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jpg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一个传统企业的转型要点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2-11


  海尔过去的高速发展是有路标可供参照的。一开始我们学日本,后来学美国,但现在没有榜样了。于是就自己探索,拆掉海尔过去的“墙”,我们希望海尔成为旧模式的破坏者。为此,我们创建了两个平台:一个是投资驱动平台,一个是用户付薪平台。

  

   第一,现在的海尔内部没有层级,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都围着用户转。原来的员工,以前要听从上级指挥,现在要为用户创造价值,必须要变成创业者、创客,这些创客组成小微创业企业,创客和小微主共同创造用户、市场。不过,小微主不是由企业任命的,而是创客共同选举的。创客和小微主间可以互选,如果小微主做了一段时间被小微成员的创客认为不称职,可以选掉。实际上,海尔的小微主经常有被选掉的。

  

   最重要的是,不局限于内部员工,还可以引进外部的资源。这些小微主加上社会的资源,就变成了一个生态圈,共同去创造不同的市场。这就会形成有很多并联平台的生态圈,对着不同的市场,对着不同的用户。

  

   现在,海尔面临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去中心化的问题:怎么样满足每个人都是中心?怎么样把组织从原来紧耦合变成松耦合?就像抓一把沙子,越攥紧拳头可能抓住的沙子很少,手掌铺开放的沙子反而更多。我们要把企业铺开,打造成创业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创业,海尔得到的会更多。而紧耦合结构像一部精密机器一样,所有的齿轮都在高速运转,但每一个齿轮都没有主动性,一旦外界发生变化可能就会轰然倒塌。

  

   第二,海尔的薪酬和很多国际大公司一样,是宽带薪酬,弊端就是员工只盯着职级而非用户。所以薪酬文化也要改变,原来是企业付薪文化,现在是用户付薪文化,必须要有用户好评和用户超值才可能分享,而且要持续引爆才能分享,要分享利润,分担风险。

  

   海尔的“三化”——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最关键是员工能不能成为创客。彼得·德鲁克曾评价丰田模式没有体现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精髓。即没有体现出个人尊严,没有体现出机会公平。

  

   有人质疑,员工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协作会更难,其次很可能只管短期,不管长期。一开始的确有这两个问题,但是,我们用二维点阵体系(横轴是企业价值,衡量诸如销售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纵坐标是网络价值,也就是用户价值)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像克莱纳在《管理百年》里面所说的,“管理上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我们永恒的追求是什么?就是变成一个时代的企业。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