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产品创新 谁能戳中痛点
文章来源: 2015-07-06


产品研发
产品创新 从痛点入手
  对于产品开发,有创新想法的人很多,取得技术专利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创新中最难的,是从创意到市场化产品转化这个过程,这也是产品开发的痛点。把握好痛点,就抓住了变革与进步的契机;漠视痛点,就是对商机的麻木,就会与盈利机会擦身而过。
纤维:品牌推广将成趋势
出镜嘉宾: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谈辉
       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继东
       海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舒弹丝事业部总经理 石建新
       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德荣
痛点:研发、营销

  

  在新型纤维产品开发对话论坛上,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谈辉、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继东、海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舒弹丝事业部总经理石建新、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荣就新型纤维的研发与营销模式谈了各自的成功之处。

  赵继东介绍,沿着“差异化纤维研究开发及应用领域的专家”的发展方向,永盛在差别化纤维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研发出了GPN(高收缩涤锦纤维长丝)、新型弹性卷曲纤维SPH(SQH)等多种差别化纤维。未来,永盛将向前端拓展,在功能性原材料的研发上发力。

  石建新介绍,海兴舒弹丝自开发成功就申请了商标产权、知识产权。此外,在推广新品方面,海兴没有像一般企业召开产品发布会,而是走出去做推广,寻找下游进行合作,目前品牌推广效果很明显。

  孙德荣认为,斯尔克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坚持不懈的产学研开发,使得产品做到了原创、唯一。此外,无缝隙配合客户企业也是斯尔克一大特点。

  对消费者来说,功能性这个特性看不见、摸不着,再加上消费者对功能性的质疑,使得功能性产品推广难上加难。谈辉介绍,金辉推广功能性产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与终端品牌合作,结合品牌最终的消费者,有方向地推广。   

家纺:按需求重构发展模式

出镜嘉宾: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 杨兆华

痛点: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渠道结构发生变化

  

  一系列数据表明,市场对家纺产品的总需求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多数企业家却感觉到市场没有数据表现那么好,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发现这其实是家纺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渠道结构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是产品开发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需求。新形势下,行业提出了新家纺的概念,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研究产业创新、产业重构和产业发展的模式,以智能产品为突破,引导消费。

  其次是大众化市场待开拓。内销家纺产品最主要的市场是大众化市场,而大众化的市场普遍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所以内销品牌如果一直定位在一线城市,不去做大众化产品和二三线城市的开拓,那市场很难有增长。但行业也要避免大众产品挤压中端产品的现象发生,要密切跟随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

  第三是电子商务成为新亮点。2014年中国家用纺织品线上交易规模约为829.1亿元。随着家纺企业对电商渠道的重视与持续发力,以及用户对家纺产品网购的需求,未来几年中国家用纺织品线上交易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   

针织:成形技术潜力巨大

出镜嘉宾: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蒋高明

痛点:国产无缝针织机缺乏、横机同质化严重

  

  据统计,2010年亚洲市场的无缝产品占到全球总量的80%以上,共出口无缝内衣73.07亿件。从发展趋势看,无缝服装将逐步成为传统纺织服装的升级替代产品。而无缝内衣机器目前国内大约有10万台左右,国内年产量仅有0.8万~1万台左右。

  从2008年起,我国电脑针织横机就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2012年开始呈下滑趋势。目前我国电脑横机产业链虽完整,横机品种丰富但同质化严重。未来,电脑横机应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机器的稳定性、可靠性。

  总体来看,针织成形装备未来应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速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