。当前碳纤维生产主要有干喷湿纺和湿纺两种生产方式,无论是哪种生产方式的碳纤维,都有非常好的市场应用。经济性方面,我认为干喷湿纺在成本上更有优势。比如在生产T700和T800时,相对湿纺成本更低。中复神鹰碳纤维基本都是干喷湿纺产品,其中T700占比较大。近几年来中复神鹰也在积极与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联合,希望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李国明:公司建立初始就把为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作为原则,遵循这一原则,现在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个成就与公司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有河大关系,恒神不仅生产碳纤维,还开发碳纤维织物,组建设计和开发团队,目的就是要深入客户,真正了解应用时的需求。

  黎昱:用于卫星制造的纤维材料必须是高模量的,但高模量纤维在耐磨性能上又不太好,近几年,随着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我们也一直在研制碳纤维卫星,现在也与一些企业在联合攻关研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建议碳纤维企业多与下游应用方加强联合,上下游联动共同开发更广泛的市场。

  廖子龙:12年来,通过对碳纤维的不断应用,逐步认识到它在航空航天领域更广泛的应用,也初步实现了它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基本应用。同时完成了T300 、T700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验证工作,现在又开始了对T800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的验证,预计2-3年能完成。

  李敏:国产碳纤维在很多性能上不亚于国外碳纤维,但为何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时还有各种问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需要碳纤维与树脂材料共同发挥作用,但企业在选择树脂时,一定要根据自己产品特性来选择,要“门当户对”,这样才能有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先进技术研究”对话环节,由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主持,东华大学教授孙以泽、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副教授刘杰、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陈洞、辽宁诺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旭升参加。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孙以泽:纤维产业的发展,最关键的在于终端应用的开发。但目前有些复合材料在终端应用时,还停留在人工编织阶段,生产成本高,阻碍碳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是复合材料需要重点解决的一大瓶颈。

  刘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制备时就应开始考虑回收问题,越早回收越有利于行业发展,因为复合材料成分复杂,时间越长,对回收的技术要求就更高。目前中国还尚缺乏碳纤维回收体系,面临着收集分类运输和回收标准欠缺瓶颈。

  陈洞:去年,我们搭建了山东省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了聚合、原丝、碳化三条线,目的就是要联合国内同行把国产碳纤维做强做大,降低能耗,提高产量,提高制备技术。中国碳纤维要创新,就必须要走自己的路,努力研发出中国自主研发的国产碳纤维。

  常旭升:进入碳纤维领域一定会经历各种酸甜苦辣,但一定要坚持,需要意志坚定。我们走到今天得益于国家有很多团队做了很多工作,为我们奠定了基础。 

  7月24日下午,2018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碳纤维分会年会也在吉林市召开。大会一致通过由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德武担任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碳纤维分会第三届轮值会长,任期2年。 

  宋德武表示,希望本届分会为行业搭建好平台,凝聚上下游企业之力,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难点方面有所突破,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把碳纤维产业的体系做好,把碳纤维产业的“树、枝、杈”做好,使碳纤维产业形成“茂密的森林”。

  吉林化纤集团作为一家具有原丝、预氧丝、碳丝产业链条的碳纤维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始终致力于打造中国碳谷,引领吉林地区碳纤维产业发展。尤其近三年来,吉林化纤集团坚持低成本、大丝束、通用化、高品质的碳纤维研发方向,通过生产经营内拓外联、产业链协同、终端拉动及产学研联合持续开发,主要产品已发展到1K、3K、6K、12K、12S、12KK、24K、25K、48K、50K等碳纤维原丝、碳丝多个品种,其中25K、48K、50K大丝束产品属全国首创。碳纤维原丝产能1.6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产品质量稳定在T400级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20%出口并畅销海外多个国家,12S及24K、48K大丝束原丝产品成为受客户欢迎的畅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轨道交通、汽车部件、体育休闲以及电缆芯、抽油杆等高端工业、民用领域。目前碳丝产能2200吨,拥有一条全国唯一的也是产能最大的大丝束碳化生产线。今年1-6月份,实现原丝销量3343吨,同比增长86%,创历史新高,碳丝销量从无到有,完成576吨。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全产业链共融发展,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产业明晰未来走向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