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面料上的创意艺术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09-22


“2017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评审会在虎门举行

  本刊记者-罗欣桐

  近日,“2017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评审会在广东虎门举行。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流行色协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得到了东莞市虎门镇人民政府、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生产力促进部副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产品开发事业部主任刘兆祥以及大赛组委会特邀的流行趋势专家、服装品牌设计师、采购商等业界权威专业人士和多家媒体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寻找最美“艺术品”

  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始于1999年,是目前中国纺织行业花样设计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赛事,是以中国纺织面料产业为轴心,辐射流行趋势发布、设计师挖掘与培育、面料创新与研发的综合孵化平台。大赛强调设计创意、文化传承与市场商业价值的有机结合,在流行趋势、产品研发、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具有专业引领性和前瞻性。

  评审会上,来自100余家高校和企业的创意新秀同台竞技,3000余份花型设计作品诠释“创意的艺术”。作品按家纺、家居、服装、服装装饰物组别分类呈现,风格鲜明,前卫张扬,又不失对传统的传承。

  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青睐艺术价值高、想象力丰富的创新作品;鼓励参选作品以时尚的潮流设计去唤醒传统的经典艺术,以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诠释不设边界的青春灵感和原创理想。

  由13位业界精英组成评审团,秉持着潮流创新与商业价值的设计天平,可谓在海量作品中进行了“地毯式”的佳品搜索。依据评审标准,评委结合最新流行趋势就参赛作品在主题契合度、创意理念、时尚元素、花型创意、技法运用、色彩运用、市场价值、风格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严格的评选,并以国际化的视野、犀利独到的点评以及富有前瞻性的指导建议,带来了最新的高端时尚资讯、专业意见和方向指引。

  评审开始前,评审员之一、《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副主编李晓菲则从“潮流再部落”、“原始田园考”、“创旧式精神”、“复古新未来”四个主题方向,对2017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的主题“迭创”进行了专业解读,提供了专业的趋势分析指导和花型设计建议。

  落地好创意 引发评审热议

  好的创意面料,不仅要具备原创、创新、时尚等美学设计元素,最重要的是具有商业落地的价值。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的平台价值,也是为了发掘更多对行业具有趋势引导作用的设计,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的良性产需循环。

  经过仔细的筛选,评审团从所有参评作品中严格甄选出数十幅优秀作品,并展开了“激情四射”的讨论。正如《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副主编李晓菲所说,世界上没有不好的面料,在不同的设计师手上,经过搭配使用,都能成为好的作品。面对如此大量的创意作品,评审团只能以创意内涵、潮流趋势、商业价值、创新精神等作为参考择优。

  Beautyberry设计总监王玉涛对创意面料设计的织造可能性与投产效果尤其看重,他认为一些视觉效果出色,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技术落差的作品,都将被“无情”淘汰。地素视觉总监张立伟对终端需求尤为敏感,他认为传统织造工艺和少数民族图腾,在与国际潮流用色的搭配中,形成了创新的时尚设计,对当下的消费者具有吸引力。凤飞服饰设计总监曾凤飞也是“民族风”的支持者,他认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图腾与简单的黑白灰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来的面料具有很高的商业实用性。

  Ebahir设计总监李春江和奥盈纪元创意总监李勇都是不折不扣的“色彩控”。在评审过程中,他们更倾心于色彩跳跃的作品,并且仔细地将作品的创意解说与运用在成衣中的样品图作比对,严格将华而不实的作品拒之门外。

  首次参加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评审工作的普丽衣曼设计总监邓兆萍和GIOIA PAN设计总监潘怡良,则把作品的完整性和国际流行元素的体现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并且注重入围作品的风格与品类平衡。

  标顶服饰设计总监武学凯对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作品心有所属。他认为,在如此高标准、高规格的面料创意大赛中,获奖作品不仅要“看起来美”,还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些似曾相识的、市场上已经有成品的作品也不能入选。

  NELLYRODI创意总监Michael Bonzom的评审风格最为“犀利”,他表示,参选作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性都比较突出,但是在品类上依然稍嫌欠缺,主要还是集中在家纺、休闲装和围巾等面料的纹样设计。而近年来市场热衷的街头运动风格面料以及箱包、ipad套、鞋袜等配件面料的纹样设计比较缺乏,希望未来能在相关品类看到更多的创新突破。

  北京服装学院纺织品研究中心主任刘达表示,本次评审会上来自院校的作品数量很多,而且风格明显,在纹样、工艺、色彩和整体创意上体现了各自的优势。与此同时,评审结果对未来设计人才的导向作用相当重要。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家纺服饰面料设计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张毅表示,一些家纺面料创意作品虽然视觉效果统一且富有艺术美感,但其实在商业应用上并不罕见,运用的潮流元素不够新颖。对于一些材料新颖、创意跳跃的作品,还需要一定的引导。

  最终,经过评审团紧张而热烈的全面综合评定,金奖、银奖、铜奖和市场应用奖、时尚创意奖、文化传承奖、特优奖以及优秀奖一一出炉,获奖名单将于9月揭晓。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