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纤维新材料升级为翼,助力海宁时尚产业腾飞 |
![]() 9月23日,海宁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对接会在浙江省海宁市举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濮新达,以及中国纺联相关专业协会代表,纺织化纤产业链代表、专家学者,海宁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协会、骨干企业代表等共同参会。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海宁市经编行业协会、海宁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承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吕佳滨主持会议。
![]() 图|吕佳滨
海宁产业根基深厚,凭借鲜明的产业特色与强劲的发展韧性,已形成“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良好格局。 ![]() 会上,海宁经济开发区尖山片区作招商推介,海宁市经编协会、家纺协会介绍当地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尖山化纤产业链已形成“原料供应—加工制造—配套服务”的完整体系,拥有海宁恒逸新材料、海利得等骨干企业,展现出规模效应与抗风险能力;海宁经编已构建起服饰、装饰、产业用三大产品体系,应用覆盖时装、运动休闲、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汽车内饰面料已配套特斯拉、比亚迪、宝马等车企;海宁家纺凭借设计研发与生产装备的双重领先优势,以齐全的产品结构、完善的产业配套及鲜明的区域品牌特色,构筑起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
![]() 图|王华平
化纤是海宁时尚产业的核心原材料,其中经编产业年消耗量超320万吨,家纺产业年消耗量约200万吨。那么,纤维新材料如何助力海宁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华平认为,纤维新材料产业要围绕技术驱动、需求升级、绿色导向、跨界融合四大主线,走从单一功能到复合创新、从材料制造到生态构建的递进式发展路径。未来,纤维新材料的绿色化技术突破与功能性、智能化产品创新将为下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多元的解决方案。
![]() 来自金彩新材料、得伟纺织、超达新材料、天成经编基布等海宁本土企业和盛虹集团、桐昆集团、中复神鹰、威海拓展、安徽丰原、无锡宏源等化纤生产及相关企业代表,围绕海宁时尚产业发展中的原料需求、产业链协同及供给端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来自中国纺联专家咨询委员会及相关专业协会的代表,则立足行业发展全局,提出系统性建议。
![]() 图|濮新达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濮新达强调,创新是海宁时尚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秉持“创新做产品,用心做企业”的理念,深度挖掘并激活内在发展潜能。他认为,此次交流对接活动,一是为海宁本土企业打开了纺织纤维新材料创新应用的“思想之窗”,拓宽了技术视野与产品开发思路;二是搭建了化纤企业与海宁服装、家纺等时尚产业的“合作桥梁”,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从“简单供需”向“深度协同”升级。未来,通过材料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双轮驱动,海宁时尚产业将续写勇立潮头发展的新篇章。
![]() 图|端小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提出三点发展建议:一是打造产业名片,以 “做强现有企业” 为核心抓手,通过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从资金层面为企业赋能,支持其深化科技创新突破、整合产业链优质资源,夯实产业竞争根基;二是拥抱新质经济,锚定银发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赛道,主动推动纺织材料与新兴领域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三是聚焦制品领域,依托海宁经编产业既有优势,优先布局高性能纤维制品产业,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整体产业能级提升,为产业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相关文章 |