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双11”是电商品牌的狂欢节,那么春节可谓是百货商场等传统零售业的黄金周,据悉,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宁波、苏州等国内一、二线城市的传统百货业均迎来销售高峰。
百货业迎销售高峰
北京市商务委近日发布监测数据,在7天春节黄金周里,北京市120家重点商业服务业企业实现销售额40.7亿元,增长8.5%。
上海市商务委数据显示,春节14天(1月24日至2月6日)上海市110家百货企业7天实现零售额21.51亿元,同比增长5.7%。
而在天津,据对友谊商厦、河东万达、中原百货等22家百货零售企业监测显示,黄金周期间,最高日销售收入超过6000万元,其中,金元宝商厦服装鞋帽类商品最高日销近250万元;海信广场服装鞋帽类商品日销售额超过170万元,同比增长近80%。
广州市百货业的销售情况同样乐观,从广百股份、广州友谊、天河城百货、摩登百货、新光百货、东山百货、中华百货、王府井百货、番禺海印又一城获得销售数据显示,春节7天九大百货共吸金5.97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5.23亿元(除番禺海印又一城),同比微增8%。
同时,大连久光百货等十大商场超市春节销售增4.51%;宁波10家重点商场初五销售平均增幅近10%;苏州23家商场春节7天斩获7亿元,同比增10.2%;青岛十大商场春节实现销售额4.7亿元,同比增5.8%。
大众消费回归
消费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呈现出“高端消费回落,大众消费回归”的特点。
业内人士表示,中央多项廉政规定出台后,百货类购物卡销售的确受到了冲击,国内消费市场开始向大众消费回归。
“大众消费的增长弥补了公款消费下降带来的影响,毕竟百姓消费的刚性需求还在那里。”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表示,百货年终冲刺销售不能单靠集团购卡,应该注重个人、家庭消费,推出适合家庭消费的实惠实用商品,进一步挖掘大众消费市场。
据悉,广州一些百货去年转型为更适合大众消费的奥特莱斯店,业绩增长都超出预期。其中,广州友谊刚转型的时代店奥特莱斯业绩增长25%,而天河城百货白云新城欧莱斯,今年上半年增幅也有30%。
购物中心受欢迎
此外,春节期间购物中心成全家消闲的绝佳去处。如天津大力打造的以商业综合体、特色旅游区为代表的商圈,包括天津大悦城、水游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均是人流爆满,促进消费的作用愈发明显。
在上海市,各大购物中心凭借全业态、体验式消费等成为全家出行的绝佳场所。
而在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开办的庙会设置了近百个展位,展出民俗特色手工制作、精品老字号等,不仅让消费者近距离体验民间艺术瑰宝,同时聚拢了大量人气。
在四川,多元化、多业态的购物中心改变了人们过节的消费方式。餐饮、影院等娱乐业态备受欢迎,服装的销售也不甘落后,根据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高档休闲服饰、中老年品牌服装、时尚女装、儿童服装销售直线上升,销售量比平时增长三成左右。
南京同样如此,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25家百货企业零售额为4.95亿元,同比增长7.2%,但是万达、金鹰奥莱、新城市广场等大型Shopping Mall的客流量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分析原因,南京市商务局的相关人士认为,商业综合体涵盖的商业业态几乎满足了各种消费需求,再加上停车方便,因此吸引了大批市民选择在此“一站式”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