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我和我的祖国 | 向纺织强国勇敢迈进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07-24


  原纺织工业部建设局局长 赵鼎勋/文  

  编者按: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从弱到强,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纺织业作为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母亲行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已将中国建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为全面回顾7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的历史进程,从不同角度展现纺织工业的巨大变化,记录纺织人敢于探索、奋勇前行的时代故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刊——《纺织服装周刊》特开设“我和我的祖国”专栏,向行业内外企事业单位、机构、学校、团体、个人征文,通过讴歌行业企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展现纺织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决心。

  人过70已进入老年,新中国70华诞风华正茂。我是1951年2月从学校分配到纺织工业部参加工作的,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一代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中就有纺织工业部。当时的全称就是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这说明中央对民生工业的重视。建国后的历史发展也证明,发展纺织工业不仅直接解决人民衣被甚少的问题,还能解决就业、积累资金、创收外汇、保持社会稳定。解放初期,国家发行过折实公债,这个“实”中就有龙头细布一项。后来发展凭证供应,纺织业要保证布票兑现,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新中国的纺织工业部承担的任务光荣而艰巨。

  纺织工业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民生工业,它还是一种重要的纤维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工业中的一员。高模高强纤维、碳纤维等各种工业用纤维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劳动保护、航空、航天、航海、医疗卫生、文娱体育等等方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今纺织业与建国初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有天壤之别。  

我和我的祖国 | 向纺织强国勇敢迈进

  成功解决三大问题

  纺织工业部成立初期,面临三大问题——装备、原料、人才。我谈谈纺织业解决这三大问题的概况。

  一是装备问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号称“500万锭”的设备参差不齐,而且数量远远不足。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纺织部提出了自力更生发展纺机制造。经中央批准后,纺织部按纺织生产工艺程序组建起了各类纺织机械厂,不仅满足了国内发展建设需要,还成为了我国第一个成套设备援外的行业。

  二是原料问题。制约纺织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原料问题。纺织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有一个与粮食争地的矛盾。纺织部成立后三四十年间,从未间断过寻求对纺织原料问题的解决之道。

  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利用野杂纤维的可能,如棉杆皮、甘蔗渣、剑麻等,但都未取得实用有效的结果。60年代,得知可以用石头做布,引进了北京维尼纶厂,随即在全国推开了九个维尼纶厂;后来,引进了保定粘胶纤维厂、兰州化纤厂(腈纶),在丹东、南京、新乡建立了三个粘胶厂;70年代提出引进石油化工装置,以解决粮棉争地矛盾,随后纺织部引进建设了上海石化、天津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和四川长寿用天然气制聚乙烯醇,所称“四大化纤”。四大化纤建成投产,有效地解决了粮棉争地矛盾,卡脖子的纺织原料瓶颈疏解了,国家终于在80年代宣布取消了纺织品凭证供应。 

我和我的祖国 | 向纺织强国勇敢迈进

  三是人才问题。纺织工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发展纺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人才从哪里来?纺织工业一路走来,我总结有三大经验:

  一是从生产一线中找英雄模范人物。上世纪50年代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能工巧匠,他们中不少人经过培养还担当起国家重要岗位领导职务,像李瑞环、倪志福。纺织战线上也有不少劳模,像郝建秀经华纺培养锻炼也走上了领导岗位。二是建立纺织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如建立华东纺院、河南郑州技校等。当今纺织战线上的技术人才,不少是华东纺院(今东华大学)出身。三是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潜力,采用“母鸡下蛋”办法从老厂衍生出新厂需要的人才。老厂带新厂,不仅要负责培训新厂新工人,还要建立一套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班组长的各级骨干。现在不少化纤厂的化纤专业人员是从保定、丹东、仪征等母厂扩散出来的。 

我和我的祖国 | 向纺织强国勇敢迈进

  传承和发扬纺织精神

  回忆这些往事,不是念旧。社会主义事业在快速发展,客观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回顾过去,是想从中能感悟到一些什么,能学习和传承些什么。纺织工业发展的经验很多。我体会纺织工业部在解决当年面临的三大问题中,有三种基本精神是值得我们纺织人传承和发扬的。

  第一,实事求是的精神。纺织业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摆正自己的位置,实事求是地制定发展思路,有的放矢。在百废待兴情况下,自力更生比等靠要主动有效,发展纺机是这样,发展化纤也是这样。

  第二,勇于担当的精神。纺织业要搞纺机制造,要搞化学纤维,都是没有现成的基础,要从零起步,难度可想而知。纺织业勇于担当,只要认定应该做的,就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坚持从实践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抓住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落实解决问题,最后都收到了一次性投产成功,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

  第三,抓住主要矛盾,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精神。新中国成立,纺织业面对的主要矛盾是能力不足。纺织业主要抓两手,一手是抓现有的设备能力挖潜增产,另一手是加快建设新厂增加产能。 

我和我的祖国 | 向纺织强国勇敢迈进

  千方百计挖掘现有能力产能。曾采用总结先进操作法,普遍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效率。采用三班倒生产,息人不停机,后来三班倒因晚班工人休息不好,进而改为四班三运转,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工人健康。也采用过提高车速来增加产量,但提高车速后,增加了用电,加大了机物料损耗,增加了操作工难度。后来发动群众攻克难关,改进机物料质量,加强设备保全保养,坚持了高速运转,增加产能。

  在建设新厂方面,注意了全面布局,采用在接近棉花产地的内地,以纺织基地的模式一个新厂接一个新厂地建设。改变了旧中国纺织业集中上(海)青(岛)天(津)的局面,在河南、陕西、河北、北京等地兴建了纺织基地,成立了纺织设计院,组建了纺建队伍,专业设计、专业施工。 

我和我的祖国 | 向纺织强国勇敢迈进

  改革开放促进了纺织工业大发展

  纺织工业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引进大型化工设备建设四大化纤,纺织是领头羊。建设仪征化纤,利用中信公司在海外发行债券引来资金搞建设,纺织是第一家。

  原来我一直认为,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能一年建成投产一个中型纺织厂,效率很高。现在看来,五六个纺织基地一年一个厂,每年也就是增加50万锭,十年也不过500万锭。现在一个厂就是几十万锭,改革开放以来纺锭一下涨到了亿锭,引进技术、管理、资金,各种类型的纺织企业蓬勃发展,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实现中国梦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遵循党中央部署,坚定地走中国自己的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号召我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我们一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倍努力奋斗,把中国从纺织大国勇敢地向纺织强国推进。 

我和我的祖国 | 向纺织强国勇敢迈进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