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多元设计扎根社会民生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6-20


  本刊记者-董笑妍 文/摄

  6月14日,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作品展在北京服装学院校内的多个空间亮相。作品展以服饰服装作品时尚动态展演拉开了序幕。

  动态秀展现了珠宝首饰设计、鞋品箱包设计与纺织品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服装服饰作品,而多个静态展厅更是吸引了大批参观者驻足拍照。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2日。

  用设计的力量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本届展览共展示了来自珠宝首饰设计、鞋品箱包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摄影、公关传媒、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等11个专业380名同学的1000余件作品和创意项目。毕业作品展是学生四年学习的阶段性成果总结,同时又是他们的一个崭新开端,这些作品表达了青年设计师成为未来设计领域中坚力量的渴望与追求。

  针对本次毕业设计,学生们从社会需求及解决热点问题角度出发,手法新颖,创作思路开阔,通过跨学科协同合作,综合利用各种媒介,探索设计的可能性,最终呈现的作品多元而多样。

  展示作品有的从自身存在去审视社会和世界,展现了对人与环境的思考,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和对社会多元文化及少数群体的关注;也有从文化、社会趋势角度着眼,在实用性和设计工艺上进行突破,谋求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创新设计;亦有表现人内心与精神世界的实验动画,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作品中有20多项正在申请专利。

  其中部分作品秉承高校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为延庆北地村进行整体改造和规划设计;为城市建设者(农民工)设计可拆卸、便捷、多功能、人性化的生活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城中村”生活社区宜居改造问题等等,部分项目已经付诸实施。

  也有作品秉承智慧智能、探索未来生活的追求,如在以武汉凤凰旅游度假区为研究载体的智慧城市探索项目中,学生们尝试将交互设计与环境设计相结合,打造出集现代化生活技术与旅行需求为一体的大型设计工程。

  还有基于娱乐与科技,改变用户与观众生活可能性的设计项目,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项目《蓝色工程3.0》,其成果“都会寝室”已亮相德国柏林国际睡眠科协年会。

  创新+创业,学生原创品牌进入营销阶段

  在本届艺术设计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展上,同学们就所关注的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除了大型工程、项目外,还有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出发,构建放松、舒缓生活方式的首饰设计作品;基于时尚产业和生活方式研究设计的一系列智能可穿戴产品、旅行箱包、运动背包等;有在人机交互领域进行新尝试的儿童益智互动游戏“迷镜快车”;有利用仿生学开发对行业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鞋品设计等等。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学生们对于改善当下社会生活状态的责任感和探索欲。

  在材料与面料的创新创造上,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秉承综合材料运用、探索媒介可能性的指导思想,组织同学们将植物茎叶与糖经发酵而得来的新型材料,应用到纺织品设计中,制作出系列可降解环保产品;结合产品的实用性和面料设计工艺研发出可推广、持续性的纺织产品;关注环境保护,将各种天然纤维材料融入纺织品的创新设计。其中,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用的纺织品设计,还获得了第十六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金奖。

  不只要创新,还要创业,艺术设计学院鼓励学生进行原创品牌实践。如跨专业团队打造的“random随异”原创首饰品牌,致力于设计创意首饰产品,并建立了以原创为核心驱动力、体现年轻态度的首饰品牌。如今,该品牌已进入营销阶段。

  这些尝试也许仍显稚嫩,但校方表示,未来将更关注学生们在追求“关注社会”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研究和思考,以及衍生出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艺术设计学院致力于在对课题的设计中培养学生面向未知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以及探索面向未知专业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为其认识并了解社会、进入社会作好准备。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