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品牌 > 品牌采风
 
品牌采风
淘宝石狮男装馆成功上线
文章来源: | 2013-08-20
日前,淘宝石狮男装馆悄然上线。在这件事情背后,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石狮、乃至泉州的男装电商体量已经足够强大;其二是电商红利期已过,品牌需要抱团。特别是在传统品牌纷纷“触电”,抢占了地盘、抬高了资源费用的情况下,线上品牌已经走到了分水岭。
林志攀/文
    此次能够成为淘宝目前仅有的两个产地馆之一,是因为作为中国男装重要的产业带,石狮在淘宝乃至所有的电商平台上,有着重要的“江湖地位”。据业界的不完全统计,淘宝上有30%以上的男装产自石狮或由石狮销出。而作为男装的重要产区,泉州市有超过70%的规模以上企业已涉足电商。
    除了在量上实力雄厚之外,泉州乃至闽南地区也成长起来了一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淘品牌,如斯波帝卡、格男仕、古由卡、零号男等。
    依托于淘宝平台,这些淘品牌男装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呈现了几何式的增长,谱写了一部部传奇的成长史。然而,当年快速成长起来的淘品牌男装正在经历成长的痛,而对于更多尚未成熟的线上男装品牌而言,成长将更加残酷。
发展放缓  淘品牌洗牌
    2013年被不少电商业界人士认为是淘品牌的洗牌年,从几个淘品牌的发展情况来看,这至少是个分水岭。走向未来的,将是更加沉重的步履。
 
    斯波帝卡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是淘宝男装品牌的前三名,是与凡客、Justyle、玛萨玛索齐名的网络自有品牌。斯波帝卡经过快速发展期,而今却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并步入全面调整阶段,开始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斯波帝卡CEO吴诗辉坦言,由于2011年斯波帝卡扩张太快,导致2012年库存过剩,新产品投放速度放缓,加上传统品牌的冲击,这两年斯波帝卡的销售额一直在1.5亿元徘徊。
    受库存困扰的还有零号男,其2009年稳健发展,2010年发展得最好,2011年增速放缓,2012年比较平稳,但利润已有所下降。拥有零号男品牌的厦门朗亦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靖坦言,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稍微有点压力”,以前正常每天有2000多个包裹,现在有所下降了。
    “今年感觉特别难。”古由卡总裁吴仕艺表示,去年,古由卡还在淘宝男装的前50名,今年却只能维持在前100名。“淘宝男装的前100名中,线上品牌已经寥寥无几,只剩个位数了。”如今,天猫排名前十的男装品牌全部由传统企业占据,淘品牌不仅被挤出前十位置,还出现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情况。这在3、4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淘品牌完全占据淘宝男装前十名。
 
红利期已过  费用急剧上涨
    尽管没有店面的租金压力,但如果没有推广,淘宝卖家也不可能有好的收入。惨烈的价格竞争、无休止的打折以及必须支出的推广费用,让线上品牌的盈利能力极低。
 
    令淘品牌节节败退,令尚未成为淘品牌的线上品牌生存艰难的是,在淘宝这个曾经滋养了他们的平台上,如今“每一滴水”都很贵,弱小的线上品牌“喝不起”。石狮市蒙狄丘制衣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永耀谈道。
    吴仕艺也举了一个例子。对男装而言,现在达成一个销售的引流成本(即通过资源位置购买吸引流量)是30元,而去年只要20元。淘宝竞价式的广告位置销售,令体量普遍较小的线上品牌难以与传统品牌抢占广告资源。
    “现在转化率实在是太低了,100个人点击页面,如果有2个人买已经是非常高的转化率了。之前的经营都是靠爆款来带动销量,因此必须‘烧车’(直通车),很多店都是靠打造爆款的方式生存的。”某淘宝C店经营者柯小姐告诉记者,现在要打造爆款很难,直通车一天点击了500块钱,有可能只卖10件衣服,也就赚个100来块钱,总体算下来反而亏了。
    爆款的做法至少还带来了两个麻烦。一方面,对单个品牌而言,打造爆款就必须备货,但爆款如果不爆,带来的将是非常可怕的库存量;另一方面,由于爆款引导流量,导致了淘宝男装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
    而从整个行业来讲,物流成本、推广成本、转化流量成本、人员工资福利,包括平台运营成本都在不断上升。“电商主要是靠成本低来盈利,现在成本整个上升了,跟传统商业一样了。”王永耀表示。
 
对阵传统品牌  男装更艰难
    传统品牌往往有一套成熟的品牌运作思路,有配备完整的品牌运作团队,甚至在对广告资源的抢占上,他们也更有资金优势。
 
    对线上品牌而言,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外,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传统品牌涌入电商。
    “男装的淘品牌全线跌出前十,但女装的淘品牌仍旧占据了前十中的5个位置。”吴仕艺指出,这是由消费特性导致的。相较于女性消费者看重款式、时尚度,男性消费者更注重品牌知名度,他们具有很高的品牌黏性。
    而与纷纷涌入的七匹狼、九牧王、GXG、马克华菲等本身就拥有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的传统品牌相比,线上品牌如果要打造品牌,是很难与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王永耀感叹道,线上男装品牌的规模如今撑死也不超过2个亿,而线下品牌动辄几十个亿,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
    如果难以在品牌上较量,比拼的就只有价格。低价曾经是线上品牌的杀手锏,大众化的品牌定位,“贫民化”的产品价格,催生了第一拨淘品牌男装。但是,当传统休闲服装巨头进入以后,市场又将如何呢?
    拼价格,线上男装品牌显然拼不过美邦、森马、真维斯。传统的青少年休闲服装本就走平价路线,而近年来传统品牌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电商很大部分承担了品牌销库存的需求,使得传统大牌服装的价格底线被进一步突破。
    更为悲哀的是,没有了优势的线上品牌,也正在逐渐失去淘宝平台的庇护。“此前,为了扶植淘品牌,淘宝平台在推广资源的竞争上,对淘品牌是有倾向性的,而到了今年,已经明显感觉淘宝的支持在减弱。”石狮市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蔡江攀表示。
    2013年,线上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窘境,但历经磨练,走过困境的,也将更有力量。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