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攻克难题,获取混纺回收“破局之钥” |
本刊记者-耿聃
当前,全球纺织服装行业正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发展挑战。联合国今年的国际零废物日特别聚焦该领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间,全球服装产量翻了一倍,但与此同时,纺织废料总量高达9200万吨——这意味着每秒都有装满一整辆垃圾车的衣服被焚烧或送往垃圾填埋场,更严峻的是,目前全球仅1%废旧衣物能转化为新服装,资源循环效率极低。这意味着资源浪费与环境压力愈发凸显。为此,国际社会普遍呼吁行业加快采用循环经济解决方案,从生产到回收全链条推动“零浪费”转型。
政策驱动与行业瓶颈:中国纺织业的转型“必答题”
在全球行动背景下,政策成为推动行业转型的“指挥棒”。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为行业绿色转型划定清晰目标。这不仅是对环境责任的承诺,更直指行业“线性生产”模式的根本弊端——从“粗放扩张”转向“闭环循环”,已不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作答的“生存题”。
![]() 然而,混纺废料(如涤棉、尼龙混纺等)的高效分离与回收一直是行业痛点:传统技术难以兼顾效率与纯度,成为制约回收率提升的关键瓶颈。如何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可行路径?
HKRITA技术破局:混纺废料回收的“关键钥匙”
![]() 亚洲首个工业规模的Green Machine
作为香港政府创新科技署支持、香港理工大学承办的应用研发领军机构,HKRITA凭借两项核心技术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破局之钥”:其Green Machine涤棉分离系统与尼龙纤维选择性回收技术,不仅填补了混纺废料高效回收的行业空白,更以“低能耗、高纯度、全产业链适配”的显著优势,成为纺织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伙伴。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纺织业而言,这样的技术创新堪称“及时雨”。在“双碳”目标与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下,技术已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这些技术,企业可将原本难以回收的混纺废料转化为高价值再生原料,既响应了政策要求,也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技术动能。
核心技术解析:从废料到资源的“点石成金术”
HKRITA的两大技术秉承“高效、环保、经济”的核心理念,破解混纺废料回收难题:
Green Machine涤棉混纺分离回收技术
![]() ![]() 香港第一所Green Machine位于HKRITA最新的科研平台Open Lab内,已正式投入运作。
该技术采用水热处理法,整个分离处理过程仅需热能、水和少于15%的环保化学剂,即可在2小时内回收超过97%的涤纶纤维。其显著优势在于低碳节能:每回收1吨涤纶耗能19千兆焦耳,仅为原生涤纶生产(67千兆焦耳)的30%。分离后的涤纶纤维可重新再造成纱线,棉则转化为纤维素粉末,广泛应用于复合纱线及棉花种植用保水材料Absorboost,实现旧衣物到纺织生产原料的闭环循环。
该项技术获得:
-爱迪生奖 2023 - 铜奖
-2023 改变世界创意奖 - 最后入围
-2023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贡献奖
-2023年中国服装行业专利奖 - 银奖
-路透社全球商业责任大奖2023 - 最后入围 (循环转型类别)
尼龙纤维选择性回收技术
![]() 尼龙氨纶混纺织物 (左)及分离的氨纶(右)
![]() 再生尼龙絮片(左)及再生尼龙颗粒(右)
该技术通过常温下绿色溶剂从废料中分离尼龙纤维,不破坏分子链结构,且99.8%溶剂可重复使用,获2025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其核心优势在于低能耗、高纯度与经济性:再生尼龙纤维品质接近原生材料,可直接用于高端制衣,打破传统回收技术“低价值循环”的局限,实现废料到高价值原料的转化。
技术赋能行业转型:价值重塑产业未来
HKRITA的两项核心技术,正助力推动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模式革新与可持续发展转型。在循环经济转型层面,帮助企业从传统“资源消耗-产品废弃”的线性生产模式,转向“废料回收-再生利用-二次增值”的闭环体系。原本被视为环保负担的纺织废料,通过技术转化为再生原料,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更推动企业构建起“绿色生产+循环盈利”的新型商业模式,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在政策响应与合规能力上,技术成为企业应对国内外环保监管的“主动力”。面对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规划中废旧物资回收目标的硬性要求,以及欧盟等国际市场对纺织品ESG合规的严格标准,两项技术通过高效分离与再生利用,帮助企业提前达标政策指标,规避环保处罚与贸易壁垒风险。这种“技术先行”的合规策略,让企业在政策收紧的行业变革中占据主动,为长期稳定经营奠定基础。
在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升级方面,技术赋予企业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优势。通过生产高纯度再生纤维,企业能够打造“绿色产品”标签,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偏好,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市场认可度,进而进入国际高端品牌供应链。同时,再生原料的成本优势与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降低了企业对原生资源的依赖,提升韧性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开拓多元化营收渠道,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HKRITA行政总裁许丕绩先生表示:“透过不断突破技术的界限,服务业界和社会。我们关注解决现实世界的挑战,确保所开发的技术是有用、可以解决问题、造福社会。”HKRITA将继续助力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可持续竞争中树立标杆,引领行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迈进,以技术创新践行循环经济未来。
关于HKRITA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于2006年成立,由香港政府创新科技署拨款及香港理工大学承办。研发中心致力进行应用研究,以提升纺织业竞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效益,并提供应用科研、技术转移及科研成果商品化服务,竭力推广研发成果。HKRITA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能够协助纺织服装企业解决运营中的技术难题及痛点,支持项目开发与优化。HKRITA与多个国內和国际品牌及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包括:安踏、兰精、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鲁泰纺织等。
HKRITA的创新赋能技术支柱,以推动可持续价值落地:
·绿色材料开发
·物料分离技术
·功能性织物
·人工智能与相关技术
·微塑料解决方案
欢迎联系我们,探索专业咨询服务及客制化解决方案!方式:
项目咨询邮箱info@hkrita.com
|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