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正视竞争倾听来自市场的声音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5-14


本刊记者—黄天玉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不仅是要给院校、行业看的时尚教育盛会,同时也是帮助外界了解纺织服装教育行业的桥梁,而它更重要的意义是把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果展示给企业和社会,让在这里做展示的年轻人更有成就感。”谈及对行至第三届的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期待,倪阳生如是说。

  本次大学生时装周期间,首次推出了“国际日”。在倪阳生看来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当前,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都在萎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产业的中心,而我们的纺织服装教育也应该随之成为世界的中心。我们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落地,始终为社会和市场服务,相比其他教育领域,服装设计教育在近几年进步显著。而国外设计院校的培养体系各有特色,也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倪阳生认为,设计是没有国界的,我们需要与国际时尚教育展开交流,同时也应鼓励越来越多的海外院校参与进来。

  而在去年,设计专场招聘会作为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用人企业和毕业生实现对接,作为院校就业帮扶的重要补充助力,帮助毕业生更顺畅地走出校门、步入市场。本届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招聘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期举行的751时尚公开课也将以创新、创业为着眼点,为学生提供更落地的实用思维。

  倪阳生认为,借此契机,我们应当鼓励越来越多的用人企业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用人需求,使他们了解当前毕业生的真实情况。相信大学生时装周的设计专场招聘会将为企业与院校、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桥梁。

  新银基·2015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颁奖典礼和“九牧王杯”第20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终评将一如既往作为压轴大戏。当前,国内涌现出很多或商业性或公益性的设计赛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起到了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倪阳生也希望学生不要把奖项看得过重,而是通过大赛的平台帮助自己提高适应市场考验的能力和经验,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倾听来自市场的声音。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T 台上,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们自信、个性的一面给倪阳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如何把这份自信与市场兼容?倪阳生认为,纺织服装人才教育亟待院校和企业双方面的共同变革。在毕业生如何更快地适应企业、适应市场的问题上,学生和企业都应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学生在学校里掌握的知识是最基础的,只能作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而当年轻人走入社会,他们必须从零开始、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要回归现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年轻设计人才从经验和能力来说都是稚嫩和单薄的,所以必须沉下心来感受企业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从基础性工作中获得经验。因此,纺织服装人才培养的检验标准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最终还是由用人单位说了算。”

  同时,倪阳生也希望企业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机会,并且具备“再教育”意识。“虽然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都会组织上岗培训,也有一套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过,大部分企业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过于急功近利。企业普遍希望学生入职后能尽快上手,但是学生进入企业后同样需要一个‘导师’,不仅帮助他们熟悉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授经验,这是当前企业所欠缺的。”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