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3-16


  本刊记者-徐长杰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3月16日上午,中纺一统智能纺织项目暨中纺联产业与新闻宣传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议室召开。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全国人大常委杨邦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驻会副会长邢冠蕾,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进军,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何华勤,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白丽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陆茵以及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卞建军,沭阳县委常委、沭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敬峰,沭阳县委办公室主任张祥瑞等领导,和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宝霖,上海威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苏青,上海忠斌集团董事长范斌等企业以及媒体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沭阳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魏伟主持了本次会议。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沭阳县委县政府把纺织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之一,率先在全国建设首个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就是探寻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 

  近年来,沭阳深入探索“政府搭台、行业引领、企业唱戏”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而此次签约的“中纺一统智能纺织”项目就是政府、行业、企业有力合作的成果。 

  据了解,该项目是由上海中昊集团在沭阳投资的第二个项目,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占地1311亩,注册资金4500万美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开票销售收入48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对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迈向百亿元级智能针织园区,对进一步促进沭阳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沭阳纺织产业乃至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沭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敬峰,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高宝霖,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进军共同上台签约。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沭阳县委常委、沭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敬峰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共同签署新闻宣传合作协议。

  可以看到,此次“中纺一统智能纺织”项目的落户既是沭阳经开区和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以及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三方就园区发展、产业合作构建起的新型合作关系,也是沭阳纺织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轨的第一步。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卞建军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沭阳县加力生态工业这一“发展引擎”,聚力提升纺织产业发展规模和质态,着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沭阳县纺织产业特色突出、亮点纷呈,全县纺织类企业达到396家,其中规上企业118家;2017年,全县纺织产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1.8亿元,总量位居苏北前列。依托包覆纱、家纺和智能针织三大板块,全县已形成“机械装备—纺丝—织造—印染—成衣”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由“跟随式发展”加速向“引领式发展”转变的良好开端,沭阳经开区相继获得“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全国纺织产业示范园区”“中国智能针织产业创新奖”等荣誉称号。中纺一统智能纺织项目的签约——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创新示范作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为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沭阳经开区与中纺联新闻宣传的合作,必将对沭阳县纺织产业转型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高宝霖在介绍项目投资情况时谈到了沭阳的三有:有工人,沭阳作为全国的人口大县,有近200万人口,特别是沭阳县域经济好,工人素质整体较高;有能人,沭阳县拥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8家,位列全国百强县第29位,说明沭阳县委县政府是一套有能力的领导班子;有高人,沭阳对纺织产业发展有着很大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投资人能够做到有事有人,无事不扰,这是中昊再次追加沭阳投资的三大原因。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曹学军在发言时指出,产业园是产业深化分工和集聚产业资源的形式,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占据了纺织的半壁江山,园区的高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是纺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此次智能纺织园区项目也符合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探索。

  她谈到,近两年来,通过大数据运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推手,也是行业最普遍应用非常有前景的路径之一,也是行业整体转型升级的抓手。

  不过也应该看到,产业里叠加效应不够明显。以中央“创新、开放、绿色、协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来提升产业园区的水平至关重要。

  所以她希望“中纺一统”项目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探索:一是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让主导产业更加突出,产品定位更加高端,让纺织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做出更好的探索和贡献;二是用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与产业的结合。使产业生产更有效率,质量更有保障,绿色发展更可持续,实现产业的创新发展;三是在新的园区建设过程中有大量企业入驻,在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中能够将“开放、共享、共生、共赢”的理念得到更好的体现,使上下游产业链更加紧密结合,资源集聚发挥倍增效应。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孙淮滨在发言时谈到,沭阳行政效率高,并有着高效的服务,而到沭阳投资的企业家也有着战略性眼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对促进沭阳园区建设会步入快车道的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方向,纺织行业从园区建设来说,高质量发展也是重中之重,因此产业发展也要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旋律和方向,采取切实措施来落实。

  他还谈到,“科技、时尚、绿色”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标签,这其中就涵盖了行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方向和新动能,因此,也期待沭阳智能园区的发展,能够与产业新定位高效一致起来,为我们中国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甚至是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杨邦杰在总结发言时指出,苏北纺织业拥有雄厚的基础,近年来的发展也极具后劲。此次项目签约,有从外部而来的“高人”参与,又有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相信这个项目能够成为特色项目,同时也将在苏北打造出富有特色的纺织基地,成为全国行业的一个标兵,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会上,沭阳经开区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和中心还签署了新闻宣传合作协议。 

  实际上,新闻宣传也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沭阳连续冠名行业唯一新闻宣传工作方面的评优活动,无论对沭阳纺织产业发展还是舆论阵地的发声,都产生了良好成效。今年是沭阳经开区与中纺联新闻中心合作的第四年,沭阳经开区再次冠名第七届纺织行业新闻奖评选活动,希望更进一步推动中国纺织产业的发展,加强双方合作,实现共赢。

  沭阳纺织产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迅速,沭阳围绕“转型升级求发展,敢于担当抓落实”的主题,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聚力生态工业,全力提升纺织产业发展规模和质态。现已形成三大板块,即以月源纤维、嘉德纤维、邦源纺织为重点的包覆纱板块,以红柳纺织、新东旭纺织、腾盛纺工为重点的家纺板块,以达丽智能针织、西南智能纺织、宝娜斯针织为重点的智能针织板块,这些板块叠加,形成了涵盖“机械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县拥有纺织服装企业39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8家。2017年,全县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4.75%,总量位居苏北县(市)前列。

  沭阳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要进一步实现沭阳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就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就是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自身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的创新之举。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未来,沭阳将继续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实现沭阳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一是通过招商引资、特色园区建设、科技创新等手段,发展高新化产业;二是突出智能化、信息化、品牌化和标准化,发展高品质项目;三是通过加强硬件配套、强化要素供给,发展高品位平台;四是牢固树立“大项目大帮办、真项目真帮办”的服务理念,发展高水平服务。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近年来,沭阳纺织产业无论是通过全国首家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的建立还是本次“中纺一统智能纺织”的落地,都一直走在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的道路上,为中国纺织产业园区发展持续注入新思想,为产业发展掀开了新篇章。而中国纺织产业也将在诸如沭阳纺织产业等产业集群、企业的合力作用下,逐步走向纺织产业的大而强。摄影 / 张春斌

沭阳探寻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40亿元智能针织项目落地!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