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西樵纺织集群、富丽达集团为绿色制造和责任发展作出表率!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11-01


  本刊记者-郭春花

  绿色制造 责任发展

  中国纺织业用行动和智慧促进社会和谐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中国主张”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获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他们认为,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决心和承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展现了大国担当。

  无独有偶,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谈判中,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与中国智慧,依然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作为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过去的五年中,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大量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百米印染布新鲜水取水量由2.5吨下降到1.8吨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全面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取水下降以及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再利用纤维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由2010年的9.6%提高到2015年的11.3%。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捡和综合利用产业链建设启动,“旧衣零抛弃”活动推动了旧服装家纺品的规范回收和再利用进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曾经指出,我们选择了善,环境就会善待我们;我们选择了爱,消费者就会爱戴我们;我们选择了责任,社会就会对我们负责任。责任未来是行业的必然选择,这其中包括对绿水青山肩负重要责任,对纺织工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肩负重要责任。面向未来,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要走绿色制造、责任发展的路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走绿色发展道路 创造和谐企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之一, 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贯穿其间,成为全文的主色调。把绿色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之一,也是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占据全球化纤比重达70%的我国化纤产业,发展重点也已经转向了绿色制造。今年3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发布了“绿色纤维”LOGO标识,并为首批获得“绿色纤维”认证的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浙江绿宇环保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授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强调,“绿色纤维”认证并不是一项评比,而是对先进、绿色、安全、环保产品的一种认定。无论是考虑原料来源可持续性,还是实现清洁生产,依靠科技的力量开发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此,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正着力推进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制造和循环发展,在绿色转型升级中实现新的跨越,更好地体现化纤工业的社会责任。

  印染废水、特别是棉印染废水的处理是行业发展的瓶颈,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也一直是纺织行业的重点课题之一。

  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目前正在研发的一项“印染废水零排放计划”将彻底改变印染行业的产业发展形态。“我们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也是为服饰品牌提供社会责任和绿色生产的重要支撑。”美欣达技术副总裁乐德忠说。

  成长于纺织产业基地绍兴的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先后投入3000万元,进行了中水回用、余热回收,率先引进天然气定型机,为绍兴印染行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波司登集团作为一家行业领军企业,一直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作为企业发展使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不能只要经济好、收入好,不要环境好、身体好,也不能走西方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样会被全世界笑话。”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高德康说。

  为此,波司登把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纳入发展战略中,把生态责任意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流程中,为社会提供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品。同时,致力于打造绿色供应链、价值链,将环境责任往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2010年波司登启动了“清衣柜”计划,联合各方资源探索服装回收和再利用课题。目前,该项目已经处于小样试生产阶段。

  江苏盛泽镇作为“中国丝绸名镇”和“中国纺织名镇”,一直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江苏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赵菊观介绍,盛泽近年来坚持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坚决取缔“三无三废”企业,淘汰燃煤小锅炉,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整治,从倒逼机制上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保的奖励力度,从政策扶持上推进绿色发展。

  “诚”担社会责任 践行和谐发展

  孙瑞哲指出,站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口,展望未来发展,行业不能忘记肩负的责任,要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公平竞争生态、安全消费环境,把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向历史新高度。

  实际上,我国纺织行业早在2005年便开展了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性的社会责任推广机构。这十余年间,纺织服装行业在管理体系、战略方向、推进机制、信息披露、工作方法等数十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创造了十项“第一”。

  截至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连续9年编制发布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建立行业社会责任发布平台,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工作,从骨干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从单个企业延伸到产业集群,如今已经覆盖了近百家骨干企业和年产值超5000亿元的13个产业集群地区。2009~2015年间,将近100家纺织服装企业发布了200余份社会责任报告,共同构建了我国制造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的良好氛围。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六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既是行业连续发布报告时间最长的企业,也是报告质量最高的企业之一。产业集群中,江苏盛泽、浙江柯桥、广东西樵等先后通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使得集群层面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体系化、常态化。产业集群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促进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持续、深入开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意义。

  十余年来,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影响日益广泛,跨体系合作深入开展。自2007年起,每年行业社会责任跨体系合作都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实现了从强化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向建立全球主要社会责任体系合作机制的过渡;从纺织本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向电子等兄弟行业责任体系建设的延伸,合作参与的范围从国内到国际,为中国制造业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榜样,得到国内外同行、国际组织相关机构的一致认同。

  伴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也不断创新。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阎岩介绍,当前正处于《中国制造2025》的启动阶段,行业的社会责任模式将全面推进数据化、交互化和社会化,今后将重点在推广绿色制造、推行可持续技术创新、推动品牌公司和上市公司社会信息披露、推进“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等方面展开工作。

  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纺织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好的产业配套条件,但与此同时,我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和运营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重点,企业面临着“走出去”所在国或地区的法律规则、商业环境、社会文化的巨大差异。“今后我们将重点收集、整理和分析在‘一带一路’和区域多边贸易规则框架下,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要求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情况,帮助企业提升海外社会责任风险管控能力。”阎岩说。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纺织工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传统手工纺织业进入近代纺织工业起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开始动力机器工厂化生产的重要产业,由此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拥有2000万职工的纺织产业大军,这同时为社会解决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发展过程中,纺织行业还非常重视培养人才、奖励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据统计,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10.4万人年,比2010年增长25.3%;“十二五”期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人数超过5000人次。随着“纺织之光”基金会科技奖、教育奖力度不断加大和企业投入的增加,多层次人力资源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新时期的纺织服装企业早已认识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为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一贯重视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形成了以党委、工会、共青团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体制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使得创建工作取得了斐然成效,企业快速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福建省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员工95%来自中西部省份,公司开展富于特色的创建活动,取得了实效,企业先后获得福建省和谐企业、全国纺织行业先进党建工作示范企业称号,为繁荣海西经济做出了贡献。

  西安纺织集团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2015年组织各类培训252次,参与培训6726人次,组织公关活动56项,操作比武活动179项,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尊重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开展“常山好夫妻”、“常山最佳员工”等表彰活动,予以最佳员工出国旅游等不同奖励,在丰富的活动中涌现出全国劳模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省部级劳模14名,市级劳模29名,成为培养劳模的“沃土”。

  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始终强调:“企业是成就员工职业生涯的舞台,企业富则员工富,企业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是属于全体员工的。”在这样的理念下,多年来,鹰游纺机坚持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规范用工行为,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保护、调动、发挥了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做到互利、互爱、双赢,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劳动关系自主协调机制和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我为纺织代言

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关海权

中国纺织工业地位不可替代

  中国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当前解决了2000多万人口的就业,已经解决了1亿农民的生存。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纺织工业的地位不可替代。中国纺织工业同时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这种竞争优势将随着纺织行业的提升进一步显现出来。

  纺织行业的产业振兴与调整需要创新,创新是纺织行业调整振兴的灵魂。而社会责任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积极推动全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建设,以社会责任促进管理,以社会责任促进发展,开拓纺织产业的新局面。

至善西樵 美丽绽放

  西樵纺织企业有不少从家族企业做起,他们对这个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正因此,西樵纺织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展循环经济,旨在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产业。

  素有“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美誉的广东佛山西樵镇,是著名的纺织之乡,也是中国面料名镇。改革开放后,西樵镇政府把纺织作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形成“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规模。正如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关海权所言,西樵纺织企业有不少从家族企业做起,他们对这个产业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感情。也正因此,西樵纺织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展循环经济,旨在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

  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有800多家纺织企业,主要生产高档服装面料,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服装面料生产基地。因为靠近广东省最大的水源地——西江,西樵镇的环保压力特别大。关海权举了一个例子:按照我国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城市污水的COD值不得超过100mg/L,而西樵则是“硬标准”不超过60mg/L。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西樵镇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建设服务型纺织产业集群,在纺织园区内建起了中央污水处理厂,实行统一供水、统一供蒸汽、统一污水处理的“三统一”工程,使园区内的纺织企业逐步实现污水、废气零排放,污水处理采取“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的方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经人工湿地过滤渗透及水生植物根部吸附进行深度处理。

  “这个‘三统一’工程的效果非常好,一方面,园区内所有的污水排放实现了100%的达标;另一方面,企业的后顾之忧解除了,生产经营的压力减轻了。”关海权表示,目前西樵镇纺织园区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指标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如今,西樵纺织产业园区已分别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在成功申报“广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基础上,2013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区”。

  关海权坦承,尽管西樵纺织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可持续发展相关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仍有不足。“未来,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文旅融合城市,产城共融提质’的发展思路,高举文化旗帜,聚焦文旅、产业、城市、环境、民生、队伍六大主题,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海权心中对西樵纺织产业的未来已有明晰的蓝图。

  推动集群履行社会责任

  关海权透露,现在不光西樵本地的企业希望推行循环经济、降低能耗,他们的合作方、客户也有类似的要求。“许多国际大客户在合作项目的谈判阶段要求考察工厂的生产环境,或者提供有关社会责任的信息。因此,从促进本地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政府也要积极参与、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履行社会责任。”关海权说。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西樵纺织可谓走在了行业前列。关海权介绍,西樵早在2013年就开始发布《广东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报告》,三年来,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和企业的透明度和知名度大大提高。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同时企业对劳动者的尊重、使用、培养使企业赢得了员工及社会的认可。

  近三年来,西樵纺织产业集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共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5000多台,共投入资金超10亿元,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抓手,鼓励更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

  为完善人才梯队建设,西樵大力推进“新蓝”计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西樵不断提升管理及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天候“保姆式”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成立外来工维权服务中心与基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引导产业反哺社会

  西樵纺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大力支持当地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为发扬光大“至善西樵”这一金字招牌助力。关海权介绍,每逢“南海慈善募捐月”,西樵纺织企业总是积极响应南海区扶贫济困的号召,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众走出困境。

  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工联会还针对女职工开展“相亲相爱幸福成长”心理驿站、针对外来工儿童开展“寻找樵山”小候鸟活动、针对单身男女开展“缘聚樵山”大型交友派对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时高度关注弱势群体,落实各种救助政策,做到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和冬送温暖。

  西樵镇纺织产业从业人员约为60000人,为社会解决了就业问题。每年,西樵人社分局都会举办春季和秋季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平均每次招聘会入场的纺织及相关企业达到400家,提供工作岗位超过1万个,吸引来自各地的求职者超1.5万人,成为解决就业和企业招工难问题的主渠道。


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副总裁 钱珏美

以工匠精神走好未来之路

  纺织行业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传统产业,从业人员都懂得,风光背后的无奈自己化解,笑声背后的泪水自己吞咽,成功背后的艰辛自己在扛。一路行来,我们有迷茫有焦灼,有挫折有失败,但也收获着成长和惊喜。

  尽管当前宏观形势复杂迷茫,但我们既然选择了纺织,就要掌控好自己,以工匠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我们相信行业美好的未来,因为无论危机如何,老百姓对衣食住行基本生活品质的旺盛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势不可挡。纺织品作为民生之首需,在国内就有超过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所以我们有信心;多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行业人非比寻常的耐力与经验,所以我们有底气。

  行业的今天几家欢喜几家愁,行业的明天或许仍旧路难走,但我们愿与各位同行一起追寻理想、一起挑战自己、一起奉献社会,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收获,一起风雨同舟、一起牵手同行。

  筑就企业和谐发展之路

  富丽达秉持“追求卓越、和谐共进”的核心价值观,热心参与慈善捐赠、新农村建设、春风行动、“五水共治”和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朝着“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这一目标持续努力着。

  近日,国家纺织面料馆纺织品外观质量检验事业部暨富丽达品检中心在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品检中心将解决纺织服装企业在面料外观检验环节中存在的检验标准众多、面料问题纠纷时有发生、供需双方成本投入过高、工作重复、生产风险不可控、出现问题责任模糊并始终缺乏第三方仲裁机构等困扰企业多年的难点。

  据了解,品检中心之所以落户富丽达集团,除了与富丽达一直以来走树品牌、重品质、务实发展之路分不开,与其在建设和谐企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有很大关系。富丽达很早就认识到建设和谐企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这源于企业董事长戚建尔一直力推的“知恩图报 饮水思源”的责任文化和为人处世原则。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富丽达集团副总裁钱珏美认为,企业是和谐社会的细胞,为此,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其中,这不仅是企业壮大的根本,更是企业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

  多年来,富丽达一直秉持“追求卓越、和谐共进”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作用,在纺织印染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较早引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制度管控体系以及社会责任体系,以此促进企业运管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2011年6月,富丽达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并获“信息披露实践优秀奖”;2013年8月,发布第二份社会责任报告,又获“信息披露实践示范奖”;2015年12月,荣获“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先进企业奖”。

  富丽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还体现在企业注重环保生产上。“近年来,富丽达先后投入超过4亿元的环保资金用于集团各产业的环保治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钱钰美介绍,早在2001年,富丽达就分期建成日处理污水8万吨、中水回用1万吨装置产能的环保公司,承接集团各产业环保的使命和管理职能;同年开始筹建热电联产项目,形成装机容量69兆瓦、锅炉蒸发量685吨/小时的总产能,是当地装机容量最大、装备水平最好,也是杭州首个“超低排放”示范项目,被授予“浙江省733示范企业”称号,其中热电公司“抽改背”、“脱硫”、“脱硝”项目改造后,年可节约标煤3.4万吨,各项指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2014年,富丽达利用热电配套产业优势,在萧山区率先完成下属印染企业定型机“煤改汽”工程,用上清洁能源,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富丽达下属粘胶公司的碱液膜回收、全木浆使用工艺技改、活性炭吸附吸收等项目技改,其工艺技术有的成为全国首创,有的填补行业空白,荣获“国家级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企业”称号。

  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富丽达长期开展“三大行动”:一是“健康有行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员免费健康体检,每年邀请健康领域专家、心理咨询师定期到集团内部举办健康讲座。二是“温暖在行动”。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计划,健全帮扶机制及服务网络。三是“保障早行动”。早在2003年,富丽达在萧山区内率先实现“社保全覆盖”,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员工工资保持年10%以上的增长幅度;2015年,为完善职工队伍保障体系,发扬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传统,富丽达按员工捐赠总额1倍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支持的方式,启动“职工互助基金”建设。

  一手抓企业发展同时,富丽达集团的另一只手举起了慈善之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钱钰美介绍,富丽达从2000年开始“爱心试水”,

  2004年启动资助特困学生计划,并设立300万元慈善爱心基金,资助被二本线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低保户学生。富丽达集团用爱心铺路,一直前行,目前,通过该基金,已有63名家境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富丽达的支持下完成大学学业。

  2010年,富丽达集团向萧山区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成立“富丽达·萧山知联”人民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加大萧山区知联会校园服务基地和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力度,联合开展全区优秀师生评选活动及中小学生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合唱节等系列活动。同年又捐赠1500万元牵头成立临江慈善分会。

  一直以来,富丽达秉持“追求卓越、和谐共进”的核心价值观,热心参与慈善捐赠、新农村建设、春风行动、“五水共治”和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各类捐款及冠名基金近6500万元,以实际行动朝着“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这一目标持续努力着。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