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红领集团:智造成就新商业传奇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1-12


破解红领发展之道

  成功绝非偶然。在传统制造业激荡的浪潮里,红领扬起了“个性化定制”的风帆。在商业模式裹挟的时代中,红领独树一帜创造了符合传统工业发展的模式,形成了可复制的生产样本。

  是何原因,让红领不畏惧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艰难?是什么动力,激发红领拥有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勇气?

  2009年,张蕴蓝出任红领集团总裁,她充分利用规模化定制的基础,开始大刀阔斧地招聘年轻人才、拟定新的发展战略,走多品牌运作的道路。尤其是在定制形式上,她带领团队大胆创新,在门店和预约上门两种量体下单方式外,还实现了O2O的模式,可直接通过APP或者电脑进行在线设计下单。

  魔幻工厂激发“造物”乐趣

  “消费者只忠诚于自己的需求。”对于如今的消费特点,张蕴蓝的判断一语中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因为个人喜好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基于此,红领推出了一款结合了C2M与O2O概念的产品——魔幻工厂。

  在魔幻工厂的个性化定制APP平台上,消费者可以定制西装、衬衫、西裤、大衣、马甲等多样产品,自主选购包括来自意大利顶级西服面料1881、意大利最古老的纺织家族企业之一的杰尼亚品牌、伦敦萨维尔街的多美品牌等在内的国际大牌面料。

  消费者还可以参与服装设计,甚至一个纽扣的颜色都能自主选择。不仅如此,免费的预约量体服务更加升级了消费者对于定制服务的体验感。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16个城市的消费者都可以直接享受到魔幻工厂预约量体的服务。在7个工作日后,消费者就可以收到自主参与设计的产品。

  在张蕴蓝看来,个性化定制最核心的是让消费者体验到“造物”的乐趣。“魔幻工厂打破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让他们自主创造个性化品牌,创造属于消费者自己的风格。”魔幻工厂销售的服装都没有LOGO,而是让消费者自己设计和定义。

  消费者自主创造的理念成就了个性化的需求,企业生产者难道不会因为个性化的定制要求产生高昂的成本?张蕴蓝解释道:“魔幻工厂的消费水准并不高,产品的性价比却非常高。一般消费者3000多元就可以享受到近乎成衣定制般的个性化服务。”

  她算了一笔账,个性化定制让企业没有库存的担忧,因为每一款设计都是有订单的。另外,这套生产系统是用工业化的成本来进行个性化的生产与定制。这意味着,每进行一笔个性化的定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仅仅比传统成衣高出10%。企业真正的品牌运作成本是远远低于传统服装生产的。

  “消费者在终端一旦体验到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所带来的品牌忠诚度是非常高的。因为个性化定制让消费者避免了撞衫的尴尬,用低于成衣的费用享受个性化的高端服务。”张蕴蓝说。

  2.0升级模式的魅力

  当企业作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抉择,如何才能顺利抵达成功转型的终点?红领实现“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制造梦想过程中,用十余年的转型时间创造了提升企业制造能力、加速工业化升级的空间。从“传统生产”到“红领模式”,再到“酷特模式”,红领将服装制造升级改造,形成了独特且行之有效的发展经验。

  如果说“红领模式”是企业迈向现代化工业制造的1.0版本,那么“酷特模式”当算作红领当前发展的2.0版本。

  从ERP(企业资源计划)、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的单项应用,到用MES(制造执行系统)等实现各环节的综合集成;从工厂内部信息技术改造,到利用互联网融合创新,最终形成了订单信息流为主线,“酷特模式”创造了以海量版型数据库和管理指标体系为基础,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支撑,订单提交、设计打样、生产制造、物流交付一体化的个性化定制方式。

  在张蕴蓝看来,“酷特模式”的魅力就是将少数人的奢侈品引入普通人的生活。其突出特点是打造C2M的概念,客户直接对接工厂,消费者可以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享受到定制化的产品,省去了渠道商等中间环节。

  她说道,“企业流水线上看到的所有产品都已经被买单了。传统生产难以避免的是产品的同质化,无论你是买手经济,还是设计师的模式,都没有办法针对每个人进行研发、生产和设计。而‘酷特模式’是个性化,人人设计,一人一款,一人一版,这非常重要。从3个月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定制化的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同时形成了很强的客户黏性。”

  让服装印上消费者的个性,体现在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中。一个纽扣、一条丝线、印有自主设计LOGO的西服,每一个细节的创意让红领和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而这也是“酷特模式”的价值。

  不久前,复兴国际旗下企业与红领集团达成战略投资协议,30亿元的投资金额似乎更加印证了红领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的价值。未来,红领的定位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制造者,更远大的目标已经添加到红领发展战略之中。

  传统工业问题的解决者

  对于未来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财经评论家吴晓波曾经如此判断,“第一,企业将重新构建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第二,企业会利用互联网工具改造企业内部的流程。如果这两个改造不完成的话,传统的制造业和传统的服务业都会被消灭。”这让人感到传统制造企业的升级发展迫在眉睫。

  “我们调研过一百个企业,调研的结果显示:90%的企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路在哪,更不知道路口在哪,基本上是在瞎干。所谓知道的,你问他两句又不知道了。”张代理认为,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都面临着升级乏力的困惑。

  而在他看来,“互联网+工业”带给传统制造企业更多启发,未来红领更大的目标在于帮助更多的传统工厂改造升级。互联网时代,红领的另一个转型已经开启——从传统的服装生产制造商变身传统制造问题的解决者。

  《中国制造2025》给传统的制造企业树立起一面发展的旗帜,企业加速内部改造、升级制造能力的号角也被吹响了。红领在工厂信息化改造方面的成果得到不断认可。

  工业4.0时代,软件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的综合应用加速了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生产端的智能制造与柔性化生产能够创造更多价值。此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按需定制的方式更加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如此一来,红领所倡导的个性化定制模式更加适合中国市场。

  “实际上,红领已经不仅仅是卖服装的公司,通过多年致力于男装的改造,红领掌握和积累了一套方法论。这套方法论不仅可以改造企业自身的男装,还可以延伸到其他的品类。”张蕴蓝说。

  红领将这一套经验整理开发成了一种被称为SDE(源点论数据工程)的产品,其核心能力就是为传统的制造企业提供“互联网+工业”的解决方案。“SDE包含了帮助传统工厂进行柔性化和个性化定制的改造。”张蕴蓝介绍,目前,红领已经在与一些传统企业展开合作,通过红领生产模式的“复制”,让更多企业实现工厂的快速改造与发展。

  “我们已经开始尝试跨品类生产了,正在改造鞋品、箱包等等。”张蕴蓝说。

  不难发现,红领角色的转换得益于其规模化与平台化的运作模式。首先,红领经过十多年的转型发展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据化的平台,形成了满足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其次,红领强调的C2M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压力,将位于“微笑曲线”低端的传统制造翻转到顶端,挖掘了生产的红利;最重要的是,通过魔幻工厂O2O平台的开发,红领能够直接与消费产生联系,创造了对接终端的销售平台。红领的SDE为改造传统工业创造了价值,也为红领再一次的转型打下基础。

  TIPS

  红领集团荣誉榜

  2010年9月,被评为2009~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

  2010年12月,被评为2010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年度卓越实践奖;

  2013年,获得“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2013年度评价表彰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4年,红领牌标志服被认定为山东名牌,荣获“中国质量诚信企业”;

  2015年,荣获“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称号。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