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纺织业如何搭上“中国制造2025”快车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6-15


本刊记者_ 李晓慧 郝杰 欧阳潇 郭春花 赖松 牛婵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已经达到1/5,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却是不争的事实,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人瞄准制造业强国,开启了“中国制造2025”的征程。   

   5月19日,由工信部牵头,联合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20多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印发。作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重点对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其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图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这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工业革命已然来临,纺织业当仁不让地要搭上这趟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交织融合的快车。  


 趋势策略  

纺织业具有先期迈进强国的优势
  结合《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纺织工业要抓住机遇,搭上这趟快车。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的重要载体,这是我国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地位的最新解读。《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用三个十年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看来,“纺织工业具有先期迈进世界纺织强国阵营的基础和优势”。我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50%,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约37%,是世界上纺织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纺织业是制造业的重要门类,并且是我国优势制造业之一。

  当前形势下,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国内经济减速换挡呈现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我国纺织工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又要面对各项成本压力持续攀升、劳动力资源紧缺以及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问题,结合《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孙瑞哲提出,纺织工业要抓住机遇,搭上“中国制造2025”这趟快车。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纺织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即通过两化融合为抓手来实现纺织业由大变强。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副主任吴迪看来,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中,智能制造被定义为主攻方向,也是政府部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突破口。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在解读智能化的时候表示,智能制造是指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智能制造不仅采用新型制造技术和装备,而且将迅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渗透到工厂,在制造业领域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从而彻底改变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人际关系,并带来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转变,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或革命。

  具体到纺织工业,智能制造不仅指装备智能化,还包括智能化运营和智能化产品。孙瑞哲解释说,智能化装备主要包括各种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实时在线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的关键装备。智能化运营包括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生产是纺织业分步骤建设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管理是整合供应链、设计、生产、销售相关的全部环节,建立云工厂与实现电子商务。而智能化纺织产品是信息化技术在纺织终端产品上的直接应用。

  对于智能制造的好处,李东认为,实施智能制造,会给制造业带来“两提升、三降低”。“两提升”是指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三降低”是指研制周期的大幅度缩短,运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产品不良品率的大幅度下降。具体到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以后,劳动力数量会大幅度削减,同时,带来了劳动力结构性的根本改变,劳动力由加工制造向生产性服务业转移。

基础能力建设不可或缺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中国制造2025》为此提出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对此解读说,制造业转型升级要以企业为主体,但同时还有一些市场做不好、做不了或者目前还不能做的工作,就要在国家层面体现国家意志,凝聚各方资源来推动,引导示范企业加大创新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就是要整合、凝聚目前国家的一些创新资源,利用比如产业联盟这种形式,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有的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有的是跨行业、跨领域。针对纺织工业基础能力薄弱环节,孙瑞哲提出,针对受制约程度严重、对行业发展影响面广、提高生产效率明显、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效果显著的纺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要分阶段突破,并搭建合理的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及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技术基础建设。

  提升产品质量,加快品牌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方向,这也为纺织业转型升级树立了目标。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纺织工业预计将较好地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三五”时期是建设纺织强国的关键阶段,《中国制造2025》适时出台,对提振行业发展信心、为行业指明发展方向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目前,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正在进展过程中,《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为行业利用良好的产业基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奠定了基础。搭上“中国制造2025”这趟快车,借助 “互联网+”的翅膀,纺织业有理由先期迈进制造业强国的阵列。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