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重塑棉业未来?来听听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有哪些说法!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06-14


  6月8日,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美丽的山城重庆隆重开幕。会议由中国棉花协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同主办,重庆市供销合作社、英国考特鲁克公司协办,北京中棉协科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重塑棉业未来?来听听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有哪些说法!

  中国国际棉花会议自199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10届,本届的主题为“开放融合创新重塑棉业未来”。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相关国际棉业组织、大型国际棉花公司、棉花及纺织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和国内棉花产业链各方的棉农、棉商、纺织企业的代表将围绕国内外棉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形势,展望未来,推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重塑棉业未来?来听听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有哪些说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骆琳,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刘强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主持,骆琳代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致辞,戴公兴做主旨发言,刘强致欢迎辞。  

重塑棉业未来?来听听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有哪些说法!

  骆琳在致辞中说,我国棉花行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破题:棉花生产和流通相对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棉花质量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纺织消费需求;行业创新动力不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面对庞大的有消费能力的市场群体,很多企业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水准的服务等等。

  他期望能够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广泛共识:第一,坚持兼顾上下游,推动中国棉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第二,坚持创新驱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第三,坚持统筹国内外,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重塑棉业未来?来听听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有哪些说法!

  戴公兴做了题为《开放融合创新重塑中国与世界棉业发展未来》的主旨发言。他认为过去的一年,棉花行业总体运行平稳,棉农收益得到了保障,国内棉花需求趋于改善,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今年以来棉花行业形势呈稳中向好态势,他预测,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棉花产量应不低于500万吨,满足纺织三分之二的需求。

  戴公兴表示,我国棉花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中国棉花协会携手业内各方,在各个层面努力探索:在政策设计上,积极倡导财政补贴与棉花质量挂钩、合理利用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探索新型棉花补贴方式,为未来棉花补贴政策的创新性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在行业层面上,积极推动棉花现代物流、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以“中国棉花”标志为平台,开展“质量兴棉”行动,推动棉花标准、行规行约的制定订和完善;在企业层面上,继续推动经营模式、管理方式、产品服务的创新,为业内企业整合资源、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环境。

  本届会议演讲部分分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与全球棉花、纺织形势;棉花产业的融合发展等三个专题。会议还就“开放创新重塑棉业未来”专题进行了圆桌对话,国内外专家与代表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  

重塑棉业未来?来听听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有哪些说法!

  高芳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国内棉花生产布局从三足鼎立到一主二辅,新疆产量占比由10年前的30% 升至 70-80%;棉花种植高成本低收益;机械化水平较低;加工产能过剩;从品种选育、种植模式到加工工艺等,重产量轻质量,重外观轻内在。而纺织产业方面,棉纺织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纺织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

  因此对于棉花如何适应转型升级的纺织产业,高芳提出了五个观点:一、保持定力,稳定发展棉花产能;二、整体产业质量主导,顺应纺织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三、整合资源,促进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四、创新转型,促进产业整体升级;五、简政放权,宏观调控科学化、机制化、可预期。  

重塑棉业未来?来听听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有哪些说法!

  朱北娜在“中国棉纺织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中指出, 2016年棉纺织产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局面:纱产量增速向上,主营收入和利润增加,亏损面下降;棉纺织投资小幅上涨;景气指数上升。从运行质效来看,规模较大的企业和使用非棉纤维的企业都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增长。

  朱北娜对保障棉花供应方面给与了相关建议:一是未来国内棉花供需缺口仍存在,尤其是高品质棉花已经严重影响行业竞争力,应解放思想,近期可以通过增发、适当轮入进口棉以填补高品质棉花的需求,中期和长期看,放开进口配额势在必行。二是中国棉花生产需走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的道路,鼓励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有效降低成本。一些棉纺企业已经快速实现转型,数字化生产正在大踏步推进,化学纤维的生产技术走在了棉纺的前头,其发展必将推动棉纺企业的大量应用。三是不余遗力提高棉花质量,提高棉花品质。棉花内在品质的提升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异性纤维的把控要靠政策和市场的引导和管理,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四是利用好非棉纤维,降低经营风险,拓展市场。  

重塑棉业未来?来听听2017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有哪些说法!

  中国棉花协会理事会轮值主席、华孚董事长孙伟挺在会上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建议,棉业部门要制定棉花质量战略,以质量为导向去种棉花、去加工棉花。这是需求部门的共同心声。现在是棉产业最佳状态,因为国内外的棉差1000元左右,相应的关系、比例都比较协调,但接下来会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怎样解决,是需要远见与超前规划的。他还主张不要等到储备棉拍完了,再考虑计发进口配额,这个节奏的把握很关键。要发进料加工配额,不要发一般贸易配额,进出平衡比较公平。

  同时,孙伟挺还认为,棉花宏观调控要使得棉花产业健康、均衡、有序发展,调控的财政支出最少,甚至财政不支出。棉的需求量、新疆产量、国家库存、进口数量等要有个比例关系,要有一个对冲数学模型,几个要素之间才可以良性互动。

  他还提出了融合的观点,他说,大家现在都想着整合,实际上整合和融合是有很大差别的。融合是什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叫融合。整合是什么?我做庄,你来打下手,做配角,这叫整合。从产业本身来讲,农业、工业、流通、平台,加起来的关键点还在于融合,怎样在新的产业变化背景下融合,融合了,产业内在的波动性就会大幅度减少,相互之间所谓的博弈、投机,就会明显的减少,就会回归到价值创造上去,所以说,融合是大势所趋。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