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亮绣衣瑰宝 传文化技艺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5-29


本刊记者—孟庆杰

    528日,“台州绣衣博物馆”开馆暨“台州绣衣传承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浙江省台州市芸芝绣衣有限公司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原中国纺织规划院院长於荣赓,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秘书长谢方明,台州市政府副市长赵跃进,台州市人大副主任王金生等领导出席活动。

    台州绣衣源自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把抽纱技艺带进了我国东部沿海城市。1909年(光绪二十五年),海门天主堂嬷嬷向女教徒传授刺绣技艺(俗称天主堂花)开始,随着绣花女的智慧积淀,刺绣工针不断创新,形成了海门独特的抽、拉、镶、贴等200余种刺绣工针工艺,尤以雕平绣蜚声海外,被誉为“中国雕绣之最”。台州绣衣绣品称颂为“东方瑰宝”,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相媲美。

    今天的台州芸芝绣衣有限公司由1952年成立的中国土产公司海门分公司绣花加工厂演变而来,绣衣博物馆内介绍了绣衣技艺发展历史及成就,并展示了中国第一件全雕绣绣衣、全雕叠袖旗袍、葡萄团花纹套装等实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精湛的雕绣绣工。此外,博物馆还将绣花官服、手摇缝纫机、西欧壁挂等刺绣藏品进行了展示。

    杜钰洲表示,台州绣衣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博物馆的开幕表现了台州绣衣文化、绣衣产业的新的开始。台州绣衣博物馆的建立,一是表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信,二是表达了继承发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我们纺织领域的发展要继续传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精神。 

    台州刺绣特色的形成与古老的丝绸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服饰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也在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那么丝绸文化怎样发展?杜钰洲说:“博物馆传承基地的建设就体现了这一点,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现代技术、现代网络结合的更紧密,让它更有新的创造力,更好的服务现代人的生活。”

    杜钰洲强调,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再工业化、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4.0反应出新的工业革命的开始,它对传统生产、传统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把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使创造力进一步提高。要将刺绣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辉煌。  

 

    王金生、台州市椒江区文广新局局长何昌廉、台州芸芝绣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宏亮分别发展致辞。吴宏亮介绍了创建“台州绣衣博物馆”的目的:一是为保护和传承“台州绣衣”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面向社会各界展示台州绣衣精湛技艺和珍稀佳作;三是为社会提供传承教育的实物和文史教材;四是搭建台州绣衣发展、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为弘扬台州绣衣文化做出贡献。

    吴宏亮表示,博物馆的建设是个渐进的系统工程,我有决心和信心在政府和老一代台州绣衣传人的支持帮助下,以科技手段,还原台州绣衣生产制作场景,全面展示台州绣衣历史。

    活动现场,台州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许良云为吴宏亮进行了“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授牌,杜钰洲、赵跃进为“台州绣衣博物馆”正式开馆揭幕,杜钰洲宣布“台州绣衣博物馆开幕”。同时,活动现场还展示了杜钰洲墨宝——“台州绣衣博物馆”题词。

    活动后,在吴宏亮等嘉宾的陪同下,杜钰洲参观了台州绣衣博物馆。

    吴宏亮介绍:“博物馆对大家免费开放,我们要把台州绣衣文化延续下去,我们还建设教育基地,为学生等年轻人提供学习场地、绣花工具、教学教师等便利,传承台州绣衣技艺。”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