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谁来为新人定制职业装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 2014-10-18


  
    日前,杉杉服装与智联签署高校联合推广协议,成为其2015年全国春季校招活动着装方面的唯一合作伙伴。这是杉杉服装继今年5月份赞助了智联杭州站“就业有位来”活动后,双方再度为梦携手,为职场新人打造人生第一套西服。

  今年,全国有超727万名应届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在2015年春季校招即将启动时,智联提出“找工作,拼了”的口号,倡议职场新人在就业时“不拼爹,拼实力”。围绕该活动,智联除了携手华住酒店集团、快的打车,为职场新人提供住宿、打车服务外,还特别关注他们面试时的着装形象问题,这也让杉杉成为了他们本次全国校招活动中职业装合作的唯一品牌。


  携手智联造梦未来


  “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一度流传大江南北,杉杉在中国率先创立西服第一品牌。2013年,智联招聘携手央视新闻及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举办了“大学生就业有位来”公益招聘行动,共有2984家企业(其中有27家2012年度雇主企业)参与,提供了适合应届毕业生的106178个就业岗位,在业内外引起轰动。


  面对市场现状不断去思考、不断去探索新的方向与路线,是每一个国内品牌在近年来要做的事情。粗放型的布局已经无法让消费者以及代理加盟商认同,细分型市场的觉醒以及深入将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迅猛,神秘尊贵的“私人定制”随着冯小刚的《私人订制》迅速走红。杉杉服装准时把握时尚潮流,倾力提升个性化的职业装“私人定制”业务,备受关注。


  职业装作为服装的一个分支,为国防、科技、政府机关、现代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多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提供职业制服和劳动工装。近年来,中国职业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资料显示,中国约有6.5亿人的产业大军,由国家规定统一穿制服的行业有19个,每年的市场需求应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从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看,服务业从业人数的迅速增加,职业装的需求量也会迅速提高。据悉,在为期近3个月的活动过程中,杉杉将送出10万张共计1000万正装代金券,所有参与简历投递的职场新人均可领取,同时他们还有机会赢取杉杉送出的大量免单名额。


  在社交场合大多数男人都喜欢穿西服,这几乎已经成为传统惯例。由此,杉杉还会在微博平台发起关于“人生第一套西服”的讨论,跟智联一起与粉丝互动,不仅分享人生转折点的各种惊喜时刻,更会深入去挖掘他们在着装方面潜在需求。


  获封职业装领军企业


  巨大的职业装消费需求,带来了市场交易的日益活跃。中国职业装市场的巨大容量和广阔前景越来越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服装行业持续增长的亮点。


  目前,中国职业装生产企业有近3万家之多,并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发展势头良好;国内男装行业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基本均涉足职业装产业。然而,由于行业起步晚,职业装行业在人才、技术、消费观念、市场规范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设计雷同、缺乏创意,标志性不强;片面追求高品质,忽视功能性、实用性;价格混乱,恶性竞争严重;地方保护排他存在,暗箱操作时有发生等现象已阻碍了职业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上个月底,中国服装协会在北京召开“2014中国职业装优势企业推介评价活动新闻发布会暨颁奖典礼”,面向全社会公布13家 “中国职业装领军企业”,50家“中国职业装50强企业”。


  不久之前荣获“中国2014年十大职业品牌”殊荣的杉杉职业装,在此次评选上依旧众望所归地捧回了 “中国职业装领军企业”奖牌。


  杉杉职业装多年来的经验沉淀以及强大的设计能力秉承了中国红帮裁缝的制作工艺和标准,汲取法国、意大利等以传统工艺著称的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其强有力的实力,展示了它的品质。


  从专业角度看,一套西服的完成,是需要经过设计、打样、工艺、裁剪、缝纫、整烫等268道工序的,没有过硬的技师很难完成一件高品质的西服。徐志勇,杉杉高级技师,熟悉服装行业的人士大多会对他充满敬意。30年来,为梦想而专注在西服工艺领域,他是杉杉“私人定制”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徐师傅等人的引进、吸收、消化下,杉杉的西服工艺、质量得到快速提升,与国际标准并驾齐驱。与此同时徐师傅依靠不懈努力,逐渐成为国内专注西服的顶尖技师之一。


  职业装的未来,把握在每一个致力于壮大中国职业装板块的中国人手上。据悉,全国2015春季校招公益招聘行动即将正式启动,在职场新人开始为梦想、为事业拼搏,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时候,杉杉服装携手智联造梦未来,诚心为新人们提供一臂之力。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