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百年梦·党旗红 | 党史回眸,百年瞬间(第十七期7.11-7.17)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7-19



  1980年7月12日
  邓小平视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980年7月12日,邓小平来到葛洲坝,寄厚望于建设者,希望这支队伍建好葛洲坝,进军大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是体现当时我国综合实力的标志性工程。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建设而成的大型水电站。大坝全长2595米,坝顶高70米、宽30米,雄伟高大,气势非凡。大坝总库容量15.8万立方米,年均发电157亿千瓦时。
  葛洲坝工程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1970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兴建葛洲坝工程的报告上批示:“赞成兴建此坝”,工程于当月30日正式动工。1972年11月21日,周恩来对工程技术委员会说:“修葛洲坝要成为三峡大坝的试验坝”,“搞好了葛洲坝就是大成功”。

  1956年7月13日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试制成功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经过精心筹划,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兴建。1953年6月,毛泽东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西南的孟家屯附近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一汽的建设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全国各地为一汽输送了大批干部和技术工人。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全套的产品设计和图纸资料,并派遣一批有经验的专家来厂指导。
  1956年7月13日,从一汽总装配线上开出了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被毛泽东命名为“解放”牌的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8年5月、8月,第一辆国产“东风”牌轿车和“红旗”牌轿车相继诞生。

  1919年7月14日
  《湘江评论》创刊
  1919年7月14日,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毛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毛泽东为创刊号撰写创刊宣言及长短文二十余篇,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揭露和抨击。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给予了高度评价。《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正式作出“分共”决定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召开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正式作出关于“分共”的决定,公开背叛孙中山所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随后不久,汪精卫等就和蒋介石一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在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实行“分共”和“清党”后,中共中央临时常委迅即决定实行武装反抗,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1922年7月16日
  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明确提出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文件。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

  2011年7月17日
  习近平率团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
  2011年7月17日 以习近平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7月19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习近平向西藏自治区赠送了胡锦涛题写的“祝贺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贺匾,并发表讲话强调,西藏6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