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中国纺织“十二五”背后的产业密码(中)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1-07


  本刊记者-徐长杰 牛婵 蔡倩 郝杰 袁春妹 欧阳潇 陆健 孟庆杰 黄天玉

  回望“十二五”,世界经济在此阶段经历了大调整、大变局;我国经济则从换挡期步入一种“新常态”,特别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令整个社会环境和发展制度发生了极大改变??身处“大转型”之中的中国纺织业,则不断用变化的眼光对产业进行“升级、再造”,而历史也将证明,中国纺织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有益尝试,必将改写当下,开启未来。


  回眸“十二五”:纺织业的质变

  科技,从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

  正值“两个五年”交会之际,纺织科技领域的一项成果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的当今,该项成果荣获了香港桑麻科技奖特等奖,也获得了“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并突破了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的关键技术,这就是“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该项成果不仅仅是一种纤维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中国纺织业科技创新正在从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

  自主创新,是纺织“十二五”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经过五年的发展,《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发展纲要》中的“十大类50项关键技术和110项先进适用技术”都取得了突破,获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纤维材料、纺织加工、染整、产业用纺织品、重大纺织装备、纺织信息化等领域。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奖励了科学技术成果650项,其中一等奖63项,二等奖223项,三等奖364项,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荐的1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康平纳集团公司的“数字化筒子纱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评价说,“近年来建设纺织科技强国的实践表明,自主创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涌现的背后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产学研联合攻关被证明是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的突破是东华大学和江苏奥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攻关的结果;数字化筒子纱染色技术的突破背后是康平纳与机械研究总院合作的成就。仅在2015年科技获奖的项目中,就有近一半属于产学研联合攻关成果。孙瑞哲指出,“近年的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应用证明,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大中小企业共同参与,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在行业迈向“十三五”的关键时期,中国纺织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将在全行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引领作用,是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等诸多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孙瑞哲提出,纺织科技创新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聚焦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科技体系协同创新,加强标准支撑体系建设,推进纺织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产品开发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遭遇贸易拐点

  回顾“十二五”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情况,总体平稳,但出口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2015年,纺织服装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随着一系列的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下行,出口有望实现低速增长。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15年前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569.46亿美元,同比下降5.8%。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997.21亿美元,同比下降2.6%;服装出口额为1572.25亿美元,同比下降7.7%。

  回顾“十二五”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情况,总体平稳,但出口压力不断加大。2014年纺织品服装出口3070亿美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9.7%,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36.8%,一般贸易比重占76.2%。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体仍然平稳。但自2012年以来,受到世界经济复苏仍显乏力、市场需求偏于低迷、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复杂形势下,纺织服装出口外部环境也愈加严峻,出口也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尤其是2015年,更是多年来纺织服装出口首次负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国际市场复苏乏力仍然是我国出口受制约的主要因素。“目前欧洲经济被难民危机、恐怖袭击等打乱阵脚,美国经济回暖对于中国出口的实际作用也在减弱,导致我国出口表现不佳。”白明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副主任刘欣也表示,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表现。首先是国际市场需求仍缺乏加速扩张的动力。发达经济体是主要的终端产品消费市场,但仅有美国市场在宏观经济缓慢复苏带动下持续增长,而占行业出口比重27%的日本和欧盟经济十分疲弱。其次,汇率波动也直接影响出口收入及统计。欧元、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较快贬值,一方面削弱我国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结汇损失风险。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指出,出口下降主要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缓,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对中国出口形成较大冲击。从内因看,外贸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削弱。加上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

  外贸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江苏堂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荆玉堂表示,出口贸易中我们的成本优势不在了,但这并不是坏事,这就迫使我们去创新,去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生产出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家也都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地球是平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做好自己的产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差异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就不愁没有订单。

  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外贸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跨国衔接,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也都是为了和他国对准合作机会,只有对准了比较优势,红利才会出来。刘欣表示,未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压力仍然较大,但今年除了基数低之外,一系列的政策红利则将进一步释放,加上人民币汇率的下行,出口有望实现低速增长。


  纺织业“内外”兼具,“东西”共舞

  近年来,我国纺织业的跨国布局呈现加速推进态势,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未来,伴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纺织企业将着眼于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更主动积极地实施产业转移和“走出去”战略。

  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整体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阶段,全球贸易政策变革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纺织供应链的重塑,TPP等区域贸易协定将对我国产业健康发展造成较大挑战,加快纺织产业跨国布局的形势十分紧迫。

  自从2000年“走出去”战略正式提出以来,国家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进行生产投资,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国内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带来了福音。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沿地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大力推动当地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正呈“东”“西”并进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业的跨国布局呈现加速推进态势,行业众多骨干企业进行跨国资源配置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条主线是以产业资本为主导,通过绿地投资、合作进行生产力的跨国布局,打造“中国+周边国家”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维持和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领先优势;另一条主线是产业资本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并购,对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原料资源、设计创新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带动行业整体向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据了解,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在境外投资的企业已近3万家,而来自我国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的26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进入了约108个国家和地区以绿地投资、股权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等方式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同步投资,并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如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主板上市公司的先河,在“中巴经济走廊”上持续发力的如意集团,及实施了以国际化为中心的“1+5”战略的上海纺织集团等。

  纺织产业迈开大步“走出去”,机会在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纺织企业将着眼于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更主动积极地实施产业转移和“走出去”。

  一是进一步拓展纺织区域发展空间。新疆、宁夏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由过去主要依靠成本优势和政策优惠,更多地转向依靠市场配置、优化环境、提升服务和激发创新等方面,依托内陆城市群,满足不断升级的内需消费要求。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技术研发中心、时尚创意中心和品牌营销中心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率先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示范基地,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纺织服装物流、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二是加快国际化产业布局。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走出去”跨国布局原料加工环节,稳定原料供应保障。引导纺织企业在基础设施、政策和贸易环境方面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或间接控制实施“中国+1”的跨国产业链布局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石油化工及棉花、森林、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靠近目标市场的国家投资纺织项目,带动纺织装备出口,进而实现产能国际化。引导优势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价值链水平,掌握目标市场属地销售品牌和市场渠道资源。

  确实,中国纺织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走出去”对于建设纺织强国、巩固中国纺织业的全球地位有着重要意义,“走出去”应与国内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纤维创新领衔“新穿着体验”时代

  “十二五”时期,纺织工业在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下,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产品升级方面成效显著,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得到推广,产品进一步升级,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技术进步离不开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纺织行业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下,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问世。

  据悉,“十二五”时期,高性能纤维研发和产业化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化学工业纤维协会会长端小平就曾举例说道,“十二五”期间,高强型碳纤维实现了干喷湿法纺丝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高模型、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也已突破关键制备技术;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等产品产业化达到国际水平;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和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基本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最广的国家。”端小平强调。

  此外,差别化纤维也得到快速发展。作为化纤行业的排头兵,盛虹就在“十二五”期间专注于在差别化纤维领域谋求突破,不断研发新品,为客户提供“私人定制”。截至2014年,盛虹化纤板块年产能已达165万吨,差别化率达85%。2014年11月,由盛虹主导完成的“新型聚酯聚合及系列化复合功能纤维制备关键技术”项目荣获“纺织之光”2014年度科技奖一等奖。

  生物基纤维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在“十二五”期间也取得重要进展。竹浆纤维、麻浆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聚乳酸(PLA)、壳聚糖、蛋白复合等生物基纤维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莱赛尔纤维、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与聚乳酸(PLA)共混纤维、海藻纤维等主要品种突破了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十二五”期间,纤维原料格局得到优化,单线10万吨/年的己内酰胺和单线250万吨/年的精对苯二甲酸生产技术和装备实现国产化。

  同时,化纤新品种生产技术得到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也持续提高。“十二五”期间,由中国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启动以来,新一代聚酯仿棉纤维研发有序推进,标准体系逐步构建,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近两年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中国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出的“逸绵”,已经成为整个纺织行业纤维品牌建设的典范,为企业建设纤维品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正如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负责“逸绵”相关工作的廉志军教授所说:“‘逸绵’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在发展中继续壮大,相信‘十三五’期间属于‘逸绵’的故事还在继续。”

  目前,“逸绵”终端产品已经应用于几乎所有传统聚酯纤维所涉及的服用领域,特别是在高品质运动服、工装等纯聚酯、聚酯/棉混纺产品应用较多的领域中,“逸绵”产品以良好的手感、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出色的仿棉效果得到了各大运动品牌、中国石化等大客户的认可。尤其是在穿着舒适性方面,“逸绵”产品和传统聚酯产品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真正体现了仿棉的特点,“逸绵”作为传统聚酯升级换代产品的理念已经逐步得到市场认同。


  棉花体制改革,“死结”解开

  从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到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棉花产业经历了“风雨飘渺”的五年,纺织产业也受到了重创,至今仍处在恢复中。庆幸的是,被称为“死结”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终于在实施三年之后取消,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棉花体制改革正在逐步形成。

  纵观行业整个“十二五”,没有比棉花更让行业“操心”的事了。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并于2011年9月开始实行。我国棉花也由此进入了三年的棉花收储时代。

  从2011~2014年,这一政策的实行,有效稳定了我国棉花价格,但伴随而来的负面问题也日益突出。

  首当其冲便是国内外棉价倒挂。数据显示,这三年期间,我国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最高时候的差价达到了5000元左右。“过去企业用棉一般在70%~80%,现在大多数企业下降到40%~50%。”福建一家纺织企业主坦言:“巨大的棉价差让我们不得不减少用棉。”

  其次是棉花质量下滑,三丝问题严重。行业人士就曾指出:“棉花质量问题非常大,有亏重、三丝、短绒、等级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国储棉的棉花根本就纺不出高品质的产品。”

  事实上,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也无法保障棉农的利益。“现在种植棉花,效益一年不如一年,而且棉花种植费工又费时。”山西运城棉农李六一向记者表示。

  以上的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我国棉花产业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我国棉纱产品受到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强大冲击,同时也把保持数年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在2014年拱手让给了印度。

  违背市场规律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境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此背景下,2014年4月,国家宣布取消实行了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

  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从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棉价已开始与市场接轨,棉花质量有所提高,棉农收入也有了保障,行业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棉花产业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需要关注的是,在棉花产业迈进新时代的进程中,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仍然存在着缺陷。如:强制入库公检,入库公检流程复杂、繁琐,且费用高等问题制约着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使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并没有真正走向完全市场化道路,这很显然有悖于以市场化为原则的改革。与此同时,就整个棉花产业链来说,关注的焦点除了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外,还要重视棉花质量的提升。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新疆调研中所强调的,现在企业棉花用得少,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企业对棉花质量不太满意。当前棉花产业发展问题在价格和质量上仍存在着突出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棉花销售困难。新疆在棉花生产上要继续下工夫,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并要不遗余力地把棉花质量提上去,真正把新疆打造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开弓没有回头箭,棉花体制改革已经艰难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在“十三五”期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能够真正走上市场化的道路。这也是棉花产业链最为迫切的呼声。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