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看康博如何转身
文章来源: 2012-11-14


□本刊记者  吴昕潞

 

 

 

   面对困境,康博用30天完成人才梯队和品牌理念的建设,用60天探索产品风格和营销思路的方向,用75天实现品牌管理和区域扩展的规划与决策。

 

    在江苏常熟波司登工业园区,矗立着一座气势磅礴的蓝色玻璃大楼,那是波司登中国总部。波司登旗下六大猛将“波司登”、“雪中飞”、“康博”、“冰洁”、“冰飞”等无不在向世人证明波司登集团成功的管理模式。毗邻波司登大楼约两公里处,康博品牌正积蓄着一股撼天动地的力量,呼之欲出。

 

 

    时光洗礼高贵信仰

 

 

    创立至今已整整36年的“康博”是“波司登”品牌的前身,它所蕴含的历史与传统好比一颗美丽绝伦的钻石,在整个羽绒服行业中熠熠生辉。

 

 

    行事惯以低调著称的康博与兄弟品牌波司登、雪中飞相比较,从品牌形象到产品调性,从媒体宣传到市场策略,每一步都走得持重而稳妥。其中不为外界所熟知的是,康博承载的历史使命,它始终肩负着波司登集团创始人创业最初的美好愿景——健康、博爱,用品质与服务忠于经典和坚持完美。这是一种高贵的信仰,同样铭刻了波司登家族成长的点滴。康博用了36年,坚持着自己的使命。

 

   捍卫应有的荣耀

 

 

       2012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波司登集团以“三年再造一个波司登”为战略方针着手转型,属于康博的契机真正来临。

    从宣布康博品牌独立运营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这个一直站在光芒背后的“幕后英雄”正式转为羽绒服领域的“主力先锋”。经过全方位的市场调研、多次高端商讨后,康博做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对外广纳贤才,对内战略重组,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经过多年的市场累积,定位于大众时尚、健康自然倡导“回归自然休闲风”的康博羽绒服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地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然而因为休闲服饰的创业门槛不高,市场上各色参差不齐的休闲羽绒品牌数不胜数,如果没有做到定位精准个性分明,很难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

    因此,康博首先从品牌定位入手,大力推出全新广告语:创冬日休闲第一品牌。立足羽绒服逐步向四季化发展。产品方面,康博砍掉所有繁复累赘的配饰,强调面料与填充物的完美配搭,剪裁大方精致,用色大气雅致,集中体现时尚与休闲的双重提升,品质感与舒适度。自此,康博迈出了华丽转型的第一步。

 

    转型,亦是修行

 

 

   “用30天完成人才梯队和品牌理念的建设,用60天探索产品风格和营销思路的方向,再用75天实现品牌管理和区域扩展的规划与决策。”短短三句话概况了康博的蜕变过程,但其间所积累和沉淀下来的,远远不仅是时间,康博人的野心也远不止这些。

 

 

    在公司运作基本走上正轨,营销渠道不断扩展的当下,康博2012年的重头戏“新品上市”应声而至。在平静如水的市场表象下,一场暗战正激烈展开。刚刚脱离“母体”的保驾护航,康博的这场硬仗该如何打才能得到市场的真正认可?这绝不是一件易事。

    康博人首先想到的方法是“庖丁解牛”。任务艰巨,那就步步分解,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从高空宣传造势到渠道层层梳理,产品依次输送到终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意在稳中求胜。严谨的作风来自波司登多年来的培养,更是康博人不断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后得到的历练。

    如同一种修行,康博人一步步在品牌丰富的传统、档案、资料中挑选出可以运用、借鉴的元素,把它们嵌入今天的营销方式,让康博的每一个琢面重新散发出璀璨光辉。

 

   精彩,未完待续

 

 

    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品牌风格把握,康博2012年新品绚丽登场。以“风型时尚”为主题的全新羽绒服冬季系列,传承了康博一贯对品质的严谨追求。

 

 

    冬季新产品在整体设计上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复古气息,色彩上讲究中西合璧,面料也追求上乘和天然,并通过一系列细节的补充,将康博形象升级,“风行时尚触感”与“推崇自然”是康博品牌2012新品的新烙印。它们是向康博品牌36年以来在羽绒服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致敬之作。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而这些英雄又足以引领一个时代的风向。作为冬日休闲生活范本,康博将超越新高度,感受新境界,演绎充满冬日情怀的自然生活。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